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公司的聊天软件
⑴ 几款主流即时通讯软件,个人空间优劣比较
我先来介绍上面几款即时通讯工具。
ICQ:
虽然,互联网是典型的美国产物,但是与万维网由欧洲人发明一样,ICQ也不是美国人的杰作。对于没有专家指导、也没有受过专门教育和培训的四个犹太年轻人来说,能够在三个月内发明ICQ这个在因特网上掀起风暴的新技术,应该说是个奇迹。高德菲因格等四名20多岁的发明人(Yair Goldfinger (26,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Arik Vardi (27,Chief Executive Officer), Sefi Vigiser (25,President), and Amnon Amir (24),),最初的种子基金是向其中一位的父亲借贷的,并在美国硅谷开始了创业历程。后来,美国在线公司三年内,分两次共向其投入4亿多美元,使ICQ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2001年5月,全球ICQ的用户就已经达到了1亿。
ICQ 源自以色列特拉维夫的Mirabils公司(成立于1996年7月)。Mirabils 这个单词是拉丁文中神奇的意思。ICQ就是英文"I SEEK YOU"简称,中文意思是:我找你。这是一款网络即时讯息传呼软件,支持在互联网上面聊天、发送消息、网址及文件等功能。在你上网时,用ICQ可以很快的找到你的朋友,当然他也必须装上这个软件。美国在线AOL购买下ICQ以后推出功能更加强大的99a、99B、2000等版本,内建了个搜索器,另外连网页的制作都可以由ICQ独立完成,不用另寻免费空间就可以使用,当你使用时进行适当的设置你的电脑就成了个服务器,网友们通过您的电脑就可进入到您的主页参观。
ICQ:最早的网络即时通讯工具ICQ,原是以色列的几名学生开发出来的,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网上信息实时交流的功能。ICQ改变了整个互联网的交流,使之变得更加及时和方便。
1996年年底,4个20岁出头的以色列人编写了一款名为ICQ的IM(即时通讯软件),通常认为ICQ的全称是 I seek you(我找你)或者I see you(我看到你),不过似乎前一种念起来才有ICQ的意思。
到1998年,ICQ的用户突破了1000万,记得我当时注册的ICQ号是15050535,记得国内最早的ICQ用户可能是笨狸(Banly),他的ICQ号码是6位数。
ICQ在1999年时以3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AOL(美国在线)。这个消息轰动一时,人们看到了少年人一夜暴富的神话,也看到即时通讯软件的含金量。
当时马化腾编写的QQ已经相当成功,QQ以前叫OICQ,因为遭遇一场知识产权的官司,OICQ的名称及域名被AOL拿走,腾讯启用了QQ的产品名称及域名。现在人们都清楚,短信增值服务拯救了腾讯,也为别的门户网站带来了希望。如今的腾讯除了即时通讯外,棋牌类游戏及内容服务也很丰富,一切都在良性发展。
除QQ外,中国用户的第二选择是微软的MSN Messenger,几大门户也推出了即时通讯软件,新浪、搜狐、网易都有自己的IM,但似乎对QQ和MSN没有实质性的威胁,尽管这些门户采用了强力推广的手段。另外,像雅虎通这样的软件在中国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市场,网民们的即时通讯组合一般是QQ+MSN。
我在1998年底开始用ICQ,1999年时开始用QQ,早期的网友习惯用ICQ这个进口货,对QQ这个国产货不太在意。但6年过去了,那些当初对QQ不屑一顾的网民也早就接受了它,在ICQ上其实已找不到什么可以聊天的人。
2001年时,还流行用ICQ免费给手机发短信,但当时我已经开始用MSN,到2002年初,我终于放弃了ICQ,接受了QQ+MSN的组合方式。
想起在若干年前的深夜里,听到ICQ里清脆的“啊哦”声,听到“哒哒哒哒”像机关枪扫射的键盘响应声,真是恍若隔世,其实也就几年工夫。前不久有新闻讲AOL和中国的TOM网站将展开合作,在中国推出ICQ,这则消息是否会让中国的第一代网民有所思?TOM是中国第四大门户网站,在别的门户都推IM的时候,还是没有沉住气。
在我个人看来,ICQ虽然是名牌,是老牌,但在中国即时推出有特色的本土化服务,也很难再从IM市场上分到多大一杯羹。但别人有的服务,自己没有,多少有点底气不足,可能TOM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吧。先上马再说,能不能赚再说,至少可以打一个ICQ的漂亮牌。
