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通信频率
⑴ 微波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组织法、国际电信联盟公约、中国国家标准《无线电管理术语》(GB/T 13622-92)和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2008年版定义规定,无线电波或赫兹波是频率规定在3000 GHz以下,不用人造波导而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米(不含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统称。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在6425-7075 MHz频带内,可在海洋上进行无源微波传感测试。在7075-7250 MHz频带内,可进行无源微波传感测试。3600-4200MHz、4400-4990MHz、5925-6425MHz、6425-7110 MHz固定业务主要用于大容量微波接力干线网路,其他微波线路建设时,对已建或已规划建设的大容量微波接力干线网路不得产生有害干扰。
无线电发射设备杂散发射测量频段,单位为Hz
基 频 频 段 杂散发射测量频段:下 限 频 率 上限频率a 备注
300MHz~5.2G 30M 5次谐波频率 我们日常微波炉、网
卡、手机、网桥的频段
5.2GHz~13G 30M 26G 常见的通信传输的频段
13GHz~150G 30M 2次谐波频率 常见的雷达的频段
150GHz~300G 30M 300G 极少用到,现在主要是
在做一些能量传输的实验
想知道更详细的东西请查阅《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2010)(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16号)
》
⑵ 请问“微波通信常用那些频段”
微波按波长不同可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及亚毫米波,分别对应于特高频UHF(0.3~3GHz)、版超高权频SHF(3~30GHz)、极高频EHF(30~300GHz)及至高频THF(300GHz~3THz)。
L频段以下适用于移动通信。S至Ku频段适用于以地球表面为基地的通信,包括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及地球站之间的卫星通信,其中C频段的应用最为普遍,毫米波适用于空间通信及近距离地面通信。
(2)微波通信频率扩展阅读
中国微波通信广泛应用L、S、C、X诸频段,K频段的应用尚在开发之中。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又很短,其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前进,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因此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过视距以后需要中继转发。
国外发达国家的微波中继通信在长途通信网中所占的比例高达50%以上,随着频率选择性色散衰落对数字微波传输中断影响的发现以及一系列自适应衰落对抗技术与高状态调制与检测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微波传输产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⑶ 微波信号和射频信号的区别
一、频率不同
1、微波抄信号:使用波长在0.1毫米至1米之间的电磁波进行的通信。
2、射频信号:经过调制的,拥有一定发射频率的电波。
二、传播方式不同
1、微波信号:直接使用微波作为介质进行的通信,不需要固体介质,当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时就可以使用微波传送。
2、射频信号:必须把视频全电视信号调制成高频或射频信号,每个信号占用一个频道,这样才能在空中同时传播多路电视节目而不会导致混乱。
三、特点不同
1、微波信号:利用微波进行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好并可传至很远的距离的特点,因此是国家通信网的一种重要通信手段,也普遍适用于各种专用通信网。
2、射频信号: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传输信号需要特别的媒介,而相应连接器也很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