㈠ 跳频通信指的是什么

发送端在时钟控制下,伪码发生器产生伪随机序列去控制频率合成至生成跳频载波系列,称做跳频图案。跳频通信系统的原理框图见上图。图中接收端的预调制滤波器是一种中心频率随信号跳频式样而同步跳变的窄带滤波器(通频带允许所需信号通过),目的在于增加接收机的时间选择性,减少强干扰对接收机可能引起的阻塞现象。 接收的跳频载波序列若与本地产生的跳频序列图案一致,则经混频后可得到一个固定的中频信号,再经解调获得输出。若外来跳频图案与本地图案不一致,则得不到一个固定的中频信号,解调后只是一些噪声而得不到有用的输出。因此时间同步是跳频通信的关键技术。 调制方式可根据跳频信号的特征进行选择。在跳频系统中不宜采用对相位要求严格的调制方式。因为在跳频通信系统中,接收机的本地载波要做到与外来信号的载波在相位上保持相干是很困难的。因此,宜用非相干检测方式。频率合成器是跳频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频率合成器的性能将制约跳频速率。对频率合成器的要求是跳频速率快、杂散电平低和功耗小。频率合成器进行频率跳变时,一般有2个阶段:一个是过渡期(暂态时间),一个是滞留期(稳态时间)。要求过渡期尽量的要短,以实现高速转换。