最后我还是想提醒要注意Google,它现在已经成了网络上的绝对王者。从当初最核心的搜索服务出发,让我们看看这几年它都做了什么:搜索、新闻组、Blog(网络日记)、新闻、Gmail(容量高达1G的免费信箱)、Orkut(网络交友社区)、Hello。这个Hello(hello.com)就是Google自己开发的IM,集聊天和图片文件共享为一体。
配合Pacisa管理图片,可向blogger贴图。目前只支持普通文本聊天,不支持中文,但普遍认为这不是公开的版本,正式版将比这个丰富多彩。还有传言,Google正在研发自己的浏览器,也许有一天,有中国特色的Google还会开发媒体播放器,会开发网络游戏,天知道?
看来ICQ若想在中国东山再起,除了微软这只软件大老虎,还有Google这只网络大老虎。其实微软在网上的势力并不比Google逊色,它的网站排名甚至比Google靠前,除MSN外也有Hotmail免费信箱,有搜索服务,最近也在推Blog,而它既有的IE则早就垄断了浏览器市场。所以TOM若想在MSN、QQ和Google杀出一条血路,难有胜算,更多的恐怕只是一个试图让自身资本增值的POSE。
OICQ:
大家都习惯性的认为OICQ是马化腾先生自己动手研发的,可在腾讯内部的网友之间又传来另一个版本的QQ故事。“你看马化腾哪点象做程序的?”这是当时有一个资深的网友对我说的话。一句无心的话,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这QQ到底是谁做的?”打探之下我又听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其实第一个OICQ版本的开发,是一个叫Jackson的人开发的,马化腾根本没有参与编码的过程,真正动手去做的是小光、netcat等几个程序员。而netcat后来又由于内部的纷争,转投了也曾经活跃过的一家IM软件运营商——OMMO。 Jackson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加入腾讯。 只有小光一直在腾讯担任技术总监一职。结论是马化腾充其量就是OICQ的养父。
为了求证这个消息的准确性,我赶忙去联系几个在IT业内算腕儿的人物,可大家都似乎并不了解这个事情,有一IT斗士给我指了条道:“去问问金山求伯君,他和马化腾当年一起混惠多的,关系很铁,应该知道这事儿。”求大爷现在这样的名人,实在日理万机,哪儿有工夫应付我们这样的业余爱好者?于是加了腾讯的几个资深网友和据说是OICQ源代码的提供者Jackson。每当我向这些朋友问及关于OICQ作者的问题,得到的回应总是很含糊,当我直接问Jackson的时候,他的回答更显蹊跷:“他(马化腾)说是他做的就是他做的吧。我不想有什么麻烦,从法律的角度来说,QQ的拥有者是马化腾。这个是有法律做保障的。只是再来一次的话,我绝对不会把OICQ给腾讯。另外,我不能给你任何定论。可能他们之间有什么协议吧?不方便说的,我们是外人,弄不清楚。”网友回答的口径也出奇的一致。百密一疏,我好是听到了一些无法证实的传闻:“不过老j(指Jackson)和腾讯确实有着一种很奇怪的联系。他和马化腾都是潮洲老乡,以前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后来去了香港攻读博士学位。OICQ出来的时候,他正在香港读书。据说是当时没钱,没时间自己运营。老j是前腾讯外围管理层的顾问,同时挂着系统OP的权限,似乎在公司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而他又不是腾讯公司的工作人员,现在自己在做电脑硬件代理生意。现在他的oicq号码在腾讯bbs的发言权是被封了全区的,腾讯公司似乎有意不让他说话,他自己也懒的说了。另外,有一段时间曾经风传他是小超人李泽楷派来监视腾讯的,小超人手里不是有腾讯的股份么?他是一个商人,但是他很后悔,等于把OICQ这玩意儿白送给马化腾了。”后来我知道,说老j是李泽楷的探子
不过其他的东西确实值得推敲。按我的判断,可能当时是老j拿了ICQ的源代码提出了想法,和好朋友,现腾讯公司的CEO马化腾先生商量,然后由以成立了腾讯公司的马化腾组织人手进行了技术攻关。由于在经营理念上的不统一,导致两人由朋友变成了路人。
这只是个人推断,至于事情到底如何,恐怕只有当事人了解了。不过,就腾讯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恐怕没有当事人会轻易吐漏出真相了。腾讯QQ的出身,又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但不能否认,腾讯QQ的胜利,绝不是简单的技术取胜,马化腾先生在资本运做和市场定位、开发上的工夫,实在是了得!
