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通信原理
㈠ 手机和手机之间的通讯过程通过卫星吗
手机和手机之间的抄通讯是通过基袭站实现的,并不是通过卫星。手机通过无线信号与移动网的基站连接,基站再通过线缆与移动网络的其它网元连接。
调制技术将手机产生的信号转换为适宜无线传输的形式,将模拟信号抽样量化后,以二进制数字信号“1”或“0”对光载波进行通断调制,已调信号通过信道传送到接收端,在接收端经解调后恢复成原始基带信号。
(1)简明通信原理扩展阅读:
手机是通过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le,用户识别模块)接入通信网的,也就是说想用手机打电话得有一张SIM卡。SIM卡由运行商分配和管理,它是手机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唯一识别标志,其作用是寻址。每张SIM卡都绑定一个手机号。
手机号是由国家信息产业部一致规划的,最开始是10位,后来一致升级到11位,是世界上最长的电话号码。现在中国手机号首位数字都是“1”,其他10位能够产生100亿个号码。运营商对已注销或很久不用的号码,会收回使用。
㈡ 《通信原理》樊昌信第六版如何学习
需要的基础知识有这些:
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这些是学习通信原理的基本前提。
重新翻了下目录,第二章是确知信号,或者你说的可能是随机过程(因为你可能没把绪论算进去)。确知信号信号讲的是对确定信号(与之相对的是随机信号)的分析,如果这部分看不懂的话,那么你缺少的就是信号与系统的有关知识,例如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系统函数等,那么你就去看信号与系统,推荐看郑君里编著的,要明白什么是时域,什么是频域,搞清楚了才对信号在这两种域里的分析;如果是随机过程看不懂的话,那么就概率与统计没有学太好,其中必要的概率基础知识、随机过程的基础知识可以看看概率与统计的课本。再往其后就跟基础知识没有多大关系了,但是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对郑君里的教材而言,上册一定要看完。
除了书本之外,建议买通信原理配套的学习辅导书,是曹丽娜和樊昌信编著的,学校周边书店应该很容易买到。
具体要学多长时间能看完,这就要看你的基础和学习效率,以及每天花多长时间去看它。如果平均每天3-4个小时看的话,1个月能看完一遍,但仅仅能做到入门,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深入琢磨。如果已经在学校里上课跟老师学过一遍,会更快。
学习的方法,建议你先把握好那些必备基础知识,然后再看书,加学习辅导书,加做题,假若初次自学通信原理的话,第一遍当然会很模糊很多不明白,但通信原理需要明白整体概念的情况下才能去细致琢磨,比如为何做匹配滤波器?为何滤波器要设计成升余弦滚降滤波器?这些在你初步把书本看完一遍后,都能有个初步的了解,虽然会不太懂,然后再有了整体思路和框架概念的时候再细细追究之前没明白的问题就容易了。如果你是在校学生,那就更容易了,只需上课认真听,课后多与师生交流。但无论如何,切忌只看书,不动笔,公式要自己推导,习题要常做,多思考多问自己为什么,特别是那多么框图,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从中间抽个点出来自己能不能算出这个点波形或者频谱大概是什么样的。
㈢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图书信息
数字通信原理(电子与通信类) 书号: 14595 ISBN: 7-111-14595-X 作者: 沈其聪 主编 印次: 1-2 责编: 王保家 开本: 16 字数: 定价: ¥22.00 所属丛书: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装订: 平 出版日期: 2006-01-18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数字通信的特点、原理、应用及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 , 内容包括数字通信概论、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同步原理、差错控制编码等。
本书各章节在内容的安排和叙述上 , 根据数字通信的发展和实际教学的需要 , 力求做到物理概念清晰、理论推导简明、体系结构完整 , 重点介绍了数字通信主要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主要应用。
本书内容丰富 , 层次分明 , 文字简洁通畅 , 叙述深入浅出 , 重点突出 , 各章都配有适量的例题、思考题与习题。本书主要章节还结合现行GSM 移动通信系统 , 介绍了相关数字通信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本科生教学用书 , 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学生或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序
前言
第一章 数字通信概论
第一节 通信与通信系统
一、通信与通信系统的概念
二、通信系统的分类
三、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第二节 信息、信号与信道
一、信息、消息和信号
二、信号的分类及特征
三、信息量与信源熵,
四、信道的概念、分类与特点
五、信道噪声与信道容量
第三节 数字通信的特点及实际系统介绍
一、数字通信的特点
二、数字通信的发展
三、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第四节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一、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
