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抗非典时期的英雄人物

我收集的感人文章
护士长叶欣抗击非典 以生命书写大医精诚
2003-04-19 20:21:20 金羊网-羊城晚报 网上报刊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广大医务工作者高扬白求恩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生命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
在玉兰花开的时节,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牺牲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生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病人,这是无数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境界。正是有了一大批白衣战士的顽强奋战,非典型肺炎蔓延的势头才得以遏制。人民群众才得以安享宁静的生活。
——《人民日报》4月18日述评:《人民健康重于泰山》

“凡大医治病,必当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
唐代名医孙思邈将这篇《大医精诚》冠于中医巨著《备急千金要方》之首,提倡为医者必须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精”于专业、“诚”于品德,这样才是德才兼备的“大医”。
这篇《大医精诚》,正是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在1974年,考上该院的“卫训队”正式从医所上的第一课。
在广东省中医院当了23年的急诊科护士长,无论是现场急救跳楼的垂危民工,还是带头护理艾滋病吸毒者,还是冒死抢救非典型肺炎病人,叶欣从来没有“瞻前顾后,自虑吉凶”。她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中国大医之“精诚”。2003年3月24日凌晨,因抢救非典型肺炎病人而不幸染病的叶欣光荣殉职,终年46岁。
连日来,记者探访了叶欣的家人、朋友、同事、病友以及主诊医生(负责她临终前的抢救工作),追寻这位白衣天使不灭的精神。

每天给大家派药送汤
一定要亲自监督大家用开水服下预防药物,连清洁工也不例外
2月份起,省中医院二沙分院陆续接诊非典型肺炎病例。由于此前在大德路总院已经有一线医护人员被传染病倒,叶欣护长尤其小心。
每天早上,她提前半小时回科室,给大家准备预防药物,派发到每位医生、护士、护工手里,连清洁工也不例外。有些预防药物有较强的副作用,叶欣一定要亲自监督大家用开水服下。
进病房前,叶欣反复强调各项预防措施:换工作服、鞋子、袜子;戴好口罩、帽子、眼罩;进隔离病房前要更换隔离衣;出隔离病房要洗手、漱口。
在迎战非典型肺炎的日子里,她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但仍不忘记临睡前煲一锅老火靓汤,有时是花旗参,有时是冬虫草,她要在第二天带回医院给同事们喝,提高抵抗力。

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
面对危重传染病人,她身先士卒,有时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人介入
没有人能确定,叶护长是在哪一天、哪一次感染到非典型肺炎的。每次有疑似或者确诊病人送到科里,她和急诊科主任就身先士卒,承担起繁重的医护工作,有时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同事介入。
“我已经给这个病人探过体温、听过肺、吸了痰,你们就别进去了,尽量减少感染机会。”在迎战“非典”的日子里,这番话令很多年轻护士落泪。
“叶护长可能是2月24日那天被感染的。”护士小容回忆起那晚,一位40岁的急腹症肠梗阻患者,在外科紧急手术后,发现还合并高烧、肺部阴影等非典型肺炎症状,于是送急诊留院观察,很快就出现呼吸衰竭。叶护长冲在第一线,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当时患者的分泌物很多,可能在抢救时喷在护长身上了……
“可能是小陈病倒以后,叶护长大搞清洁时感染的。”护士小余清楚地记得,2月底科里发生第一例护士感染后,叶护长一直冥思苦想,不知道到底哪个环节做得不够,才给病毒有机可乘。她亲自给每台电话消毒、每个门把手清洁,连工作服放在哪里、在哪里换工作鞋、鞋垫的位置,都一一巡视并消毒。小余认为,叶护长在消毒时接触过这么多可疑的带毒物,没准就是那时给感染的。
“可能是3月1日早上,我们有四个医护人员都在抢救那位病人后病倒的。”同样病倒的急诊科主任张忠德对那次抢救的情形很难忘怀:三天后的3月4日中午12时、下午6时、晚上10时,急诊科叶护长、张主任和江医生分别发烧接受隔离,同一天麻醉师也发病了。
3月1日早上8时10分,急诊科正在交班。一位87岁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人的家属冲进医生办公室:病人不行了!叶护长等火速奔到病人床前:只见病人面唇发紫、呼吸微弱,规律的心电图形变成了紊乱的波浪……大家当即把病房里其他三位病人和家属全部疏散出去,然后紧急进行胸外按摩、人工呼吸、心脏电击、建立静脉通道,反复推注急救、强心药物,插管上呼吸机……
早上9时15分,病人抢救无效死亡。这是一例高度危险的病人,谁都知道应当换上隔离衣再抢救,但是在一个多小时的抢救中,谁都不肯离开病人哪怕是几分钟去做好自我保护。