㈡ 移动通信系统中有哪些多址方式和双工技术

多址技术的选择应用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往往有着不同的评价指标。常见的信号空间划分方法,分别对应于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和空分多址(SDMA),其他在各种扩展维上进行信号空间的划分方法在原理上则是类似的。2.频分多址(FDMA)
---频分多址(FDMA)是应用最早的一种多址技术,AMPS、NAMPS、TACS、NTT和JTACS等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所采用的多址技术就是FDMA,此外在卫星通信中FDMA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频分多址的原理如图1(a)所示;此时,式1中的自变量x应为频率f。每个FDMA信道每次只能承载一路业务信息,在信道空闲时也不能被其他用户共享,频谱利用率较低,系统容量较小。FDMA信道的带宽窄(30kHz),限制了系统业务的进一步拓展。FDMA系统中的基站需要采用带通滤波器以消除寄生辐射的影响,在移动台则需要使用双工器以支持收发器的同时工作,从而增加了基站与移动台的成本。当然,FDMA相对于下面的TDMA也有优势。比如,FDMA系统中的码间干扰小,几乎无需均衡;用于同步控制等的系统开销小;分配了信道的基站和移动台可以同时进行连续的信号发射。
3.时分多址(TDMA)
---时分多址(TDMA)在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GSM、NADC和PACS等;此外在不少新建的卫星通信系统中也有所采用。时分多址的原理如图1(b)所示;此时,式1中的自变量x应为时间t。TDMA系统中的各用户仅在所分配的时隙工作,可以共享频带资源,因此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较大。同样是由于用户工作的非连续性,所以电源效率高。TDMA系统的发射和接收均在不同的时隙,所以无须双工器。而且TDMA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灵活地进行时隙分配。TDMA系统的缺陷是由于发射速率较高,为了消除码间干扰的影响需要采用自适应均衡;此外就是用于同步控制等的系统开销较大。
4.空分多址(SDMA)
---空分多址(SDMA)是一种新发展的多址技术,在由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中就应用了SDMA技术;此外在卫星通信中也有人提出应用SDMA。空分多址的原理如图1(c)所示;此时,式1中的自变量x应为空间变量s。SDMA实现的核心技术是智能天线的应用,理想情况下它要求天线给每个用户分配一个点波束;这样根据用户的空间位置就可以区分每个用户的无线信号,换句话说,处于不同位置的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使用同一频率和同一码型而不会相互干扰。实际上,SDMA通常都不是独立使用的,而是与其他多址方式如FDMA、TDMA和CDMA等结合使用;也就是说对于处于同一波束内的不同用户再用这些多址方式加以区分。
---应用SDMA的优势是明显的:它可以提高天线增益,使得功率控制更加合理有效,显著地提升系统容量;此外一方面可以削弱来自外界的干扰,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对其他电子系统的干扰。如前所述,SDMA实现的关键是智能天线技术,这也正是当前应用SDMA的难点。特别是对于移动用户,由于移动无线信道的复杂性,使得智能天线中关于多用户信号的动态捕获、识别与跟踪以及信道的辨识等算法极为复杂,从而对DSP(数字信号处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于当前的技术水平这还是个严峻的挑战。所以,虽然人们对于智能天线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鼓舞人心的进展,但仍然由于存在上述一些在目前尚难以克服的问题而未得到广泛应用。但可以预见,由于SDMA的诸多诱人之处,SDMA的推广是必然的。
5.扩频多址(SSMA)/码分多址(CDMA)
---扩频多址(SSMA)系统的共同特点之一是扩频,也就是说用于传输信息的信号带宽远大于信息带宽;共同特点之二是在扩频的实现上,不论通过什么途径扩频,但基本都是用一组优选的扩频码进行控制,正因为此,扩频多址又称为码分多址(CDMA)。或者说,CDMA是在信号的扩展维——编码维上对无线信号空间进行划分。顾名思义,码分多址就是给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扩频码(或称地址码),通过该扩频码的不同来识别用户。对于扩频码的选择要求比较苛刻:在正交性上当然要求它满足式1,但实际中通常是准正交性,即自相关性很强,而互相关性很弱;出于系统容量的考虑,对于特定长度的地址码集还要求其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地址码;在统计特性上要求地址码类似白噪声以增强隐蔽性,这在军事通信中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处理增益应选择周期足够长的地址码;而为了便于实现则应选择产生与捕获容易和同步建立时间较短的地址码。人们的通常选择就是各种伪随机(PN)码。
---虽然码分多址都是利用了地址码的正交性来实现多址接入,但通常可根据扩频的不同实现手法,将码分多址分为以下几种:
5.1 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
---这是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扩频多址方式。众所周知,DS-CDMA在现在的第二代移动通信中已经得到了成功应用;而且它还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在IMT-2000的众多标准中,大部分都采用了DS-CDMA。此外,在军事通信和卫星通信中,DS-CDMA也都受到了青睐。
