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谁能推荐几本关于通信类的书啊

你好,我知道这3种,第一种,是看书的书两是,本通信原理的经典教材是国防工业出版社的 樊昌信等主编的《通信原理(第5版)》
数字通信的经典教材是电子工业出版社的 (美)John G.Proakis所著的 张力军 张宗橙 郑宝玉等翻译的 《数字通信(第4版)》 第2种看参考书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线路设计》 中国电力出版社
《电网通信技术》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电力系统通信与网络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
第3种是自学的:
不过按照通信工程的本科生的学习科目来看大概是这样一个过程:
1.基础课 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分析》
2.专业基础课《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3.专业课《通信原理》《无线通信》《通信网》《交换网络》等等等等

如果GPSGPS导航电文解调设计较多的信号知识,自然信号的功底可以,那么可以直接看《通信原理》;否则,《信号与系统》将是你的必经之路。这是一门很有深度,也有魅力的课程哦~ 推荐清华大学郑君里教授的《信号于系统》,或者MIT奥本海默的《信号与系统》,都是很不错的教材。那些粗制滥造的教材,建议不要随便用,切身体会啊!
专门讲基带传输是《通信原理》的一大章,推荐樊昌信教授写的《通信原理》(第六版)
通俗易懂,且配套教案,习题解答都很全,相信会给你的学习带来很大方便。
希望能帮上你,你也可以看一下别人的回答,希望你学有所成,我也在学啊!改天我们讨论一下...........

B. 通信基础知识推荐书籍

推荐一本书,《通信行业求职宝典》,里面有详细介绍
包括通信业的各个细分行业,基础的行业知识、历史等

通信行业求职宝典:猎头视角

作者:魏小康、董敏、梁靖

下面是《通信行业求职宝典:猎头视角》一书的三级目录
第一部分 求职与通信行业
第1章 通信行业求职概述
1.1应届生求职
1.1.1求职怪状
1.1.2怎么办
1.1.3求职准备
1.2通信行业发展史
1.3通信行业就业前景
1.3.1产业结构与就业
1.3.2世界通信业发展与中国制造的崛起
1.3.3中国制造的崛起与中国通信业的就业变迁
1.3.3企业招聘的变迁
1.3.4 其它
1.4 通信行业求职概述
1.5 简历篇
1.5.1简历筛选
1.5.2 简历应该包含的内容
1.5.3 简历制作注意事项
1.5.4 简历实战
1.5.5 简历投递
1.6 求职信
1.7 笔试篇
1.7.1 笔试考察内容
1.7.2 笔试注意事项
1.8 面试篇
1.8.1 面试的类型
1.8.2 面试的形式
1.7.3 面试内容
1.7.4 面试注意事项
1.9 男女着装
1.9.1 男士着装
1.9.2 女士着装
1.10 待遇篇
1.10.1 基本工资
1.10.2 奖金
1.10.3 差补
1.10.4 午餐、交通、通信费等常见补助
1.10.5 四险一金
1.10.6 其他现金收入
1.10.7 非现金待遇
1.11 论Offer的取舍
第2章通信行业分析
2.1 通信产业产业链分析
2.2 电信运营商
2.2.1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2.3 新联通
2.2.4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
2.3 通信设备制造商
2.3.1 通信设备制造商概述
2.3.2 接入设备商
2.3.3 移动通信设备商
2.3.4 数据通信设备商
2.3.5 传输设备商
2.3.6 交换设备商
2.3.7仪表厂商
2.3.8 其他
2.4 支撑系统
2.5 工程规划设计、监理与安装企业
2.5.1 行业概述
2.5.2 工程规划设计企业
2.5.3 工程监理企业
2.5.4 工程安装企业
2.6 终端制造企业
2.6.1 概述
2.6.2 手机制造企业
2.6.3 其他终端制造与设计企业
2.7 增值业务领域
2.7.1 CP
2.7.2 SP
2.8其他
2.8.1 政府机关
2.8.2 媒体和出版单位
2.8.3 其他行业的信息支撑业务
2.8.4 系统集成商
2.8.5 外包公司
第3章 电信运营商求职指南
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求职指南
3.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求职概述
3.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组织架构
3.1.3 地市公司各部门和岗位分析
3.1.4 员工收入分析
3.1.5 求职移动
3.2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求职指南
3.2.1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求职概述
3.2.2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组织架构
3.2.3 地市公司各部门的岗位分析
3.2.4 员工收入分析
3.2.5 求职电信和网通
3.3 新联通求职指南
3.3.1 新联通求职概述
3.3.2 新联通组织架构
3.3.3 地市各部门的岗位分析
3.3.4 员工收入分析
3.3.5 面试与笔试
第4章 电信设备制造商求职指南
4.1概述
4.1.1 通信厂商内部工作流程概述
4.1.2 通信厂商内部岗位概述
4.1.3 大型厂商组织结构
4.1.4 中小型厂商组织结构
4.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4.2.1 公司介绍
4.2.2 组织机构
4.2.3 招聘概述
4.2.4 笔试和面试
4.2.5 薪资与福利
4.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4.3.1 公司介绍
4.3.2 组织结构
4.3.3 招聘概述
4.3.4 笔试和面试
4.3.5 薪资与福利
4.4 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
4.4.1 公司介绍
4.4.2 组织结构
4.4.3 招聘概述
4.4.4 笔试和面试
4.4.5薪资与福利
4.5 思科中国
4.5.1 公司介绍
4.5.2 组织结构
4.5.3 招聘概述
4.5.4笔试和面试
4.5.5 薪资与福利
4.6 北电网络有限公司
4.6.1 公司介绍
4.6.2 组织结构
4.6.3 招聘概述
4.6.4 笔试和面试
4.6.5 薪资与福利
4.7 摩托罗拉公司
4.7.1 公司介绍
4.7.2 组织结构
4.7.3 招聘概述
4.7.4 笔试和面试
4.7.5 薪资与福利
4.8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4.8.1 公司介绍
4.8.2 组织结构
4.8.3 招聘概述
4.8.4 笔试和面试
4.8.5 薪资与福利
4.9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4.9.1 公司介绍
4.9.2组织结构
4.9.3招聘改书
4.9.4笔试和面试
4.9.5薪资与福利
4.10 Elektrobit集团
4.10.1 公司介绍
4.10.2组织结构
4.10.3招聘概述
4.10.4笔试和面试
4.10.5 薪资与福利
4.11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4.11.1 公司介绍
4.11.2 组织结构
4.11.3 招聘概述
4.11.4 笔试和面试
4.11.5 薪资与福利
4.12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4.12.1公司介绍
4.12.2组织结构
4.12.3招聘概述
4.12.4笔试和面试
4.12.5薪资与福利
4.13 阿尔卡特朗讯科技公司
4.13.1 公司介绍
4.13.2 组织结构
4.13.3 招聘概述
4.13.4 笔试和面试
4.13.5 薪资与福利
4.14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4.14.1 公司介绍
4.14.2 组织结构
4.14.3 招聘概述
4.13.4 笔试和面试
4.14.5 薪资与福利
第5章 工程规划设计、监理安装与建设公司求职指南
5.1 规划设计院求职指南
5.1.1概述
5.1.2 部分规划设计院介绍
5.1.3 岗位分析
5.1.4 求职指南
5.2 监理类公司
5.2.1 概述
5.2.2 部分监理公司介绍
5.2.3 岗位分析
5.2.4 求职指南
5.3 工程安装与建设类公司
5.3.1 概述
5.3.2 部分工程公司简介
5.3.3 岗位分析
5.3.4 求职指南
5.4补充
第6章 其他
6.1增值业务公司求职指南
6.1.1概述
6.1.2岗位分析
6.1.3招聘概述
6.1.4待遇概述
6.2 手机制造公司求职指南
6.2.1 概述
6.2.2 岗位分析
6.2.3 招聘概述
6.2.4 待遇概述
6.3 通信媒体出版行业求职指南
6.3.1 媒体行业求职综述
6.3.2 媒体行业笔试和面试
6.3.3 出版行业求职综述
6.3.4 出版行业笔试和面试
6.4 其它行业信息支撑部门求职指南
6.5 外包公司求职指南
6.5.1 外包公司概述
6.5.2 部分外包公司求职介绍