百密一疏,我好是听到了一些无法证实的传闻:“不过老j(指Jackson)和腾讯确实有着一种很奇怪的联系。他和马化腾都是...老j是前腾讯外围管理层的顾问,同时挂着系统OP的权限,似乎在公司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而他又不是腾讯公司的工作人员和股东
小刀 腾讯公司原来的员工 他的QQ也一个100开头的5位数的号码 具体我不记得啦
小刀说:J哥是OICQ源代码的制作人.没有J哥就没有OICQ,也不可能有现在的QQ.
但是现在的QQ令他很失望.记得有一次出了个什么大沙锅,莫名其妙的指责J哥这个不是,那个不是,试问你大沙锅是什么东西?没有J哥,你大沙锅连什么是OICQ都不知道,你还做个屁的投诉部部长,简直是不知道天高地厚.我还记得有次开会,老J对腾讯的人说过:把OICQ给你们开发是一种错误.这句话没有错.现在pony(马化腾),tony(丁大炮),charles(忘记名字了),daniel(许晨曦,小许哥)腾讯四大股东,只有10009还在为社区的发展,为了腾讯的人气,为了腾讯的股票.辛勤的管理QQ.其他的三位只想着股票,只想着赚钱.社区在他们眼里似乎并不是那么的重要.似乎只有money才能让他们睡意朦胧的双眼稍微的睁开那么一点点.
腾讯的早期创业者 还有 冰山银鹤 (网名) 小刀等 真名是什么 无从考究了
附:
看到腾讯的麻花腾QQ是10001 那可真是酷毙了
由此联想到今年年初麻花腾在网上拍出他的御用QQ:88888 被一游戏交易网站 所属的公司买去了
现本人把网上采访挖掘到的 腾讯公司高层 极酷 的QQ主人公布下:
排名分先后:
1号人物:马化腾 网名:pony 所持号码 QQ:10001 腾讯公司总裁CEO
2号人物:张志东 网名:Tony 所持号码 QQ:10002 腾讯公司技术总监CTO
3号人物:曾李青 网名:kney 所持号码 QQ:10003 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4号人物: 陈一丹 网名:Charles 所持号码 QQ:10004 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行政官
5号人物:许晨晔 网名:daniel 所持号码 QQ:10009 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 CIO
6号人物:曾振国 网名:Patrick 所持号码 QQ:10006 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7号人物:(小光)网名:free 所持号码 QQ :10007 腾讯技术部经理 网络总管
8号人物:(夜猫) 网名 :nightcat 号码: QQ: 10008 早期的腾讯公司的技术开发人员 现在去向不明
9号人物:王浩 网名:JACKSON 所持号码 QQ:10088 早期的腾讯公司的OICQ软件的发明者 程序开发者
MSN:
MSN全称应为Microsoft Network,是“微软网络服务”的意思。中国MSN则包括了MSN门户网站、MSN Messenger、MSN Spaces、MSN Hotmail和MSN Mobile等多个产品。
MSN门户
在门户建设上,MSN通过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东方宽频传播有限公司、赛迪网、上汽集团人来车网、Englishtown、猫扑网、联众世界、指云时代、淘宝网和北青网等国内九家互联网内容、服务提供商合作,正式推出全新的MSN门户。