---从原理上来说,DS-CDMA是通过将携带信息的窄带信号与高速地址码信号相乘而获得的宽带扩频信号。收端需要用与发端同步的相同地址码信号去控制输入变频器的载频相位即可实现解扩。根据Shannon定理,在信号平均功率受限的白噪声信道中,系统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b/s)与信道带宽B(Hz)、信噪比S/N之间应满足如下的约束关系:
---C=Blb(1+S/N) (2)
---实际上,该式也体现了上述各变量之间的一种互换关系。也就说,在所需的最高信息传输速率C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应用地址码展宽信号带宽B,就可以在信噪比S/N很低的条件下实现可靠通信。DS-CDMA正是这一思想的应用。
---通过DS扩频,将信号功率谱在一个很宽的频谱上进行了“平均”;或者说是在背景噪声不变的情况下,信噪比S/N变得很低,好像是将信号在噪声中“隐藏”了起来。因此DS-CDMA系统具有抗窄带干扰、抗多径衰落和保密性好的优点。此外,关于DS-CDMA的优点还可以罗列很多:许多用户可以共享频率资源,无须复杂的频率分配和管理;具有“软容量”特性,即在一定限度内的用户数增加,只会使得信噪比下降,而不会终止通信,也就是说DS-CDMA没有绝对的容量限制,这一点也可由式2理解;具有“小区呼吸功能[1][2]”,即小区负荷量可以动态控制,相邻小区可通过覆盖范围的互动来重新分担负荷;可以通过“软切换[1][2]”实现移动台的越区管理,保证越区时通信的连续性。当然,DS-CDMA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多址干扰问题,这是由于不同地址码之间的非完全正交性而造成的,通信过程中不同用户的发射信号会相互干扰。多址干扰是DS-CDMA系统中相当严重的一个问题,这还需要人们通过对地址码选择的进一步研究来解决。此外,在DS-CDMA系统中还存在“远近效应[1][2]”,就是说离基站近的强信号用户会对远离基站的弱信号用户的通信形成干扰,本质上说这还是由于地址码的非完全正交性所致,但现阶段人们已通过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自动功率控制[1][2]”技术削弱了远近效应的影响。
5.2 跳频码分多址(FH-CDMA)
---跳频码分多址(FH-CDMA)在民用通信中并不多见,但在军事抗干扰通信中则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FH-CDMA的基本原理是优选一组正交跳频码(地址码/扩频码),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跳频码,并用该跳频码控制信号载频在一组分布较宽的跳频集中进行跳变。事实上,我们可以简单地将FH-CDMA看作是一种由跳频码控制的多进制频移键控(MFSK)。当然从每一时隙来看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为一种FDMA;但与普通FDMA的最大不同是,FH-CDMA的频率分配是由一组相互正交的具有伪随机特性的跳频码来控制实现的,所以我们仍然将其归属于码分多址,同时它又是一种扩频多址。因为,虽然单独从每一跳变时隙的内部来看,FH-CDMA是一个窄带系统,但从一个较长时间的整体效应来看,FH-CDMA就是一个宽带扩频系统。从抗干扰的角度来区分FH-CDMA与上述的DS-CDMA,FH-CDMA就是一种依靠跳频码控制的快速“躲避式”抗干扰技术。
5.3 跳时码分多址(TH-CDMA)
---跳时码分多址(TH-CDMA)同样主要是用在军事抗干扰通信领域。与FH-CDMA不同的是,TH-CDMA用一组正交跳时码控制各个用户的通信信号在一帧时间内的不同位置进行伪随机跳变;所以,TH-CDMA可以看作是一种由伪随机码控制的多进制脉位调制(MPPM)。显然TH-CDMA是一种码分多址;同时由于信号在时域的压缩意味着信号在频域的扩展,所以TH-CDMA也是一种扩频多址。为了进一步提高抗干扰性能,TH-CDMA通常都是与其他扩频技术如跳频混合使用。
5.4 混合码分多址(HCDMA)
---混合码分多址(HCDMA)是指码分多址之间或是码分多址与其他多址方式之间混合使用的多址方式,以达到克服单一多址方式使用的弱点,而获得优势互补的效果。组合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如在码分多址方式之间的常用组合形式有:跳频与跳时相结合的FH/TH-CDMA、跳频与直接序列相结合的FH/DS-CDMA、跳时与直接序列相结合的TH/DS-CDMA;而码分多址与其他多址方式的组合形式有:FDMA与DS-CDMA相结合的FD/DS-CDMA、TDMA与DS-CDMA相结合的TD/DS-CDMA以及TDMA与FH-CDMA相结合的TD/FH-CDMA,等等。
6.分组无线电(PR)/随机多址(RA)
---分组无线电(PR)是基于数据通信的思想,将需要传送的信息进行分组打包,所有用户在需要接入信道的随机时刻,将数据包发送出去;而当有多个用户同时进行信息发送时就会产生碰撞,PR系统具有有效的碰撞检测机制让碰撞用户重发直至通信成功。当前移动通信中的GPRS商用网络就是PR的成功应用,有人称之为移动通信的第2.5代;作为PR的一种具体实现,ALOHA协议早在1973年就被用于卫星通信[8]。PR网络是Ad Hoc无线网络[7]的前身。由于各用户需要发送信息而接入信道的时刻是随机的,所以这种多址方式又被称为随机多址(RA)。当然也有不少文献(如[6][8])将多址方式RA看作是一种将可用信道切割之后如何分配给用户的一种信道分配方式,这样它就属于信道的一种随机分配方式。根据PR的原理,PR解决通信资源共享的方法是在多个用户之间引入简单的竞争与裁决机制。此外,PR中用户的随机接入与竞争行为必然是在信号空间的特定维上进行的;而且从PR的发展来看,这种竞争行为还可能发生在多维的信号子空间之中。为了适应PR的竞争与裁决机制,人们已经制定了多种协议,其中最早也是用得最多的便是各种形式的ALOHA协议[1][6]。 双工就是能收发同时进行的技术、如手机

