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量子通讯需要光模块吗

需要的。光模块是连接虚拟现实和量子通信的血脉。先说虚拟现实:为何虚拟现实技术很早就有了,到现在才想普及,就是因为以前网速达不到,自从有了4G之后网速加快,虚拟现实技术才有可能发挥。现在看来由于VR技术门槛较高,4G网速根本不够,需要5G网络支撑。乐观估计需要到2019年。由于5G速度快、延迟短的优势,VR虚拟现实应用才有用武之地。所以说,没有光模块搭建的5G就没有虚拟现实的大量普及应用。如果虚拟现实应用想在全世界普及,那就得在全世界搭建5G网络,所以最先受益的还是光模块。
再说量子通信:远程量子保密通信系统,包括由量子信道和高速光模块信道连接A 用户终端与B 用户终端的量子保密通信系统,其特点是由量子信道和高速光模块信道连接A 用户终端与B 用户终端的链路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中继站,中继站由上一级系统的接收端和下一级系统的发送端组成,接收端由量子信道和高速光模块信道与A 用户终端或上一级系统的发送端连接;发送端由量子信道和高速光模块信道与B 用户终端或下一级系统的接收端连接,A 用户终端由量子信道和高速光模块信道串接至少一个以上的中继站后与B 用户终端连接,实现超长距离的量子保密通信。
它通过对多个点对点量子密钥分发设备进行连接和整合,利用高速光模块数据交互的办法实现保密中继,从而突破了单系统的安全通信距离限制,而且整个过程中的数据交换和流程控制均由FPGA 自动完成,确保量子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可以说光模块就是量子通信的血脉,是实现量子通信的保密中继。今年底,全球第一条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将建成并验收。2025~2030年,覆盖全国的量子通信网络也有望建成。这得需要多光模块。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世界领先,今年7月中国发射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将量子通信产业化。这也必将带动发达国家量子通信产业化的热潮,也必将带动光模块的几何式增长。
武汉恒泰通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光通信发源地—“武汉·中国光谷”,是专业从事光模块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球领先的光电产品提供商。产品应用领域行业广泛,涉及移动通信网络、云计算数据中心、宽带光纤接入、轨道交通、安防监控、智能电网等多个领域,均属于国家战略性重点支持发展的朝阳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公司产品线丰富,有500多种光模块,产品涵盖155M/1.25G/2.5G/3G/4.25G/6G/10G/40G/100G全速率、封装有1x9/SFP/SFP+/XFP/X2/XENPAK/QSFP/CWDM/PON/CABLE光缆等。

② 量子通信的速度是多少

量子通信的速度是不可知的,或者说不确定。因为所谓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回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答型的通讯方式,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

光量子通信主要基于量子纠缠态的理论,使用量子隐形传态(传输)的方式实现信息传递。根据实验验证,具有纠缠态的两个粒子无论相距多远,只要一个发生变化,另外一个也会瞬间发生变化,利用这个特性实现光量子通信的过程如下:事先构建一对具有纠缠态的粒子,将两个粒子分别放在通信双方,将具有未知量子态的粒子与发送方的粒子进行联合测量(一种操作),则接收方的粒子瞬间发生坍塌(变化),坍塌(变化)为某种状态,这个状态与发送方的粒子坍塌(变化)后的状态是对称的,然后将联合测量的信息通过经典信道传送给接收方,接收放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坍塌的粒子进行幺正变换(相当于逆转变换),即可得到与发送方完全相同的未知量子态。

③ 量子通讯的几个问题

1. 理论上没有通讯距离的限制,当然距离越长工程上的挑战越大, 因为保持量子比特处于相干状态是很困难的,有时就算最好的电磁屏蔽、真空、超低温的环境下,量子信息还是会在很短的距离下因退相干而失效。目前实验室能达到的最长距离大约是十几公里,介质是受环境影响很小的偏振光子。
2. 理论上也没有带宽的限制, 就好比你问光通信有没有带宽限制,答案是没有,但光通信具体的通信标准比如GPOM, 就有了。 目前还没有量子通讯的技术标准,而且量子通讯目前也只能用于加密, 必须使用传统信道传输密钥,而且加上在传输过程中的退相干效应, 理论上带宽是要低于和它匹配的传统信道的。
3,这个无从谈起,根本就没有实验室以外的交换协议标准。在实验室里,光量子的两路交换模型都是一个挺复杂的课题。
4,其实只要信息的通道能成功双向传输量子信息,那理论上就可以是双工通信, A和B可以都配备一套发送和接受设备就可以了。
5,量子通讯的一个特点是信息只能被提取一次,和其他人有没有设备没关系, 因为处于叠加状态的量子比特被观察一次后就坍塌了,所以就算它被别人截获了, 你也能及时发现。
6,强调目前量子通信就算在理论上也只能应用于加密,如果商用的话,安流量收费,包月88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