第二部分 通信行业专业知识
第7章 通信概述
7.1 通信发展史
7.2 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7.2.1 通信系统的组成
7.2.2 通信系统的分类
7.3 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7.4 相关试题分析
第8章 传输网
8.1 传输网的基本概念
8.2 光同步数字传输网
8.2.1 PDH和SDH
8.2.2 SDH网的概念
8.2.3 SDH网的结构
8.2.4 SDH网的规划和组网
8.3 相关试题分析
第9章 交换网
9.1 交换网概述
9.2 电路交换
9.3 分组交换
9.4 帧中继
9.5 ATM
9.5.1 ATM的基本概念
9.5.2 ATM的特点
9.5.3 ATM网络
9.6 IP交换
9.6.1 IP交换的基本概念
9.6.2 IP交换的协议及模型
9.6.3 IP交换机的构成及工作过程
9.7 光交换
9.7.1 光交换的基本概念
9.7.2 光交换的特点及方式
9.7.3 光交换原理
9.8 相关试题分析
第10章 接入网
10.1 接入网概述
10.1.1 接入网的定义和界定
10.1.2 接入网的功能结构和分层模型
10.1.3 接入网的接口
10.1.4 接入网的特点和分类
10.2 有线接入技术
10.2.1 xDSL接入技术
10.2.2 光纤接入技术
10.2.3 HFC接入技术
10.3 无线接入技术
10.3.1 WLAN技术
10.3.2 WiMAX技术
10.4 相关试题分析
第11章 移动通信系统
11.1 移动通信概述
11.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11.2.1 GSM/GPRS系统
11.2.2 IS-95 CDMA系统
11.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11.3.1 3G发展情况概要
11.3.2 UMTS/WCDMA系统
11.3.3 CDMA2000系统
11.3.4 TD-SCDMA系统
11.4 B3G/4G演进
11.4.1 B3G/4G演进趋势
11.4.2 HSPA:HSDPA和HSUPA
11.4.3 LTE及AIE
11.4.4 B3G/4G关键技术
11.5 相关试题分析
第12章 网络运营支撑系统
12.1 信令网
12.1.1 信令概述
12.1.2 No.7信令系统
12.1.3 No.7信令网
12.2 同步网
12.3 网络管理系统
12.3.1 网络管理概述
12.3.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12.3.3 公共管理信息协议
12.3.4 电信管理网
12.3.5 网络管理的发展趋势
12.4 相关试题分析
第13章 数据通信
13.1数据通信概述
13.2数据通信的研究内容
13.3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13.4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3.4.1 可靠性指标
13.4.2 有效性指标
13.5数据传输的主要技术
13.5.1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
13.5.2多路复用技术
13.5.3交换技术
13.5.4差错控制技术
13.6相关试题分析
第14章 网络规划及优化
14.1 网络规划
14.1.1 计算机网的网络规划
14.1.2 电信网的网络规划
14.2 网络优化
14.3 相关试题分析
第15章 通信业务
15.1 基本业务
15.2 增值业务
15.3 VoIP
15.4 WAP
15.5 IPTV
15.6 相关试题分析
第16章 下一代网络
16.1 NGN概述
16.1.1 NGN的定义和特征
16.1.2 NGN的业务和协议
16.1.3 NGN的功能分层结构
16.1.4 NGN的主要技术
16.2 软交换
16.2.1 软交换概述
16.2.2 软交换的功能和协议
16.2.3 基于软交换的NGN
16.3 IMS
16.3.1 IMS概述
16.3.2 IMS体系结构和功能
16.3.3 基于IMS的NGN
16.4 网络融合
16.4.1 网络融合概述
16.4.2三网融合
16.4.3 固定移动网络融合
16.5 相关试题分析
第三部分 试题透析与讲解
第17章 概述
第18章 专业能力考核
18.1 概述
18.2通信专业知识
18.2.1概述
18.2.2推荐书籍
18.2.3笔试和面试题
18.3 C/C++
18.3.1 概述
18.3.2 推荐书籍
18.3.3 笔试和面试题
18.4 Java
18.4.1 概述
18.4.2 推荐书籍
18.4.3笔试和面试题
18.5 数据结构与算法
18.5.1概述
18.5.2推荐书籍
18.5.3笔试和面试题
18.6数据库类
18.6.1概述
18.6.2推荐书籍
18.6.3笔试和面试题
18.7测试类题目
18.7.1概述
18.7.2 推荐书籍
18.7.3笔试和面试题
第19章 智商测试
第20章 综合能力考核
20.1 概述
20.2 针对求职者个人的问题
20.2 观点称述类题目
20.3 情景类题目
20.3.1 单面试题
20.3.2 群面试题
20.4 开放性问题
第21章 职业性格测试
21.1 概述
21.2 MBTI职业性格测试
第22章 其它测试
22.1 英语测试
22.2 公务员考试
22.2.1概述
22.2.2公务员考试笔试
22.3 提问