㈢ 跳频通信的跳频原理

跳频的原理是:按全网预设的程序,自动操控网内所有台站在一秒钟内同步改变频率多次,并在每个跳频信道上短暂停留。周期性的同步信令从主站发出,指令所有的从站同时跳跃式更换工作频率。
跳频通信的原理说来也并不复杂。它是在普通无线电短波通信基础上增加一个“码控跳频器”。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跳频通信发射的载波按一定规则的随机跳变序列发生变化。实现跳频通信的关键是,收发双方受伪随机码控制的、用来改变载频频率的本振频率必须严格同步。跳频伪随机码的改变可用微型计算机控制;改变计算机的程序,就可改变跳频的规律。跳频变化的方案不止一套,且经常更换,要识破它就犹如大海捞针,十分困难。
就通信的安全性而言,跳频短波通信比卫星通信更为可靠。这是因为提供卫星服务的机构对其所属国承担了战略责任,必须受到该国政府的控制,而跳频短波通信是完全自主的,因而也是最可信赖的,在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的场合,跳频短波通信的地位无可取代。
目前世界各电台厂商提供的多数是普通数字式跳频。数字跳频的缺点是跳频频谱不够隐蔽,容易被识别、破译、跟踪。近两年出现了更先进的智能边带跳频模式,这是边带跳频和智能跳频的统称。边带跳频是在数字跳频基础上发展的更高级技术,它将跳频码隐含于边带话音中,隐含的跳频信号近似边带噪声,比一般的数字跳频更难被识别,破译和跟踪。智能跳频则是一种具有极强的频带适应技术,能够在256KHz跳频频带内自动识别和弃用拥塞信道。明显净化通信背景。例如在夜晚,短波信道常常被各种嘈杂的信号所占据,利用智能跳频,可以将整个通信网自动调整到干净的信道区,通信背景自然就会干净和安静的多,有用信号将明显变的清晰。
GSM系统中的跳频分为基带跳频(BBH)和射频跳频(SFH)两种。射频跳频的原理是话音信号固定在一个发射机上发射,但是该发射机的发射频率不断变化,具体变化过程由跳频序列控制。射频跳频比基带跳频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抗同频干扰能力,目前的GSM实际网络一般都采用射频跳频。

㈣ 跳频通信是什么意思

跳频是指通信频率不是固定在某一数值上,而是按照一定规律和速率版来回跳变。由权于跳频电台的通信频率变幻莫测,尽是用瞬时信道传输,不易遭敌窃获。即便被敌窃获也仅仅是瞬时信息,不致影响全局,因而具有很强的保密性。跳频电台的抗干扰能力也是普通电台无法比拟的。

㈤ 怎样使用matlab进行跳频通信干扰方面的仿真(在线等,请高手进啊!!!)

基于无碰撞区码的跳频系统准同步组网方案

XXX

摘要:根据无碰撞区(No-Hit-Zone简称NHZ)跳频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NHZ跳频码的跳频通信系统多址接入准同步组网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保证了跳频系统工作在NHZ跳频码的无碰撞区范围内,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多址干扰,改善了系统的整体误码率性能,适合于多用户跳频通信系统。
关键词:跳频通信 跳频序列 跳频同步 ALOHA

Quasi-synchronous Scheme for Frequency Hopping System Based on No-Hit-Zone Hopping Code
XXX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Hit-Zone (NHZ) hopping code, a Multi-Access quasi -synchronous scheme based on NHZ hopping code for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was proposed.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at the scheme can assure the frequency hopping system to work within no hit zone of NHZ hopping code. Moreover, it decreases the Multi-Access interference and improves the integral bit error rat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and is suitable for multi-user frequency hopping system.
Key Words: frequency hopping system; frequency hopping sequence;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ALOHA

1. 引言
由于跳频通信在抗干扰、保密性以及多址通信等方面具有窄带通信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所以在各类无线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跳频通信系统中,组网是关系到跳频通信能否正常建立的关键。跳频组网方法主要有同步组网和异步组网。采用同步组网方法的跳频通信系统所用的跳频序列集在零位移处的汉明相关为零,各用户在统一的时钟下实施同步跳频,因而通信中不同用户的载波频率不会发生碰撞。异步组网则系统中各用户按各自的跳频序列工作,由于各用户之间没有统一的时间标准,因而异步组网时,用户间会发生频率碰撞。显然,这种频率碰撞的机会是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多。
根据跳频序列的理论界,不存在完全没有碰撞的理想异步组网跳频序列集。本文中采用跳频文献[1,2]所提出的无碰撞区(No-Hit Zone简称NHZ)跳频码,其在零位移附近一段时间内是无碰撞的。为了利用NHZ跳频码的优点,跳频系统需保证工作在跳频码的无碰撞区内,即系统组网时待通信的发信机之间既不是严格的接入同步,也不是完全异步,而是接入准同步。根据ALOHA/CSMA协议思想[3]和NHZ跳频码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碰撞区码跳频通信系统的多址接入准同步方案,并应用于跳频通信系统中,用MATLAB对其进行仿真,比较分析了系统的仿真结果。

