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卫星通信系统有那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由卫星端、地面端、用户端三部分组成。卫星端在空中起中继站的作用,即把地面站发上来的电磁波放大后再返送回另一地面站,卫星星体又包括两大子系统:星载设备和卫星母体。地面站则是卫星系统与地面公众网的接口,地面用户也可以通过地面站出入卫星系统形成链路,地面站还包括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及其跟踪、遥测和指令站。用户段即是各种用户终端。由卫星端、地面端、用户端三部分组成。卫星端在空中起中继站的作用,即把地面站发上来的电磁波放大后再返送回另一地面站,卫星星体又包括两大子系统:星载设备和卫星母体。地面站则是卫星系统与地面公众网的接口,地面用户也可以通过地面站出入卫星系统形成链路,地面站还包括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及其跟踪、遥测和指令站。用户段即是各种用户终端。

B. 卫星通信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卫星复通信系统由通信制卫星,地球上行站和地面接收站三部分组成.卫星在空中起中转站的作用.即把地球上行站发送上来的电磁波放大处理后再返送回地面接收站.地面接收站则是卫星系统与地面公众网的接口.地面用户通过接收站与通信卫星组成一个完整连接.
卫星通信的主要优点是通信范围大,每个卫星的覆盖地球127度,有三颗卫星就能实现全球通信.卫星通信不受地形的影响.建设卫星地面接收站快.可用于不同方向和不同地区的通信.
卫星通信也有一些缺点.同步卫星离地球三万六千多公里,信号往返七万多公里,信号有延迟,10GHz以上受雨雪天的影响,卫星通信还受太阳活动影响.

C. 人类利用卫星通信的发展介绍

卫星通信的发展经历了通信实验阶段、电路通信(电话交换/模拟电视转播)阶段、数字通信(主要是数字视频压缩技术的应用)阶段以及发展到目前的网络通信阶段这样几个过程。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此开启了人类利用太空实现通信的梦想;1964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静止轨道的同步地球卫星,这就是今天广为使用的卫星通信的核心要素。我国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射自己的人造卫星,80年代开始发射自己的同步轨道卫星,90年代开始研究自己的导航卫星,到今天我国已全面掌握并可开发使用深层太空通信技术。

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IP技术的通信网络已成为各类信息交换的主导技术,因此,为了有效而充分地扩展地面网传输,在担负远距离通信重任的卫星传输技术上引入IP通信技术就是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开始基于卫星链路建立IP通信网的技术也得到极大发展。

利用TCP/IP(即传输控制/网际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是目前网络应用的主流,也是利用卫星传输进行组网通信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组建基于卫星通信的IP网络时,来自地面网络的IP数据应通过某类互联单元与卫星调制解调设备相连。互联单元起着协议网关的作用,完成广域网(WAN)协议(IP、ATM等)和卫星链路层协议间的转换。互联单元目前大都直接配置在卫星调制解调器内,而为用户直接提供的就是卫星M odem 上的I P接口。这样使用这类卫星网络设备就可直接组建卫星IP网络了。

宽带IP卫星通信就是在卫星通信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IP的网络应用功能,而所谓宽带目前还没有绝对的量化指标,一般即指可以实现数字化音视频和数据传输等综合功能的通信能力。宽带IP卫星通信要求在卫星传输上具备TCP/IP的工作特点,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关键技术:

1)卫星通信的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及其性能;

2)IP层协议用于卫星链路时,应完善高层协议以满足链路性能的要求:

3)IP保密安全协议对卫星链路的要求。

目前宽带IP卫星通信在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调查等多领域的应用也已开始全面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