第四部分 求职热点问题
第23章 概述
第24章 三方协议、户口及档案
24.1 毕业生就业流程及三方协议
24.1.1应届毕业生就业流程
24.1.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24.1.3签署三方协议注意事项
24.2 户口
24.2.1户口及户籍制度的历史
24.2.2户口对个人的作用
24.2.3户口迁移
24.2.4北京市户口的办理
24.2.5上海市户口的办理
24.2.6其它
24.3 档案
24.3.1档案制度介绍
24.3.1毕业后迁移档案
24.3.3其它
第25章 体检
25.1 国家相关政策及规定
25.1.1 国家相关法规
25.1.2 常用体检标准
25.2体检内容
25.3体检的注意事项
25.4其它
第26章 认证
26.1 常见的认证种类
26.1.1 通信、IT类
26.1.2 外语类
26.1.3 其它
26.2 对认证考试的看法
第27章 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
27.1 七彩生活
27.2 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的工作生活
27.2.1 一线城市
27.2.2 二线城市
27.2.3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规律
27.3 如何取舍
第28章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
28.1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优劣势
28.1.1 大企业的优劣势
28.1.2 大企业的优劣势
28.2 如何选择
28.2.1 概述
28.2.2 大型企业
28.2.3 中小企业
28.2.4 如何取舍
第29章 防止受骗
29.1 常见求职陷阱
29.1.1 薪酬陷阱
29.1.2 试用期陷阱
29.1.3 骗取金钱
29.1.4 直销、保险
29.2 培训与就业
第30章 论“先就业再择业”
30.1 先就业再择业的难度
30.2 如何先就业再择业
第31章 违约

