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通讯形式
⑴ 现在我们的通讯方式都有哪些分别有哪些特点
手机打电话,固定电话,短信,网络通信,如QQ,微信,还有网络模拟电话,当然,还有写信等。
手机打电话优点是随身携带,方便通话,不过话费有点高。
而且有时可能面临没信号
而固定电话,特别是不会没信号,相对与手机,是很廉价的,可惜,不能携带。
短信信号与通话信号同步,而短信特点是不怕听不清楚或者听错,当然写错可能性也是有的。不过,短信联系通讯比较慢,资费也不低。
网络通讯是现在的主流
比如,网络语音对话等。
只需要流量,有WIFI地方就能语音对话,随着WIFI随处可见,网络语音成为主流。
而聊QQ微信等,也极方便
不过,网络通讯不好的一点是,对信号要求较高。
而且可能因为软件关闭而未接受信息
写信方式流传之久,虽然不比以前,但是扔未被淘汰,例如,签约,书稿,等多种方式,很多为了方便亦需要书信方式。
而书信方式,优点可能是,不像其他方式,通讯内容不易被盗取。当然,也可能过程被拦截。
⑵ 通讯稿格式是什么
1、标题:举行XXXX活动通讯稿(例:舟山医院活动通讯稿)
2、第一段: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清楚(由什么主办)
3、第二段:正文(开展的内容事项)
4、署名: XXX部XXX(姓名)
5、日期
(2)个人通讯形式扩展阅读:
通讯稿的写作要求:
一、主题要明确。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
二、材料要精当。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三、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就是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当然,写人离不开写事。离开事例、细节、情节去写人,势必写得空空洞洞。
四、角度要新颖。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
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
若能精心选取最佳角度去写,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写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⑶ 通讯方式和特点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 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通讯特征概括如下:
1.报道详细深入。这是区别于消息的一个显著特点,要对事件的来龙去脉、重要环境,背景做具体描写。
2.注重思想意义。报道那些人们普遍关心的。有现实意义的题材,还讲究主题的开掘。
3.强调形象说话。不仅用事实说话,还要有情节、有联想,用形象说话。
4.突出评论性。思想观点,一目了然,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5)议论色彩较浓。
(3)个人通讯形式扩展阅读: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比消息更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经验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通讯与消息都是新闻的主要文体,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求具有严格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不同之处是:
1、选择不同,消息选择广泛,可大可小。通讯要选择含量较大的真实典型材料。
2、表述详略不同,消息的内容表述简单概括。通讯内容表述比较复杂详尽,讲究场面和细节描写。
3、表达方式不同,消息多用叙述,而通讯在叙述的基础上,还要运用描写、议论、抒情手段。
4、结构不同,消息有固定的结构形式。通讯的结构与一般记叙文章相同,某本上按时间、逻辑及二者结合的顺序安排结构。
通讯种类:
(1)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2)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⑷ 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
消息与通讯是新闻写作的两大主要文体。在消息之外,各种传媒采用最多的另一种体裁就是通讯。简单地说,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深刻、更详尽、更生动的新闻体裁,优秀的通讯作品可以在读者中产生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许多模范人物的事迹最早就是靠通讯这种文体广泛传播的。
第一节通讯的含义、特点
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一、同题消息和通讯的比较
项目消息通讯
从内容上看简略单纯详细丰富
从形式上看程式性强创造性强
从写作技巧上看手法简单手法多样
从风格上看朴实无华富有文采
从时效上看迅速及时不追求时效
第三节通讯的作用
通讯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新闻细节
消息把国内国外、各行各业的有价值的新闻都作了报道,保证了新闻的全面性。通讯提供更多、更详细的细节,以满足读者了解详情的要求。
二、使新闻具有感染心灵的艺术品格
通讯和消息的本质区别在于消息是概括的实用性的反映,而通讯是详细的在实用的基础上还有些审美化的反映。通讯是有文学性的,一方面具有形象性,一方面具有情感性。有了一定的文学性,形象感强了,感染力强了,阅读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就某些题材而言,具有艺术品格的通讯要比消息更感人。
三、在消息不能有所作为的地方发挥作用
有一些有价值的新闻题材,不适合写成消息。因为消息是以新闻事件为基本内容的,而有些新闻是非事件性新闻。
例如,一个平平常常的劳动者,在平平常常的一天之中度过,这其中有没有新闻呢?按过去的眼光来看,没有新闻,可是在现代记者的眼中,它很可能是有价值的新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中的“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第二节人物通讯
通讯有许许多多名目,如:特写、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记者来信、新闻小故事等等。人物通讯作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新闻载体尤其引人注目。
一、人物通讯的含义和类型
人物通讯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
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教育读者的目的。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的普通人。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趋向。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1.传记式
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2.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
3.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二、人物通讯的写作
(一)、请谁来当“新闻人物”
选择人物,要注意如下标准:
1.能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
2.有能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
3.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4.人物有鲜明的个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现人物的常用手法
1.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异点
2.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3.借他人之口刻划人
4.借景写人
第三节通讯结构的意义和原则
通讯的结构形态多种多样,不像消息那样有既成的模式。本章介绍通讯结构的意义和原则,通讯结构的常见形态,并分别阐述通讯结构的三个要件:标题、开头、结尾。通讯的主体,则在后面有更详细的介绍。
通讯写作,在结构上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结构要服从主题的需要
二、首尾圆合,文情畅达
结构的主要环节无非是开头、结尾;层次、段落;线索、脉络;主次、详略。所谓首尾圆合,文情畅达,是说文章首尾要呼应,中间的主体部分不得无故残缺,线索脉络的设置精当,主次详略的搭配完美,文气畅通,浑然一体。
三、新颖活泼,不拘一格
通讯的结构要巧妙,要新鲜,要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为此,作者“在落笔之先,必经营惨澹”。在通讯的写作中,结构的安排大概是通讯最具创造性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