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应急抢险
⑴ 应急通信系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重要作用是有哪些 详细的,谢谢啦!!
应急通信体系在城市运转遭到突发灾害或事故时,承担着及时、准确、畅通地传递第一手信息的“急先锋”角色,是决策者正确指挥抢险救灾的中枢神经。应急通信只有在突发灾害来临时,真正及时、准确、畅通地传递抢险救灾信息,而不是紧急情况时的哑巴和瞎子,才能把好城市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关。
在不同情况下,对应急通信有着不同的要求。
(1)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突发话务高峰时,应急通信要避免网络拥塞或阻断,保证用户正常使用通信业务。通信网络可以通过增开中继、应急通信车、交换机的过负荷控制等技术手段扩容或减轻网络负荷。并且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能保证指挥调度部门的正常的调度指挥等通信。
(2)当发生交通运输事故、环境污染等事故灾难或者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等公共卫生事件时,通信网络首先要通过应急手段保障重要通信和指挥通信,实现上述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急目标,满足上述需求。另外,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事件的传染性,还需要对现场进行监测,及时向指挥中心通报监测结果。
(3)当发生恐怖袭击、经济安全等社会安全事件时,一方面要利用应急手段保证重要通信和指挥通信;另一方面,要防止恐怖分子或其他非法分子利用通信网络进行恐怖活动或其他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即通过通信网络跟踪和定位破毁分子、抑制部分或全部通信,防止利用通信网络进行破坏。
(4)当发生水旱、地震、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时,通信网络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自然灾害引发通信网络本身出现故障造成通信中断,网络灾后重建,通信网络通过应急手段保障重要通信和指挥通信。应急通信的目标即是利用各种管理和技术手段尽快恢复通信,保证用户正常使用通信业务,实现如下目标,即应急指挥中心/联动平台与现场之间的通信畅通;及时向用户发布、调整或解除预警信息;保证国家应急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互;疏通灾害地区通信网话务,防止网络拥塞,保证用户正常使用。
⑵ 应急通信解决方案可以应用于地震抢险救援领域吗
目前还没有这个消息,我个人认为应该不可能,工业和信息化部派出并部署了四川抗震救灾应急通信,以确保当地通信网络基本正常。6月17日22:55,长宁发生了6.0级地震,四川省宜宾市焦深16公里,云南,重庆,贵州等地都感受到了地震,地震后,工业和信息化部迅速采取行动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基础电信企业通宵开展应急通信保障。
确保前线指挥的沟通顺畅,确保民生沟通顺畅,通过对话进行合理咨询,二是做好一线救灾和抢修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人身安全,三是及时提交最新通讯和应急信息,苗圩他强调,全国企业在救灾和应急通信保障过程中要及时提出困难,工信部将迅速协调。
关于应急通信解决方案可以应用于地震抢险救援领域吗的问题,今天就解释到这里。
⑶ 有关通信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资料
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1.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公司主管部门。
2. 通信工程部应立即启动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 应急预案实施指挥部的组长应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
4. 总工程师书面签发停工通知单。
5. 协助施工队伍保护事故现场,督促施工队按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尤其是对受伤人员的救援措施。
6. 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准备。
7. 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分析。
8. 项目经理应书面事故报告提交公司,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 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 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 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 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1. 一般事故应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
①. 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安全员→现场负责人向所在部门报告。
②. 现场负责人: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人员。
③. 现场应急救援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监理部人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
2. 较大事故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
①. 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安全员→现场负责人向所在部门报告。
②. 现场负责人: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人员。
③. 现场应急救援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监理部人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
④. 部门经理对本部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负有全面领导责任。
⑤. 认真贯彻、执行、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任务,要求和规定。
⑥. 进行本部门员工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培训的监督、管理,经常组织本部门的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制止违章行为。
⑦. 发生安全事故及时上报,并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和实现改进措施。
3. 重大事故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
①. 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安全员→现场负责人向所在部门报告。
②. 现场负责人: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人员。
③. 现场应急救援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监理部人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
④. 部门经理对本部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负有全面领导责任。
⑤. 认真贯彻、执行、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任务,要求和规定。
⑥. 进行本部门员工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培训的监督、管理,经常组织本部门的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制止违章行为。
⑦. 发生安全事故及时上报,并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和实现改进措施。
⑧. 工程部经理协助总经理履行各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职责,指导、监督公司各部门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决策意见。
4. 特别重大事故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
①. 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安全员→现场负责人向所在部门报告。
②. 现场负责人: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人员。
③. 现场应急救援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监理部人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
④. 部门经理对本部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负有全面领导责任。
⑤. 认真贯彻、执行、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任务,要求和规定。
⑥. 进行本部门员工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培训的监督、管理,经常组织本部门的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制止违章行为。
⑦. 发生安全事故及时上报,并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和实现改进措施。
⑧. 总经理主持公司重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并及时、如实报告有关部门。
5. 安全应急常用电话
①. 火警救援电话:119
②. 医疗急救电话:120
③. 报警电话电话:110
④. 交通肇事电话:122
⑷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西藏有限公司的社会责任
14年来,中国移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确保西藏社会大局稳定”的指示精神,不断加强全方位、多层次信息化支撑、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通过成立应急通信保障局,完善应急通信预案体系,研发信息智能管控系统,推动边境覆盖工程建设,实行用户100%真实身份登记等一系列工作,不断增强社会信息管控能力,提升应急处突效率,加强抢险救灾能力,圆满完成奥运火炬登顶珠峰,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等重要活动通信保障工作;有力支撑日喀则暴风雪灾、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通信保障工作,在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为确保西藏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中国移动西藏公司牢记企业社会责任。共累计上缴利税3亿多元,为西藏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通过培训西藏农牧区中小学校长、建设中国移动爱心图书馆、节能减排等项目,全力推动责任型企业建设。中国移动西藏公司始终要求自己冲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亚东地震发生后,中国移动西藏公司第一时间部署应急抢险和通信保障工作,率先为当地政府提供海事应急卫星,打通了地震发生后第一个电话;玉树抗震救灾中,西藏公司组织跨省应急保障,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集团公司领导的肯定。
中国移动西藏公司始终要求自己冲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2010年玉树抗震救灾中,西藏公司组织团队快速展开跨省应急保障,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集团公司领导的肯定;2011年亚东地震发生后,中国移动西藏公司第一时间部署应急抢险和通信保障工作,率先为当地政府提供海事应急卫星,打通了地震发生后第一个电话;2012年西藏日喀则等地发生暴风雪灾害,中国移动西藏公司迅速赶赴灾区抢修通信,并制定10多项便民举措。为保障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公司充实应急队伍和物资,加强演练,切实提升网络应急能力。2013年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境内甲玛矿区发生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出动应急保障人员18人、应急通信车4辆,24小时不间断为一线指挥和救援人员提供通信保障,同时将6部卫星电话交给在现场指挥的政府领导。仅“十一五”期间,中国移动西藏公司累计完成应急通信保障任务95项/次,累计出动应急保障车辆430台次,投入应急通信设备1095台/套,出动通信保障人员6758人次。累计抢修恢复通信线路近14000皮长公里,累计修复倒断杆2500余根,累计恢复受损基站近7000次。
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客户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以“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文化为指引,以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为目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并狠抓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关爱工程,增加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面向未来,中国移动西藏公司将牢记“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的企业使命,围绕“做世界一流企业”的愿景,提出“有价值、可持续”发展理念,坚决围绕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及各项要求,贯彻“固本强基、固边惠民、传播西藏”的发展战略,全力服务于中国移动通信全网畅通、服务于西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