附录 A 参考文献及网站
附录B 常用资源一览表

C. 卫星通信的相关图书

版权信息
书名:卫星通信
作者:夏克文甘仲民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ISBN: 9787560621401
开本:16开
定价:21.00 元
内容简介
《卫星通信》主要内容包括卫星通信概述、卫星通信基本技术、卫星通信链路设计、卫星通信网和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全书内容精练,系统性强,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简化了理论推导,精简了通用技术的篇幅,突出应用性知识,并且介绍了最新的卫星通信技术成果;习题丰富且具有启发性。
《卫星通信》是采用全国招标的形式,通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电子与通信类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专家评审会评审选定的,可作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图书目录
第1章卫星通信概述
第2章卫星通信基本技术
第3章卫星通信链路设计
第4章卫星通信网
第5章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参考文献
…… 书名:卫星通信
作者:[美]普拉特等著
出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1-1
字数:778000
页数:536
I S B N :9787505392274
定价:54.00
编辑推荐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的主要对象是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以及信息工程等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也可作为跨专业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是一本介绍卫星通信原理、技术和系统的基础性教材,包括卫星移动通信的内容,同时对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因特网业务及宽带综合业务的特殊问题和技术进行了讨论。书中还 列举了当前正在运行的一些典型的卫星通信系统。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卫星通信的一本最新且权威的著作。全书共分为11章,4个附录,内容涉及轨道力学与发射台、人造卫星、人造卫星链路设计、卫星链路的调制与多路技术、多路存取、数字卫星链路误差控制、传播效果及其对卫星地球链路的影响、VSAT系统、低地球轨道与非同步卫星系统、直接广播卫星电视与无线电通信、卫星导航与全球定位系统等。
全书内容结构合理,反映了卫星通信的前沿技术。可作为大专院校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Timothy Pratt:弗吉尼亚技术学院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他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得电气工程硕士与博士学位,并在英国及美国教授通信课程。其研究领域包括卫星通信、定位以及航空电子设备等;此外,他也是IEEE高级会员及IEE(London)的会员。
图书目录
第1章简介
第2章 轨道力学与发射台
第3章卫星
第4章 卫星链路设计
第5章卫星链路的调制与多路技术
第6章 多路存取
第7章数字卫星链路误差控制
第8章 传播效果及其对卫星地球链路的影响
第9章VSAT系统
第10章 低地球轨道与非同步卫星系统
第11章直接广播卫星电视与无线电通信
第12章 卫星导航与全球定位系统
附录A 通信工程中的分贝
附录B 模拟电话传输
附录C 误差函数erfc(x)和函数Q(z)
附录D 简单衰减模型
术语表
索引

D. 关于通信技术的书籍

张辉曹丽娜的《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樊昌信曹丽娜的《通信原理》
吴大正的《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
谭浩强《C程序设计》
《c++ primer》

