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信网络
ESN Enterprise Storage Network 企业存储网络
ISN Information System Network 信息系统网络
DCN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数据通信网
NSN Non Synchronized Network 非同专步属网络
EC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Network 电子通信网
2. 1980年后电子通信网的发展史(80年代至今)
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时期。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同年12月,在华盛顿也开始启用。之后,服务区域在美国逐渐扩大。到1985年3月已扩展到47个地区,约10万移动用户。其它工业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公用移动通信网。日本于1979年推出800MHz汽车电话系统(HAMTS),在东京、神户等地投入商用。西德于1984年完成C网,频段为450MHz。英国在1985年开发出全地址通信系统(TACS),首先在伦敦投入使用,以后覆盖了全国,频段为900MHz。法国开发出450系统。加拿大推出450MHz移动电话系统MTS。瑞典等北欧四国于1980年开发出NMT-450移动通信网,并投入使用,频段为450MHz。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状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要求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之外,还有几方面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首先,微电子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长足发展,这使得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微型化有了可能性,各种轻便电台被不断地推出。其次,提出并形成了移动通信新体制。随着用户数量增加,大区制所能提供的容量很快饱和,这就必须探索新体制。在这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是贝尔试验室在70年代提出的蜂窝网的概念。蜂窝网,即所谓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可以说,蜂窝概念真正解决了公用移动通信系统要求容量大与频率资源有限的矛盾。第三方面进展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而出现的微处理器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从而为大型通信网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了技术手段。
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
以AMPS和TACS为代表的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模拟系统。模拟蜂窝网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频谱利用率低,移动设备复杂,费用较贵,业务种类受限制以及通话易被窃听等,最主要的问题是其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需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开发新一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数字无线传输的频谱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统容量。另外,数字网能提供语音、数据多种业务服务,并与ISDN等兼容。实际上,早在70年代末期,当模拟蜂窝系统还处于开发阶段时,一些发达国家就接手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到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GSM)的体系。随后,美国和日本也制定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泛欧网GSM已于1991年7月开始投入商用,预计1995年将覆盖欧洲主要城市、机场和公路。可以说,在未来十多年内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将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及有可能成为陆地公用移动通信的主要系统。
与其它现代技术的发展一样,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加快趋势,目前,当数字蜂窝网刚刚进入实用阶段,正方兴未艾之时,关于未来移动通信的讨论已如火如荼地展开。各种方案纷纷出台,其中最热门的是所谓个人移动通信网。关于这种系统的概念和结构,各家解释并未一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将提供全球性优质服务,真正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提供通信服务这一移动通信的最高目标。
傅立叶变换最早是在19世纪由法国的数学家J.B. Fourier提出,他认为任何信号(例如声音,影像等)均可被分解为频率、振幅。由于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可以把图象或者信号在频域中进行处. 理,从而达到简化处理过程、增强处理效 对电信发展贡献可想而知...
3. 电子通信是什么
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交往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尤其使版人们不满足的是权信件的邮递速度。一封国际邮件,即使是利用特快专递邮政业务,它也要二三天左右。这对于一些急需用信件方式而无法用电话传递的信息来说,譬如合同、各种公证文书等等,常常因太慢而误事。当然使用传真通信是可行的,但就国内国际的目前状况来说,许多普通家庭并不拥有传真机,因此也难于普遍地使用传真机传送。
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上出现了一种电子信函业务。简单地说,这是一种邮政加电信结合的业务。其原理也很易理解,需要使用者可去开办这项业务的邮局,把需要邮递传送的文件或信件交给他们,由邮局用传真机发往中继局,再由中继局通过国际电话电路传往目的地邮局,交给收受邮件者,收件人就可以在一二小时内看到同交件人交出的文件或信件一模一样的真迹。因此,电子信函是目前最迅速的通邮方式了。
在国际电脑网络正在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这种电子信函有了更进一步的飞跃。分布世界各地的入网电脑的使用者,只要在家里就可以及时把信函内容直接发给收件人,不必再有劳邮政部门了。
4. 电子商务用通信网络包括什么
面对市场的需求,朗讯公司提出了企业电子商务的通信体系结构,称之为“电子版通信模式”(eCommunicationModel,权eCM)。这种基于标准的模式,是设计用来构造、集成及融合多种智能化网络,简化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及雇员建立关系的复杂性的。借助这种模式,企业将能超越当前这种基于内容及交易的电子商务,迅速跃迁到个性化的、基于关系的、更高级的通信及协作层次,并可协助企业组建虚拟化的组织机构,改善企业运作效率和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
构筑“电子通信模式”的方法,协助新兴及老牌企业建立它们的呼叫中心、消息机构及客户关系管理体系,这种开放性模式及模块化设计,能使处于电子商务任何发展阶段的企业,有能力将新的技术集成到现存的系统中,或迅速地组建整套全新的能够沟通的电子商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