观察MSN门户可见,MSN正在推行综合门户战略:从即时通讯、E-mail、Blog、搜索等各种应用已形成大包围之势。与9大合作伙伴在社区、拍卖、无线增值、汽车资讯、交友、游戏等众多领域的合作亦透露出MSN的心思:走细分之路,并且将目标瞄准了商务人士市场。
MSNMessenger
2005年4月7日,微软发布MSN Messenger7.0正式版本,同时,面向中国用户的中文版本也正式推出。
MSN Messenger7.0对于以前版本而言作出更多改变。同时,MSN Messenger连络人名单上限也从150人提高为300人。
另外,MSN此次推出的服务实现了门户网站与即时通讯工具的无缝融合,通过MSN Messenger即时通讯表示服务,用户即可方便快捷进入MSN社区、拍卖、图铃下载、汽车,游戏五大频道。微软MSN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监暨上海美斯恩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川透露,随着业务的展开,MSN还将在年底前推出MSN移动服务与全新的搜索服务。
MSN Spaces
博客即为Blog,又称“网络日志”,在近日发布的《中国博客发展分析报告》中显示,国内博客人数已达1000万左右,而风险投资商对国内博客的关注也日渐升级。“博客”的火热让MSN按奈不住,MSN Spaces测试版虽然才推出不久,然而借助微软强大的桌面优势与MSN平台优势,已经在国内聚集了近200万用户。MSN方面称,短短几个月内,MSN Spaces便跻身于全球用户拓展速度最快的Blog服务之列。业内人士认为,MSN Spaces的易用性、功能融合性、内容模版的个性化、速度的稳定性等方面更是给其他竞争对手带来了巨大压力。
MSN Hotmail
作为与MSN Messenger同属MSN旗下的两大花旦的MSN Hotmail,在此次同台亮相中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一方面,MSN Hotmail仍是免费使用,对于腰包而言用户是大可放心。另外,免费邮箱容量将升至250M,发送附件的大小则达到10M。
同时,在性能上,MSN Hotmail更注重安全性。据了解,MSNHotmail通过扫毒软件服务,自动对电子邮件中的附件进行病毒扫描并自动删除被病毒感染的文件。同时,MSN Hotmail通过微软专有的Smartscreen技术,结合用户个人设置,垃圾邮件报告的措施,最大限度的拦截垃圾邮件
UC:
新浪UC是国内较早投入研发的即时通讯软件。新浪UC一直秉承创新的理念,不断推陈出新。新浪UC集传统即时通信软件功能于一体,融合P2P思想的新一代开放式网络即时通信娱乐软件,将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场景聊天模式,以及视频电话、可断点续传的文件传输、能够多人聊天的多人世界,消息群发功能和在线游戏功能以及同学录(团体)等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网上即时通讯娱乐平台,满足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给大家带来边说、边看、边玩的网络生活全新感觉。
此版本主要特色有(2004-10-25日发布):
1. 全新的LOGO
全新设计的UC新形象,更加可爱,更加充满活力。
2. 全新头像
新的头像更加精致,更加个性化,总有一款适合您!
3. 界面更美观
新界面更具亲和力,各种服务的功能按钮布局更加合理,一目了然。所有的界面按钮都重新设计,看上去更舒服更时尚。
4. 动态UC秀让你彰显个性和品味
告别死板一成不变的静态虚拟形象,UC最新推出的UC秀可是会动的哦!