二、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三、实际通信系统性能指标举例
第五节 数字通信研究的主要内容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第一节 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的基本原理
一、抽样定理的表述
二、信号的抽样与恢复,
三、带通信号的抽样
四、脉冲振幅调制(PAM——Pulse Amplitude Molation)
第二节 脉冲编码调制(PCM——Pulse CodeMolation)
一、PCM编解码原理
二、量化误差及其分析
三、非均匀量化
四、数字压扩技术
五、编码与解码
第三节 增量调制(AM编码)
一、增量调制的工作原理
二、增量调制的量化误差及其分析
三、PCM系统和△M系统抗噪声性能的比较
四、改进型增量调制介绍
第四节 其他实用的语音编码技术
一、概述
二、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 ——Adaptive 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lation)
三、线性预测编码(LPC Linear Predictive Coding)声码器
四、混合编码(改进型LPC声码器)
五、GSM系统的语音编/解码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牵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第一节 数字信号传输的基本理论
一、数字基带信号的表示及其功率谱
二、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
三、基带传输与码间串扰
第二节 基带传输的线路码型
一、基带系统对传输码型的要求
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
三、扰码与解扰
四、多进制数字基带信号
第三节 部分响应技术
一、部分响应波形
二、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第四节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一、信道噪声及于扰
二、误码率与信噪比
三、脉冲相位抖动
第五节 眼图与时域均衡
一、眼图
二、均衡的概念与分类
三、时域均衡的基本原理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 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
第一节 数字调制的概念与分类
一、数字调制的概念
二、数字调制的类型
第二节 二进制数字调制与解调
一、二进制振幅键控
二、二进制频率键控
三、二进制相位键控
四、三种基本键控方式的比较
第三节 多进制数字调制与解调
一、多进制振幅键控
二、多进制频率键控
三、多进制相位键控
四、正交振幅键控
第四节 几种新型数字调制方式
一、偏移四相相移键控(OQPSK)
二、最小频移键控(MSK)
三、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
四、π/4相对四相相移键控
(π/4DQPSK)
五、多载波调制技术
第五节 扩频调制
一、扩频数字通信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二、直接序列扩频(DS-SS)
三、跳频扩频(FH-SS)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第一节 最佳接收的概念与准则
一、最佳接收的含义
二、最佳接收的常用准则
第二节 确知信号的最佳接收
一、二进制确知信号最佳接收机
二、二进制确知信号最佳接收机的性能
三、多进制确知信号最佳接收机及性能
第三节 随相信号的最佳接收
一、二进制随相信号最佳接收机
二、二进制随相信号最佳接收机的性能
第四节 匹配滤波器
一、匹配滤波器的原理
二、匹配滤波器在最佳接收中的应用
第五节 实际接收机与最佳接收机的比较
第六节 基带系统的最佳化
一、最佳基带传输系统的结构
二、最佳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 同步原理
第一节 同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第二节 载波同步
一、直接法
二、插入导频法
三、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
第三节 位同步
......
㈣ 电话和手机通话原理
电话通信是通过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并利用“电”这个媒介来传输语言的一种通信技术。两个用户要进行通信,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将两部电话机用一对线路连接起来。
手机通过无线信号与移动网的基站连接,基站再通过线缆与移动网络的其它网元连接。其采用了蜂窝覆盖的技术,蜂窝覆盖的最大好处是频率可重复使用,从而非常有效地节约频率资源。
(4)简明通信原理扩展阅读:
任何通信行为,都可以看成是一个通信系统。而对于一个通信系统来说,都包括以下三个要素:信源、信道和信宿。
不管是有线还是无线,传输的都是电磁波——在有线电缆中,电磁波是以导行波的方式传播,而在空气(真空)中,电磁波是以空间波的方式传播。
同时,通信系统传输的都是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的常用调制方式,就是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还有正交幅度调制(Q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