这些基本都是通信必学的

E. 光纤通信的同名图书

同名图书信息
书 名:光纤通信作者:聂兵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
ISBN: 9787564025731
开本:16开
定价:2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讲述了光纤通信的基本理论和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光纤(光缆)结构、类型与传输特性,光纤的连接;光无源器件原理与应用;光源、光源调制与光发送机原理和性能指标;光检测器原理,光接收机的组成、原理和性能;光放大及其应用;SDH体系和数字光纤传输系统设计与性能指标;波分复用的原理与技术;SDH传送网,光传送网(OTN),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光城域网技术,光接入网结构与应用等。
本书力求在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应用、设计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信息,可以作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光电信息工程等相近专业的本科教学用书和光纤通信的技术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一般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
第2章 光纤光缆
第3章 光无源器件
第4章 光源与光发送机
第5章 光检测器与光接收机
第6章 光放大器
第7章 SDH与数字光纤传输系统
第8章 光波以分复用
第9章 光网络
参考文献
同名图书信息
书 名:光纤通信
作者:卜爱琴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ISBN: 9787303103300
开本:16开
定价:26元
内容简介
《光纤通信》共分10章:第1章介绍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光纤通信的基本组成、光纤通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第2章介绍光纤的结构和分类、光纤的导光原理、光纤的损耗和色散特性、光缆的结构和种类以及光缆的型号。第3章介绍光缆线路的敷设、光纤光缆的接续与成端、光缆线路的测试以及光缆线路的维护。
目录
第4章介绍光源器件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工作特性。
第5章介绍光电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工作特性。
第6章介绍无源光器件的种类、作用、主要性能及应用。
第7章介绍PDH光传输系统,包括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指标,光中继器和光放大器的组成与应用、光纤通信常用线路码型及中继距离的计算。
第8章介绍SDH的基本概念、速率与帧结构,SDH的同步复用与映射原理、SDH开销、SDH设备的逻辑功能描述、SDH传送网与自愈网、SDH网同步、网络传输性能及华为OptiX OSN 2500光传输设备。
第9章介绍光波分复用系统,包括密集波分系统(DWDM)的概念和特点,DWDM的基本类型、DWDM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华为OptiX BSW 320GDwDM设备。
第10章介绍光纤通信实训,包括光纤与光缆的接续、光缆交接箱与ODF架的成端、0TDR的使用与光纤的测试、光纤通信系统误码的测试、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性能参数的测试及SDH设备的维护。
同名图书信息
光纤通信
作者:刘世安,彭小娟主编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
开本:16开
I S B N :9787121100239
定价:¥29.00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光纤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光纤和光缆、光纤通信的基本器件、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光纤通信系统与设计、SDH技术、波分复用技术、光纤通信新技术和光纤通信常用仪表,在相关章节附有实验实训内容。
本书紧扣行业标准和规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通信、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光纤通信技术培训用书,并可作为技能鉴定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光纤通信概论
第2章 光纤和光缆
第3章 光纤通信的基本器件
第4章 光发送机和光接收机
第5章 光纤通信系统与设计
第6章 SDH 技术
第7章 波分复用技术
第8章 光纤通信新技术
第9章 常用光纤通信仪表
同名图书信息
作者:刘增基书 名:光纤通信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
ISBN: 7560610290
开本:16开
定价:23元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光纤和光缆的结构和类型,光纤的传输原理和特性,光纤特性的测量;光源、光检测器和光无源器件的类型、原理和性质;光端机的组成和特性;数字光纤通信系统(PDH和SDH);模拟光纤通信系统,包括副载波复用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的若干新技术,如光纤放大器、光波分复用技术、光交换技术、光孤子通信、相干光通信技术、光时分复用技术等;光纤通信网络,包括单波长的SDH传送网,多波长的WDM全光网和光接入网。本书在内容上力求理论上的系统性以及技术上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光纤和光缆
第三章 通信用光器件
第四章 光端机
第五章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第六章 模拟光纤通信系统
第七章 光纤通信新技术
第八章光纤通信网络
附录A SDH系统光接口标准
附录B PDH系统光线路设备的实例
附录C VSB-AM/SCM系统光链路性能实例
参考文献
图书信息
书名:光纤通信(高职高专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ISBN:704012623
作者:林达权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定价:20
页数:1
出版日期:2003-8-1
版次:1
开本:现货
包装:平装
