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光缆作用
Ⅰ 光纤电缆的原理和作用是什么
光纤电缆(optical fibre cable)是一种通信电缆,由两个或多个玻璃或塑料光纤芯组成,这些光纤芯位于保护性的覆层内,由塑料PVC外部套管覆盖。沿内部光纤进行的信号传输一般使用红外线。
光纤电缆的原理:
光纤传输基于可用光在两种介质界面发生全反射的原理。突变型光纤,n1为纤芯介质的折射率,n2为包层介质的折射率,n1大于n2,进入纤芯的光到达纤芯与包层交界面(简称芯-包界面)时的入射角大于全反射临界角θc时,就能发生全反射而无光能量透出纤芯,入射光就能在界面经无数次全反射向前传输。原来当光纤弯曲时,界面法线转向,入射角度小,因此一部分光线的入射角度变得小于θc而不能全反射。但原来入射角较大的那些光线仍可全反射,所以光纤弯曲时光仍能传输,但将引起能量损耗。通常,弯曲半径大于50~100毫米时,其损耗可忽略不计。微小的弯曲则将造成严重的“微弯损耗”。
光纤电缆的作用:
光纤通信与电波通信相比,光纤通信能提供更多的通信通路,可满足大容量通信系统的需要。 光导纤维一般由两层组成,里面一层称为内芯,直径几十微米,但折射率较高;外面一层称包层,折射率较低。从光导纤维一端入射的光线,经内芯反复折射而传到末端,由于两层折射率的差别,使进入内芯的光始终保持在内芯中传输着。光的传输距离与光导纤维的光损耗大小有关,光损耗小,传输距离就长,否则就需要用中继器把衰减的信号放大。用最新的氟玻璃制成的光导纤维,可以把光信号传输到太平洋彼岸而不需任何中继站。 在实际使用时,常把千百根光导纤维组合在一起并加以增强处理,制成像电缆一样的光缆,这样既提高了光导纤维的强度,又大大增加了通信容量。
Ⅱ 光缆是干什么的 主要作用
光纤是以光脉冲的形式来传输信号,以玻璃或有机玻璃等为网络传输介质。它由纤维芯、包层和保护套组成。
光纤可分为单模(Single Mode )光纤和多模(Multiple Mode)光纤。
单模光纤只提供一条光路,加工复杂,但具有更大的通信容量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多模光纤使用多条光路传输同一信号,通过光的折射来控制传输速度。
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光纤有以下几类
(1)8.3pm芯/125pm外壳,单模;
(2)62.5um芯/125um外壳,多模;
(3)5OPm芯/125pm外壳,多模;
(4)loopm 芯/140pm外壳,多模。
光缆之所以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传输带宽非常宽,通信容量很大;
(2)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特别适用于长距离传输;
(3)抗雷电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4)保密性好,不易被窃听或截取数据;
(5)体积小,重量轻;
(6)误码率低,传输可靠性高;
(7)价格正在不断下降。
Ⅲ 通讯光缆是干嘛的
光纤与传统的对称铜回路及同轴铜回路相比较,其传输容量大得多;衰耗少;传输距离长;体积小;重量轻;无电磁干扰;成本低,是当前最有前景的通信传输媒体。
通讯光缆在结构上与电缆主要的区别是光缆必须有加强构件去承受外界的机械负荷,以保护光纤免受各种外机械力的影响。
通讯光缆正广泛地用于电信、电力、广播等各部门的信号传输上,将逐步成为未来通讯网络的主体,光纤光缆等相关的我们工程布线一般用菲尼特的。
Ⅳ 为什么光缆在国际通信中那么重要
1993年10月15日,总长4700千米的世界最长光缆纵贯神州,在京正式开通。这是我国目前最长的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一条光缆干线。那么,为什么光缆在通信中非常重要?
海底光缆铺设在海底,用以建立国家之间的电信传输。不光在海底有海底光缆,在陆地上也铺设有大量的光缆。这些光缆把世界各国的网络和电话网连接在了一起。于是,我们就能在家里方便地访问世界各国的网络或拨打国际长途电话了。由于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约有71%的表面积被海洋所占据。所以我们铺设的大部分光缆都在海底。
在大海底部,生态环境复杂,海洋生物众多,为了保证海底通信的可靠性,就要选择一种适当的传输介质。光纤传输就成了一种很好的选择。光纤传输具有能量损耗少、传输能力强、抗干扰性强、安全性能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所以在长距离传输和特殊环境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光纤通信中几乎感受不到时间延迟。海底光缆的设计寿命为持续工作25年。海底光缆通常埋在海床下1~2米深的地方。但是由于海床不是很规则,光缆有时候免不了会露出来。渔船下锚和使用拖网捕鱼时都可能将光缆毁坏,因此,在海底有光缆通过的地方被划作禁止抛锚区,不许船只停靠。
由于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光缆中传输的信息也越来越多。除了我们通常的电话、电报、传真以外,现在大量传输的还有电视信号、银行汇款、股市行情等一刻也不能中断的信息。
一根光缆由多根光纤组成。单根光纤的传输速率已由当初的140兆比特/秒发展到了今天的2.5吉比特/秒。光纤的传输速率则远高于铜线传输速率。光纤具有较大的信息容量而且其稳定性较高,光缆对诸如无线电、电机或其他相邻电缆的电磁噪声具有较大抗干扰能力。
就当前的技术发展来看,光缆是当今世界上已知传输能力最强大的通信载体。以中国第一条海底光缆为例,它从上海浦东新区至日本九州宫崎,全长1252千米,于1993年12月正式开通。这条海底光缆系统通信总容量达7560条通话电路,相当于建于1976年的中日海底同轴电缆容量的15倍以上。这一海底光缆的开通,使得当时中国的国际通信能力增长了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