5. 聊天游戏更好玩
聊天游戏操作更方便,更具趣味性。
6. 边聊边画,画画能保存。
想回忆与好友一起画画的过程吗?这下好了,新的画画可以将画保存下来。试试新的画画功能吧。
7. 邮箱登录
号码太长记不住?这回好了,不用记号码了,绑上自己的邮箱就可以喽!
8. 1G大邮箱
每个UC用户都自动拥有超大的1G邮箱,这可是免费的噢!
9. 别名邮箱
每个用户除了拥有与自己号码同名的邮箱,还可以给自己的邮箱起一个个性化的别名,一个邮箱两个名字。
10. 新增了UC资讯通滚动条
只要打开UC,就可以随时了解最新的天气预报、新闻、股市信息,还可以定制自己喜欢的新闻类型,在聊天的同时还可以随时掌握世界动态。
11. UC交友服务
根据用户注册的资料,可以帮用户速配好友,认识更多的朋友。
12. UC星座服务
可以显示用户星座的今日、本周、本月运势,还包括"星座速配"、"星座互动"、"星座详解"、"星座详解+血型"、"58星区详解"、"365日生日花"、"365日生日书"等。
13. 更多好玩的游戏
UC游戏大厅里,新增多款新颖刺激的休闲游戏。“燃烧战车”、“暴笑足球”、“对对碰”、“一起来找茬”、“猴子大冒险”、“智慧大富翁”等多种游戏给您更多选择。
14. 新增娱乐新天地
千娇百美、绝对现场、音乐书吧。U你好听、U你好看、U你好玩的!
点评:
在现在这个键盘时代,IT浪潮中,翻滚的即时通讯工具可谓数不胜数,但真正成功的可说是寥寥无几。
可到上面四款工具,都是从众多软件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ICQ,是即时通讯的始祖了,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我们会怀念它的。
QQ,是一款在国内最为普遍的聊天软件,但却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各方面内容趋于功利化,拜金主义的风潮日益严重,从它让人无奈的广告,即越来越多的收费的业务等等方面都可以看到。但我相信QQ作为国内聊天第一品牌,会慢慢看到自己的问题,逐步去掉自己急功近利的缺点,越来越好的。
MSN,第一次看到,让人眼睛一亮,各方面功能相当齐全,但又牢牢地把守住了自己的定位,没有加入什么绚丽无用的功能,可谓是现在最为风靡的一款聊天工具。加上它自有的space,更加让人无法使释怀。下文将具体介绍msn space的特点。
UC,雅虎,世界知名IT网络公司,现今的处境相当尴尬,被夹在国产(QQ)进口(MSN)两大聊天软件之间,生存空间逐步减少,虽然它已与MSN达成同盟,UC用户已可以与MSN用户自由通信,但若没有更大的改进,终点在那里将很难看清。
好了,下面来说说一些个人空间。
说到个人空间,不能不提到新浪博客,国内最有名用户也最多。地位不可替代,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各方面内容功能也都相当完善。
,只是一个跟风者而已,虽然他的搜索引擎以及网络知道在国内可谓是位居榜首(虽然全部都是跟风,让人觉得没有自己的心意,但做的确实不错,大有超过原创的势头)。所以空间不提也罢。
QQ-ZONE,在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只能说滥,无论是开启速度,出错率等等方面,都是让人忍无可忍。个人认为从它的领导层就有一些问题,有谋无断、犹豫不决。大家应该还都记得,QQzone最初是有自己的独立浏览器的,但是由于技术等各方面原因,经过几次大的改动依然没有解决问题,改为依托ie,由此可见,qq的领导层及技术层的各种问题。越说越生气,不提了。
再来看看,msn space,不同于国内各种空间,在我看来国内的空间只不过是新浪的翻版而已,各方面内容都大同小异。而msn space则超凡脱俗,加入了对Html语言的支持,使用户可以有更大的表现自我的空间,也使得每个msn space都那么与众不同,这正是现代人们所追求的!但,对其这次大工程的live改造提出强烈不满,希望可以越做越好,也必将越做越好!
