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朝韩关系的南北对峙

朝鲜战争停战后,半岛长期处于政治对立、军事对峙、经济隔绝的冷战状态。金大中、卢武铉政府奉行对朝和解合作政策。2000年6月和2007年10月,金大中、卢武铉先后访朝,同金正日举行首脑会晤,分别发表《南北共同宣言》和《南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其间朝韩举行多次官方会谈和一系列民间交流活动,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朝韩关系取得较大进展。
2008年2月李明博政府上台后,调整对朝政策,提出“无核、开放、3000”政策,即在朝鲜弃核和开放前提下,帮助朝10年内将人均国民收入提高至3000美元。朝方强硬回应,全面否定韩新政府对朝政策,点名抨击李明博,限制双方官方往来,在西海岸发射多枚短程导弹。7月,一韩国游客在金刚山旅游区遭朝哨兵枪击身亡,金刚山旅游项目暂停。7月底,韩国政府提出“相生共荣”政策,呼吁南北建立“和平、经济、幸福共同体”,朝对此予以猛烈抨击。11月,朝方关闭朝红十字会驻板门店联络处,切断南北红十字会直通电话,中断开城旅游项目,严格管制南北陆路交通,驱逐开城工业园区部分韩方人员,严厉谴责韩参与联大三委涉朝人权决议共同提案,朝韩关系进一步趋紧。
朝韩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的边界划分上一直存在分歧。韩国在其管辖的“西海5岛”与朝鲜西部海岸之间单方面设定了“北方界线”,朝鲜未予承认。双方曾在1999年6月和2002年6月在该海域发生过2次军事冲突。2009年10月14日,朝鲜海军司令部发表新闻公告,谴责韩国军舰以管制朝鲜非法捕渔船为借口侵入朝鲜西部领海,要求韩国立即停止对朝鲜领海的侵犯行为。公告说,自9月中旬到10月,韩国类似军事挑衅日均3至4次。韩国的真正意图是以管制渔船为借口固守其所谓的非法“北方界线”。2009年11月10日,朝鲜和韩国海军当天在西部海域发生交火事件。2010年11月23日,朝韩在延坪岛地区发生相互炮击事件,双方都指责是对方首先开炮。2010年8月10日,继当天下午韩国军队开炮回应朝鲜军队炮击“北方界线”附近后,晚间又有朝鲜炮弹落在“北方界线”附近,韩国军队也再次开炮回应。
2009年9月26日至10月1日,根据韩朝红十字会2009年8月会谈达成的协议,数百名韩朝离散家属在金刚山地区举行了2007年10月以来的首次会面。据韩国媒体报道,韩方一直希望离散家属会面能实现常态化和机制化。2012年7月,韩国政府发表“促进离散家属交流计划”,表示将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包括民间渠道在内的韩朝离散家属交流。这是韩国政府根据2009年“南北离散家属生死确认和交流促进法”推出的计划。
当前,朝鲜把改善朝韩关系当作“非常重大的民族课题”予以积极推动,但韩国仍把朝鲜的无核化当作其对朝政策的重点。韩朝关系将继续面临朝核问题的考验。
据韩国统一部统计,2008年朝韩贸易额18.2亿美元,增长1.2%,南北人员往来18.6万人次,同比增长17.3%。
2010年5月25日,朝鲜因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艇沉没事件宣布全面冻结朝韩关系。27日,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宣布了7项措施,以应对韩国就“天安”号警戒舰沉没事件对朝鲜采取的制裁措施。
2010年11月23日14时30分许(北京时间13时34分),韩国和朝鲜在有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的韩国西部延坪岛附近发生交火。双方都指责对方首先开炮。
2011年5月30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发言人发表声明说,鉴于韩国政府反朝活动日益加剧,朝鲜军队和人民同李明博政府“将不再接触”,并将切断朝韩东部地区的军事通信线路,关闭金刚山地区的通信联络所。
2012年1月26日,韩国海军陆战队在白翎岛和延坪岛等西北岛屿附近海域进行射击训练。这是今年韩国军方首次在靠近朝鲜的前线地区进行射击训练。这次射击训练是每月进行的常规训练,与朝鲜局势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