2. 无碰撞区及其新型NHZ跳频码
为了降低甚至消除系统的多址干扰,可以采用在一定相关区域内具有理想相关特性的序列,即新型无碰撞区跳频序列[1][2]作为用户的地址码。无碰撞区的定义为:假定有集合 ,

其中, , 为序列的数目, 为序列周期。若分别用 和 描述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的无碰撞区的宽度, 表示跳频序列的无碰撞区的宽度, 则

相应的无碰撞区跳频序列N(L,M,ZN)具有如下相关特性,

其中,如果x=y,则h(x,y)=1,反之h(x,y)=0。
例如,若长度L=32,序列数目M=4,无碰撞区ZN=2,则相应的NHZ跳频序列集[1]为,
N(1)={28 30 29 31 24 30 17 31 1 28 2 31 1 24 6 23 11 9 21 23 15 9 25 23 22 11 10 23 22 15 14 31}
N(2)={7 5 14 12 28 26 29 19 26 7 17 12 5 28 10 27 16 18 6 4 11 13 21 27 13 16 25 4 18 11 2 19}
N(3)={11 9 21 23 15 9 25 23 22 11 10 23 22 15 14 31 28 30 29 31 24 30 17 31 1 28 2 31 1 24 6 23}
N(4)={16 18 6 4 11 13 21 27 13 16 25 4 18 11 2 19 7 5 14 12 28 26 29 19 26 7 17 12 5 28 10 27}
其汉明自相关和互相关函数分别为
Huu(τ)={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00 32 00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Huv(τ)={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00 0 00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 ALOHA通信与CSMA协议
ALOHA网首次在无线信道中引入了数据包(又称分组)广播这一结构,这种结构与传统的点对点信道及分组交换网有很大不同,故称之为ALOHA信道[3]。通过这一公共的广播信道,网中的每个用户随时都可以给另一用户发送信息,完全不需要同步。ALOHA信道的主要优点是:
(1) 允许大量间断性工作的发射机共享同一信道;
(2) 利用ALOHA信道进行数据通信时,中心台或服务器只需要一个高速接口,而不必为网中的每个用户提供一个单独的接口。
ALOHA多址通信是指采用ALOHA信道结构的通信。目前,已设计了多种用于卫星通信和地面通信的ALOHA多址协议,其中最基本的有三种:ALOHA,分隙ALOHA和预约ALOHA。除了上述三种协议外,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ALOHA随机多址协议,其中比较著名的是载波监听多址(CSMA)和分组预约多址(PRMA)。
CSMA多址协议的原理:采用“先听后发”的原则来减少“碰撞”,即网络中用户将其接收机调到公用的载波频率上,以便监听是否有其它用户在使用信道,若发现信道闲,则发送信息,否则一直等待,直至无其它用户使用信道为止。