简介:《光纤通信》一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适用于高职高专教育。本书的特点是以宽带通信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本书介绍了光纤通信基本原理、准同步光纤通信原理、同步光纤通信和密集波分复用原理等相关知识。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特邀了实践经验丰富的现场工程师参加编写。本书概念清晰、通俗易懂,注重新知识、新技术内容的介绍。
目录:
第一部分光纤光缆和光纤通信的基本器件
第1章概论
1.1 光纤通信发展的几个亮点
1.2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1.3 光纤通信系统所涉及的光纤光缆和器件
1.4 光纤通信的优点
1.5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光纤光缆
2.1光纤光缆的结构
2.2光纤的导光原理
2.3光纤的传输特性
2.4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2.5光缆线路敷设
2.6光缆的接续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光纤参数的测试
3.1 测试项目和要求
3.2 光纤衰减常数的测量
3.3 单模光纤色散特性的测试
3.4 多模光纤衰减常数的测试
3.5 多模光纤带宽的测试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光源
4.1引言
4.2 半导体的发光机理
4.3 半导体激光器LD
4.4 发光二极管LED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光检测器
5.1 作用与要求
5.2 PN结形光电二极管
5.3 PIN光电二极管
5.4雪崩光电二极管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6章光放大器
6.1 光放大器的类型
6.2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组成
6.3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6.4 光放大器的应用场合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光无源器件
7.1 光纤活动连接器
7.2 光衰减器
7.3 光波分复用器
7.4 其它无源器件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二部分 准同步(PDH)光纤通信原理
第8章
长途光缆通信系统介绍
8.1长途光缆通信系统的组成
8.2PDH光缆通信系统组成举例
小结
复习考思题
第9章复用设备的工作原理
9.1PCM端机方框简图
9.2基群复用设备
9.3 高次群复用设备的工作原理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0章光端机的工作原理
10.1概述
10.2光端机方框组成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1章 光端机设备举例
11.1概述
11.2OPTIMUX-H型设备方框组成
11.3OPTIMUX-H型设备机架组成
11.4手持终端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三部分 同步(SDH)光纤通信和密集波分复用(DWDM)原理
第12章概述
12.1PDH存在的问题
12.2SDH的主要特点
12.3SDH工作波长区和比特率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3章 帧结构
13.1基本帧结构
13.2STM—N帧结构
13.3STS—N帧结构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4章SDH复用原理
14.1基本复用结构
14.2STM—1信号的形成
14.3STM—N信号的形成
14.4指针
14.5开销字节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5章同步设备参考逻辑功能框图
15.1 复合功能(CF)
15.2 单元功能(EF)
15.3 辅助功能
15.4 复用过程与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6章 接口
16.1 光接口
16.2 电接口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7章基本网络单元的工作原理
17.1终端复用设备
17.2上/下路复用设备(ADM)
17.3网络转换设备
17.4交叉连接设备(SDXC)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8章SDH传送网
18.1SDH传送网
18.2SDH网络结构
18.3SDH网的物理拓朴
18.4自愈网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9章光波分复用
19.1 光波分复用概述
19.2 光波分复用的基本原理
19.3 光波分复用器
19.4 ZXWM-32密集波分复用设备
19.5IP over WDM技术
19.6当前要发展第三代光纤通信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0章光传输系统的操作维护
20.1ZXSM-2500光传输设备系统结构
20.2ZXSM-2500光传输设备硬件系统
20.3ZXSM-2500光传输设备网管系统
20.4网管系统的功能
20.5设备安装调试流程
20.6ZXSM-150/600/2500设备调测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1章光纤通信与相关学科
21.1 光纤通信与计算机技术
21.2 光纤通信与交换技术
21.3 光纤通信与数字通信
21.4 光纤通信与用户宽带接入网
小结
复习思考题
附录:中英文索引
参考文献
图书信息
书名:光纤通信 - - 通信用光纤、器件和系统(21世纪信息与通信技术教程)
ISBN:711512300
作者:美国光学学会Michael Bas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定价:37
页数:330
出版日期:2004-7-1
版次:1
开本:16开
包装:
简介:光纤通信领域所涉及的光纤、光放大器、波分复用和光分/插复用等关键技术的相继问世,使光纤通信领域中发生了一场又一场技术革命。光纤具有巨大的带宽资源,成为通信系统首选的传输媒质;光放大器代替了光-电-光中继器,实现了点到点的全光通信:波分复用不仅使单根光纤的传输容量增加了几倍、几十倍乃至几百倍,而且实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业务同时在一根光纤上传输;光分/插复用实现了信息在光域上的传送、路由的选择与交换,从而避免出现电子瓶颈的影响,完全满足了未来通信的高速率、大容量、远距离的全光通信要求。为了满足光纤通信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受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委托,我们集体翻译了这本《光纤通信》技术专著,以使中国广大从事通信工作的读者能对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光纤结构、光器件工作原理、光网络组网技术和光纤通信新技术等内容有所了解。