⑵ 推荐一款好用的企业办公聊天app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聊天软件。但是我们办公室里最常用的聊天软件是什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最常用和最基本的office聊天软件视酷即时通讯APP。
视酷通信系统依托互联网的高端技术,实现了安全性和智能性,已成为各大企业首选的日常工作通信方式。
视酷即时通讯APP结合了jitter、Kwai等短视频应用的优势,具有动态短视频近在咫尺。它可以浏览,赞扬,评论,交友,分享,奖励和收集。
1.社交聊天
视酷即时通讯APP具有以下功能:读后烧录、加密、信息提取、定期销毁、数据清理、好友添加、语音通话、视频通话、文件发送、聊天记录清除程序、附近联系人、群聊、动态和我的工作场所企业组织结构。同时具有语音、视频通话、方便的聊天、文件移交等功能。
2.支付功能
视酷即时通讯APP,具有微信、支付宝、快捷支付、H5支付等功能。定期的账户记录可以让用户享受方便快捷的生活。
3.全渠道通讯
视酷通讯系统功能、即时通讯红包功能、群组系统、聊天系统、IOS共享系统、圈子开发小程序系统、钱包功能系统、短视频、官方账号、语音通话等,让战壕畅通无阻。
4.安全防火墙
开发企业专属应用,对文件、聊天记录、工作记录进行高效加密;公司人员内部系统安全防火墙,防止文件泄露和入侵,从根本上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5.面对面沟通
不受空间限制,点对点加密,面对面沟通,解决公司管理任务和运营沟通,引领im新时代。
⑶ 聊天软件都有哪些
主要的聊天工具
1.Jabber
Jabber是一个以XML为基础,跨平台、开放原始码,且支持SSL加密技术之实时通讯协议,Jabber的开放式架构,让世界各地都可以拥有Jabber的服务器,不再受限于官方。不仅如此,一些Jabber的爱好者,还尽心研发出Jabber的协议转换程序,让Jabber使用者 还能与其它实时通讯程序之使用者交谈,这是其它知名实时通讯软件皆无法做到的喔!
2.IRC
IRC是InternetRelayChat的缩写, 一般说来,他就是多人在线实时交谈系统。也就是一个以交谈为基础的系统。在IRC之中,可以好几个人加入某个相同的频道,来讨论相同的主 题,这样的频道,我们称之为channel,当然,一个人可以加入不只一个频道,这点与News的特色是非常类似的。IRC是由芬兰的 JarkkoOikarinen在80(1988)年代的晚期所发展的,起初的目的,是要让他的布告栏(bulletinboard)使用者除了可以看文件之外,还可以做在线实时的讨论。当然,他非常的迷人,特别是当IRC被用来报导现实生活的Gulf战争(1991年)之后,IRC就有慢慢分家的趋势。到如今,IRC已经是一个与布告栏脱离的独立系统。至今,已经有超过60个的国家使用这套系统。
3.ICQ
ICQ的意思是(ISeekYou) 。1996年7月,四个以色列年青人,YairGoldfinger(26岁)、ArikVardi(27岁)、SefiVigiser(25岁)、AmnonAimr(24岁),在使用因特网时,深感实时和朋友联络十分不便,于是为了在Internet上建立一个实时的连络方式,而成立了Mirabilis公司。 1996年11月 ,第一版ICQ产品在Internet上发表。立刻被网友们接受,然后就像传道一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在网友间互相介绍这样产品。由于反映出奇的好,创造了一个刚成立不久的公司,在Internet历史上,就拥有最大下载率。 到了1997年5月就有85万个使用者注册,在一年半后,就有1140万个使用者注册,其中有600万人有在使用ICQ,每天还有将近6万人进行注册。大商人看准了人潮便是商机,所以在1998年6月,美国知网络服务公司AmericanOnline(简称AOL)公司看准了这个一千多万的人潮,花了4亿美金,收购了研发ICQ的以色列Mirabilis软件公司,这个记录创下了网络发展史上的另一个奇迹。 2000年9月,ICQ2000b正式版本终于推出。