4. 跳频通信系统多址接入准同步原理及实现
在网络中进行通信的用户,以最先接入网络进行通信的发信机作为同步源,周期性地发送准同步头。延迟入网的发信机在接入网络时,先监听信道,当收到准同步头时接入网络,其与同步源从同一时刻开始跳频,使得发送信息采用的跳变频率起跳点控制在跳频码的无碰撞区内,从而保证跳频通信网中工作的各发信机控制在跳频码的无碰撞区内。多址接入准同步的实现流程图如图1所示。
多址接入准同步方案利用了NHZ跳频码的优点并借鉴了ALOHA通信CSMA协议。多址接入准同步方案与CSMA协议均采用“先听后发”的原则来减少“碰撞”。在CSMA协议中,信道始终只有一个
用户在占用。而在多址接入准同步方案中,信道可以多个用户同时使用。
准同步头用来控制发射机之间的接入准同步,有三种格式:
A. 接入准同步头(设为A):当其它发信机收到这个准同步头时,可继续通信或接入通信;
B. 拒接准同步头(设为B):当前发送准同步头的发信机要结束通信时所传送的信息。为保证切换过程准同步源的唯一性和可靠性,退出前准同步头要再循环发送一段时间(即结束前有一段延时),在延时阶段所发送的准同步头要区别于之前的准同步头。其它发信机收到拒接同步头B时,暂时中止传送数据,并触发定时器开始竞争作同步源;
C. 切换同步头(设为B’):在切换时竞争作同步源成功,在第一个周期发送B’,以后发送A;当其它发信机收到这个同步头时,可继续通信或接入通信。
在监听过程中,采用搜索自等待式同步方法[5]。搜索自等待式同步方法的工作原理即接收端在同步捕获之前保持在跳频序列对应的某一频率上,等待发信机的信号,一旦检波器得到相关输出,则认为是捕获到了同步而与发信机同步进行跳频。搜索自等待式同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5. 多址接入准同步方案性能分析
(1)多址接入准同步头捕获时间:
在多址接入准同步方案中,发信机之间先进行的是准同步头的捕获,然后才是收发机的收发同步过程。在对准同步头进行捕获时采用的是搜索自等待式同步方法,因此其性能与搜索自等待式同步方法的性能基本相同[4]。
为了便于比较,本文分别给出匹配滤波法,滑动相关法及准同步的同步捕获时间。定义切普时间为 (S),跳频序列长为 ,则,
匹配滤波器法的捕获时间为:
滑动相关法的捕获时间为:
准同步的捕获时间为: ( >>1)
经比较可知,匹配滤波器的捕获时间最短,但实现电路很复杂;滑动相关法的捕获时间最长。准同步法捕获时间较短,电路简单。
(2)性能仿真与结果分析比较:
表1 系统仿真参数
采样速率 跳频工作带宽 信道间隔 跳频速率 信道
400KHz 10K-50KHz 250Hz 480h/s AWGN
基带信号速率 调制方式 RS跳频码[6] NHZ跳频码
160Hz BFSK (27-1,5) (128,8,4)

为比较和分析本文多址接入准同步方案的性能,用MATLAB对基于上述多址接入准同步方案及NHZ码的跳频通信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参数如表1所示。系统在不同用户数和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误码率曲线如图3所示,由该图可见:
①本文提出的多址接入准同步方案是可行的;
②当跳频系统是单用户时,采用NHZ跳频码的新型多址接入准同步方案的跳频通信系统与采用RS码的跳频通信系统性能基本相同;
③当跳频系统是多用户时,采用NHZ跳频码的新型多址接入准同步方案的跳频通信系统优于采用RS码的系统。
仿真结果表明NHZ跳频码及本文所提出的接入准同步方案在单用户跳频通信系统中优势不明显,但在多用户跳频通信系统中误码率性能会有明显改善和提高。本文提出的多址接入准同步组网方案,由于保证了通信系统发信机间的时延在跳频码的无碰撞区内,因而系统的多址干扰明显下降,使系统的整体误码率性能得到改善。因此,无碰撞区跳频码及本文所提出的接入准同步组网方案能有效降低系统的多址干扰,适合于多用户跳频通信系统。

6. 结论
根据无碰撞区跳频码的特点,基于ALOHA/CSMA协议思想,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接入准同步组网方案及其跳频通信系统。该方案使得通信双方在通信前发射端先进行多址接入准同步,保证通信系统工作在无碰撞区范围内,从而体现了无碰撞区跳频码的特点,降低了系统的多址干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无碰撞区跳频码及本文所提出的接入准同步组网方案适合于多用户跳频通信系统,方案可行, 在多用户环境中优于采用RS码的系统。

7. 参考文献
[1] Xiaoning Wang, Ping Fan, A Class of Frequency Hopping Sequences with No Hit Zone[A].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ies[C]. August 27-29, 2003 Cheng, China. pp.896-898.
[2] W. X. Ye and P. Z. Fan, Two Classes of Frequency Hopping Sequences with No-Hit Zone[A].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munication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ISCTA’2003)[C]. July 13-18, 2003. Ambleside, U.K., pp. 304-306.
[3] 郑碧月,赵广金,姜辉,扩展ALOHA随机多址通信技术,信息技术,2002年第4期,pp.10-13
[4] 郭黎利,跳频通信中一种缩短同步捕获时间的方法-----位移等待式自同步方案,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12月第15卷第4期,pp.70-77
[5] 郭黎利,卢盛杰,短波跳频通信系统的同步,黑龙江通信技术,1994年第3期,pp.6-13
[6] 王育红,一种基于RS码的跳频码序列的编写方法,遥测遥控,2002年第23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