Michael Bass是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光学学院/光学与激光研究和教育中心光学、物理、电子和计算机工程教授。他是从Carnegie-Mellon获得其物理学学士学位,从Michigan大学获得其物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
本书是由美国光学学会组织的18名世界著名的光纤通信专家集体编写的一本介绍通信用光纤、器件和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的专著。书中全面地介绍了光纤通信技术领域中所涉及到的各个分支,如光纤、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非线性效应、光纤通信用光源、调制器和探测器、光纤放大器、光纤通信线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孤子、耦合器、合(分)波器、光纤布拉格光栅、组网微光器件、半导体光放大器、光时分复用通信网、光波分复用(WDM)光纤通信网、光纤通信标准等具体技术内容。
本书内容翔实、技术新颖,既有理论分析计算,又有大量应用实例。由于本书的作者都是光纤通信领域国际知名的专家,所以本书是一本既充分展现作者各自研究专长,又凝聚作者集体智慧的高水平的技术专著。它可供从事光纤生产和工程应用以及从事光纤通信研究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光纤通信技术及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光纤与光纤通信
1.1 术语表
1.2 引言
1.3 工作原理
1.4 光纤色散与衰减
1.4.1 衰减
1.4.2 模间色散
1.4.3 材料色散
1.4.4 波导色散和折射率分布色散
1.4.5 描述光纤的归一化变量
1.4.6 光纤色散的计算
1.5 光纤的偏振特性
1.6 光纤的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
1.6.1 衰减测量
1.6.2 色散与带宽测量
1.6.3 光纤色散的位移与平坦
1.6.4 可靠性的评价
1.7 光纤通信
1.7.1 点到点线路
1.7.2 先进的传输技术
1.8 光纤的非线性光学性能
1.8.1 受激散射过程
1.8.2 脉冲压缩与光孤子传输
1.8.3 四波混频
1.8.4 光纤中的光折射非线性
1.9 光纤材料:化学与制造
1.9.1 常用光纤的制造
1.9.2 掺杂剂化学
1.9.3 其它制造方法
1.9.4 红外光纤制造
1.10 参考文献
1.11 进一步阅读的资料
第2章 光纤通信技术及系统概述
2.1 引言
2.2 基本技术
2.2.1 光纤
2.2.2 发射光源
2.2.3 光探测器
2.3接收机灵敏度
2.4 速率和距离限制
2.4.1 提高速率
2.4.2 更长的中继距离
2.5 光放大器
2.5.1 半导体放大器和光纤放大器的比较
2.5.2 光放大器在通信中的应用
2.6 光纤网络
2.7 光纤中的模拟传输
2.7.1 载噪比(CNR)
2.7.2 光纤中的模拟视频传输
2.7.3 非线性畸变
2.8 技术和应用方向
2.9 参考文献
第3章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3.1 光纤非线性光学的关键问题
3.2 自相位调制和交叉相位调制
3.3受激拉曼散射
3.4受激布里渊散射
3.5 四波混合
3.6 结论
3.7 参考文献
第4章 光纤通信系统用的光源. 调制器和探测器
4.1 引言
4.2 双异质结结构激光二极管
4.2.1 一个密度反转注入有源区
4.2.2 在有源层平面内的载流子的限制
4.2.3 在有源层附近的光的限制
4.2.4 限制载流子注入条形几何结构
4.2.5 光的横向限制
4.2.6 传导光沿着条形方向上的后向反射
4.2.7 安装使光从侧面发出
4.2.8 适合封装在一个密封盒
4.2.9 光纤尾纤连接
4.2.10 寿命
4.3 激光二极管的工作特性
4.3.1 激光器阈值
4.3.2 光输出与电流输入(L-I曲线)
4.3.3 温度与激光器性能的关系
4.3.4 发光的空间特性
4.3.5 激光器光的光谱特性
4.3.6 偏振
4.4 激光二极管的瞬态响应
4.4.1 开通延迟
4.4.2 弛豫振荡
4.4.3 调制响应和增益饱和
4.4.4 频率啁啾
4.5 激光二极管的噪声特性
4.5.1 相对强度噪声(RIN)
4.5.2 信噪比(SNR)
4.5.3 多模激光器的模分配噪声
4.5.4 相位噪声一线宽
4.5.5 外部光反馈和相干破坏
4.6 量于阱激光器和应变激光器
4.6.1 量子阱激光器
4.6.2 应变层量子阱激光器
4.7 分布反馈(DFB)和分布布拉格反射器(DBR)激光器
4.7.1 分布的布拉格反射器(DBR)激光器
4.7.2 分布反馈(DFB)激光器
4.8 发光二极管(LED)
4.8.1 面发光LED
4.8.2 边发光LED
4.8.3 LED的工作特性
4.8.4 瞬态响应
4.8.5 驱动电路和封装
4.9 垂直腔表面发光激光器(VCSEL)
4.9.1 量子阱的数量
4.9.2 镜面反射率
4.9.3 电注入
4.9.4 发射光的空间特性
4.9.5 光输出与电流输出
4.9.6 光谱特性
4.9.7 偏振
4.9.8 其它波长的VCSEL
4.10 锯酸锂调制器
4.10.1 电-光效应
4.10.2 相位调制
4.10.3 Y形干涉型(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4.10.4 高速工作
4.10.5 插入损耗
4.10.6 偏振无关
4.10.7 光反射率和光损伤
4.10.8 δ-β反向调制器
4.11 光纤系统用电吸收调制器
4.11.1 电吸收强度调制
4.11.2 在半导体中施加一个电场
4.11.3 集成的调制器
4.11.4 工作特性
4.11.5 QW中的电吸收的先进概念
4.12 电-光和电折射半导体调制器
4.12.1 半导体中的电-光效应
4.12.2 半导体中的电折射
4.12.3 半导体干涉型调制器
4.13 PIN二极管
4.13.1 典型的几何形状
4.13.2 灵敏度(响应度)
4.13.3 速度
4.13.4 暗电流
4.13.5 光电二极管的噪声
4.14 雪崩光电二极管. MSM探测器和肖特基二极管
4.14.1 雪崩探测器
4.14.2 MSM探测器
4.14.3 肖特基光电二极管
4.15 参考文献
第5章 光纤放大器
5.1 引言
5.2 掺稀土元素放大器的结构和工作
5.2.1 泵浦配置和最佳的放大器长度
5.2.2 工作状态
5.3 EDFA的物理结构和光的相互作用
5.3.1 EDFA的能级
5.3.2 增益形成
5.3.3 EDFA的泵浦波长的选择
5.3.4 噪声
5.3.5 增益平坦
5.4 其它稀土元素系统中的增益形成