ICQ的缺点,是在MSN出现之后,没有跟上MSN的脚步,例如在表情符号的加入。
4.MSN
MSN是Windows Live Messenger的缩写。目前最新的中文版是9.0Beta。MSN 是一种 Internet 软件,它基于 Microsoft 高级技术,可使您和您的家人更有效地利用 Web。MSN 9 是一种优秀的通信工具,使 Internet 浏览更加便捷,并通过一些高级功能加强了联机的安全性。这些高级功能包括家长控制、共同浏览 Web、垃圾邮件保护器和定制其他。
5.QQ
1998年11月12曰,马化腾和他大学时的同班同学张志东正式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拓展无线网络寻呼系统。在公司成立当初要业务是为寻呼台建立网上寻呼系统,这种针对企业或单位的软件开发工程可以说是几乎所有中小型网络服务公司的最佳选择。
1997年,马化腾接触到了ICQ并成为它的用户,他亲身感受到了ICQ的魅力,也看到了它的局限性:一是英文界面,二是在使用操作上有相当的难度,这使得ICQ在国内使用的虽然也比较广,但始终不是特别普及,大多局限于"网虫"级的高手里。 马化腾和他的伙伴们一开始想的是开发一个中文ICQ的软件,然后把它卖给有实力的企业,腾讯当时并没有想过自己经营需要投入巨大资金而又挣不了钱的中文ICQ。当时是因为一家大企业有意投入较大资金到中文ICQ领域,腾讯也写了项目建设书并且已经开始着手开发设计OICQ,到投标的时候,腾讯公司没有中标,于是腾讯决定自己做OICQ。 要知道,当时腾讯给OICQ标的价格才仅仅为三十多万而已。 到后来腾讯开始迅速发展的时候,马化腾十分合时宜的说,"我们需要自己的中文网络软件,我们需要自己的ICQ!",但事实上,腾讯推出OICQ纯属是一个偶然,如果那家大企业没打算投入资金到中文ICQ领域,也就不会有OICQ,如果腾讯公司中了标,也就不会有腾讯的OICQ,腾讯的成功某种程度上说一半是运气,一半是实力。
6.网络HI
2008年2月29日,各大技术类网站都发表消息,传闻已久的网络IM软件终于开始了内测!IM名字确定为“网络Hi”,随着内测的开始,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网络官方并未自行公布细节。根据各大网站的资料分析,由于内测的关系,安装后暂时只能看看其安装目录的文件以及界面。安装文件不大,只有5.24M,安装目录的文件也不多,表情有58个,头像有28个(包括6个群头像)。
7.网络Hi是一款集文字消息、音视频通话、文件传输等功能的即时通讯软件,通过它您可以方便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并随时与好友联络感情。
同时有新闻表示,网络hi暂时处于内测阶段,大家可以到(http://im..com)上申请。
网络IM的出世,就目前而言即时通讯市场不会被立刻改变格局,对腾讯QQ和MSN而言一年内暂时不会有很大的冲击力。虽然如此,但腾讯和MSN也面临着未来网络IM发展壮大的威胁。而本人观点,网络推出IM目的在于为网络进军C2C市场做出提前准备, IM作为电子商务最有效的一种沟通工具,网络自然不可能使用其他企业的产品作为用户交流工具。另外还有一个推出IM的原因,那就是强化网络社区、网络贴吧用户群体的稳定性。粘性用户基础的建设也就是目前内测的“网络HI”即时通讯产品可以达到串联产品,整合用户的作用。如此一来,网络用户群体可以通过“网络HI”自由切换网络空间,网络贴吧,网络搜索来完成产品一系列的运作,达到活跃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