5.4.1 掺镨光纤放大器(PDFA)
5.4.2 掺铒/镱光纤放大器(E/YDFA)
5.5 参考文献
第6章 光纤通信线路(电信. 数据通信和模拟)
6.1 引言
6.2 品质因数:SNR. BER. MER和SFDR
6.3 线路功率预算分析:安装损耗
6.3.1 传输损耗
6.3.2 衰减与波长的关系
6.3.3 连接器损耗和接头损耗
6.4 线路功率预算分析:光功率代价
6.4.1 色散
6.4.2 模分配噪声
6.4.3 消光比
6.4.4 多路串扰
6.4.5 相对强度噪声(RIN)
6.4.6 抖动
6.4.7 模噪声
6.4.8 辐射引起的损耗
6.5 参考文献
第7章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孤子
7.1 引言
7.2 经典孤子的特性
7.3 光孤子的性能
7.4 经典的光孤子传输系统
7.5 频率导向滤波器
7.6 可调频率导向滤波器
7.7 波分复用
7.8 色散管理光孤子
7.9 波分复用色散管理光孤子传输
7.10 结论
7.11 参考文献
第8章 熔锥光纤耦合器. 波分复用器和解复用器
8.1 引言
8.2 波长无关
8.3 波分复用
8.4 1xN光功率分配器
8.5 开关和衰减器
8.6 马赫-曾德尔器件
8.7 偏振器件
8.8 结论
8.9 参考文献
第9章 光纤布拉格光栅
9.1 术语表
9.2 引言
9.3 光敏性
9.4 布拉格光栅的性能
9.5 光纤光栅的制造
9.6 光纤光栅的应用
9.7 参考文献
第10章 组网的微光器件
10.1 引言
10.2 通用的器件
10.3 网络功能
10.3.1 衰减器
10.3.2 光功率分配器和方向耦合器
10.3.3 隔离器
10.3.4 环形器
10.3.5 复用器/解复用器/双工器
10.3.6 机械开关
10.4 子器件
10.4.1棱镜
10.4.2 光栅
10.4.3 滤波器
10.4.4 光束分路器
10.4.5 法拉第旋转器
10.4.6 偏振器
10.4.7 自聚焦棒透镜
10.5 器件
10.5.1 衰减器
10.5.2 功率分配和方向耦合器
10.5.3 隔离器和环路器
10.5.4 复用器/解复用器/双工器
10.5.5 机械开关
10.6 参考文献
第11章 半导体光放大器和波长转换
11.1 术语表
11.2 为什么要进行光放大
11.2.1 光纤放大器
11.2.2 半导体放大器
11.3 为什么要进行光波长转换
11.3.1 改变光波长的方案
11.3.2 半导体光波转换器
11.4 参考文献
第12章 光时分复用通信网络
12.1 术语表
12.1.1 定义
12.1.2 缩与
12.1.3 符号
12.2 引言
12.2.1 基本概念
12.2.2 取样
12.2.3 抽样定理
12.2.4 插入
12.2.5 解复用——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同步
12.2.6 数字信号——脉冲编码调制
12.2.7 脉冲编码调制
12.2.8 模-数转换
12.2.9 二进制数字和线路编码的光表示方法
12.2.10 定时恢复
12.3 时分复用和时分多址
12.3.1 概述
12.3.2 时分多址
12.3.3光域TDMA
12.3.4 时分复用
12.3.5 帧与体系
12.3.6 SONET和频率调整
12.4 器件技术介绍
12.4.1 光时分复用——串行与并行
12.4.2 器件技术——发射机
12.4.3 法布里-珀罗激光器
12.4.4分布反馈激光器
12.4.5 锁模激光器
12.4.6 直接调制或间接调制
12.4.7 外调制
12.4.8 电光调制器
12.4.9 电吸收调制器
12.4.10 光时钟恢复
12.4.11 解复用的全光交换
12.4.12 接收机系统
12.4.13 超高速光时分复用光线路——一个论文实例
12.5 总结与展望
12.6 进一步阅读的资料
第13章 波分复用(WDM)光纤通信网络
13.1 引言
13.1.1 光纤带宽
13.1.2 WDM技术介绍
13.2 光纤损伤
13.2.1 色散
13.2.2 光纤非线性
13.2.3 色散补偿和色散管理
13.3 WDM网络的基本结构
13.3.1 点到点线路
13.3.2 波长路由网络
13.3.3 WDM星. 环和网状结构
13.3.4 网络重构性
13.3.5 电路交换和数据包交换
13.4 WDM网络中的掺铒光纤放大器
13.4.1 EDFA级联的增益峰化
13.4.2 EDFA增益平坦
13.4.3 快速动率瞬变
13.4.4 超宽带EDFA
13.5 动态信道功率均衡
13.6 WDM中的串扰
13.6.1 非相干串扰
13.6.2 相干串扰
13.7 总结
13.8 致谢
13.9 参考文献
第14章 红外光纤
14.1 引言
14.2 非氧化物和重金属氧化物玻璃IR光纤
14.2.1 HMFG光纤
14.2.2 锗酸盐光纤
14.2.3 硫化物光纤
14.3 晶体光纤
14.3.1 PC光纤
14.3.2 SC光纤
14.4 空心波导
14.4.1 空心金属和塑料波导
14.4.2 空心玻璃波导
14.5 总结和结论
14.6 参考文献
第15章 光纤传感器
15.1 引言
15.2 非本征法布里-珀罗干涉传感器
15.3 本征法布里-珀罗干涉传感器
15.4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
15.4.1 工作原理
15.4.2 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制造
15.4.3 布拉格光栅传感器
15.4.4 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器的限制因素
15.5 长周期光栅传感器
15.5.1 工作原理
15.5.2 LPG制造过程
15.5.3 长周期光栅的温度敏感性
15.6 传感方案的比较
15.7 结论
15.8 参考文献
15.9 进一步阅读的资料
第16章 光纤通信标准
16.1 引言
16.2 ESCON
16.3 FDDI
16.4 光纤通道标准
16.5 ATM/SONET
16.6吉比特以太网
16.7 参考文献

F. 学习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通信协议方面的知识应该看那本书求推荐

一般来说初学者要学习网络知识还是先看网络方面的书,推荐Cisco认证的书,可以先看内CCNA的相关内容容,包括网络基础知识、路由协议及概念、接入WAN、LAN交换和无线,后期等入门了再看更高级的CCNP CCIE的书。
网络基础知识不管看哪类厂家推出的认证的书都是一样的,是基础,后续就要看相关考哪个认证了,有能力的推荐还是Cisco认证,NA-NA-IE,国内比较吃香试用的是华为/华三的H3C NE、SE、TE认证。
网络方面推荐入门书籍: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全套四册
通信其实和网络是两块内容,要学的话要看通信方面的书了。

G. 通信工程类 书籍推荐!

张辉曹丽娜的《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樊昌信曹丽娜的《通信原理》
吴大正的《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
谭浩强《C程序设计》
《c++ pr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