躺在病床还惦念工作
医生护士靠近她时,她艰难地在纸上写“不要靠近我,会传染”
隔离治疗早期,叶欣还能打电话。她每天打电话回科里,叫大家记得吃预防药,叫和她接触过的同事注意体检,叫护士给7床的病人记录尿量、给9床的病人翻身、拍背……
发病第四天,她出现了呼吸困难,和急诊科主任一起送进了重症监护室ICU。大家都戴上了氧气罩,只能靠发短信息和写纸条互相勉励,大家戏称急诊科的护长和主任在ICU还“鸿雁传情”呢……
为了减少同事接触她被传染的机会,她给自己接补液。医生、护士靠近她听肺、吸痰时,她艰难地在纸上写:“不要靠近我,会传染。”院长和其他同事来探望时,她写着:“我很辛苦,但我顶得住。谢谢关心,但以后不要来看我,我不想传染给大家。”
3月11日,急诊科张主任收到叶护长写的最后一张字条:“我实在顶不住,要上呼吸机了。”同样呼吸困难的张主任颤抖着写字回复她:“护长,你一定要坚持住!全院的医生护士都在支持我们!”
张主任再也没有等到叶护长的回信。她在插管上呼吸机后,就被注射了镇静药物进入“冬眠”状态,避免因为躁动使呼吸机脱落。3月24日凌晨辞世时,叶欣很平静。
同一天,ICU有一位病人康复出院。他就是2月24日晚叶欣冒死抢救的那例肠梗阻合并非典型肺炎的病人。为了不给他将来的生活留下阴影,出院时谁都没有告诉他:抢救他的护长,现在已经长眠在她奉献了半生的医院里。

集中专家尽全力抢救
一位70多岁的老名医二话不说,第二天就从天津飞到广州
叶欣染病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省委秘书长蔡东士慰问她和家属,了解病情;雷于蓝副省长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到医院过问治疗情况。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为抢救她提供技术、物质、器械的支持。
医院成立了治疗小组,邀请国内最好的专家参与会诊和急救。治疗小组组长是叶欣的前任急诊科主任刘旭生,他为了及时抢救,索性搬到医院住。他拿着叶欣的病例和资料,亲自登门到中山一院、中山二院、中山三院、省人民医院、南方医院,向传染科、血液科、肾科等专家请教。广州市呼研所副所长多次到病房会诊。患病后期,叶欣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全身出血和心、肝、肾多器官功能衰竭,医院邀请天津中西医结合医院专事研究多脏器衰竭的专家,这位70多岁的老名医二话不说,第二天就飞到广州,走进叶欣的病房……

工作23年有“三突出”
她爱岗敬业,多年来腰椎突出、颈椎突出、成绩突出
1976年参加工作后,由于业务拔尖、品行端正,叶欣在1980年出任全院最年轻的护士长。在每一分钟都与死神赛跑的急诊科,一干就是23年。23年来,她有“三突出”:腰椎突出、颈椎突出、成绩突出。
她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优秀护长”。她曾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多次在全国、全省的学术交流大会上宣读论文。
丈夫和儿子说,她敬业、尽责,面对非典型肺炎时不退缩,和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一样,可敬,可爱。
同事和同行说,她已经不是第一次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健康让给同事。我们心痛、心服。她的精神将鼓舞我们战胜一切病魔。(廖怀凌郑佩华胡延滨)

白衣战士叶欣长眠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
2003-04-20 07:33:40 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白衣英雄长眠去,亲人插上一炷香。
南方网讯 科室里似乎仍回荡着她那爽朗的笑声,病人似乎仍记得她那永远穿梭忙碌的身影和那春风般关切的抚慰。然而,在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46岁的叶欣,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却永远地走了。
病魔袭来迎着上
叶欣是知道这次抗击“非典”危险的。她病倒前两周,我们连周末去老人那的聚餐都取消了。
叶欣的爱人总是神闲气定,波澜不惊。他相信,危险和死亡从来不会真正地走进他双眸明亮的妻子;他相信,妻子不会离开他和还在上大学的儿子。然而,叶欣倒在了与非典型肺炎昼夜拼搏的战场上。以前连家中水电费多少都不知的他,如今要父子相依为命,从烧菜、洗衣开始照料自己和儿子。他强忍悲痛从叶欣工作的科室取来了她心爱的工作服和燕尾帽,让她与人们作最后的诀别。因为,“她喜欢工作服,哪怕再旧再破她也喜欢”。眼含热泪,他对前去采访的记者说:“其实,叶欣是知道这次抗击‘非典’危险的。她病倒前两周,我们连周末去老人那的聚餐都取消了。当病魔袭来时,叶欣是迎着上去的。她没有当逃兵,我们为她骄傲。”

身先士卒连续加班
忙的时候,叶欣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来电询问。只是对接听电话的姑娘说,“告诉他,我在班上。没事。”
今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开始发现“非典”和疑似“非典”的患者,最高时一天5例。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护士长周密筹划,并安排了加强班。为了防止病魔感染自己的同事,每天上班,她第一件事就是亲自打来开水拿来预防药,亲眼看着大家吃下去。她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做好各项隔离措施,从医生到护工一个不拉,其检查的严谨和认真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人物档案
姓名:叶欣
年龄:46岁
姓别:女
履历:1976年参加工作,1984年起在广东省中医院任护士长,2003年3月25日凌晨,在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岗位上病逝
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科室的工作强度不断增加,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来电询问。只是对接听电话的姑娘说,“告诉他,我在班上。没事。”
“我已经给这个病人探过体温、听过肺、吸了痰,你们就别进去了,尽量减少感染机会。”在迎战“非典”的日子里,叶欣这番话令很多年轻护士落泪。
原有冠心病,曾经作过心脏搭桥术的患者梁先生因发热咳嗽前来急诊,短期内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烦躁不安,面色紫绀,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叶欣护士长迅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使患者处于半坐卧位,面罩吸氧,接上床边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仪,静脉注射强心药、血管活性药、呼吸兴奋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2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护士长顾不上休息,拖着疲惫的身躯又投入到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了。因为还有上了呼吸机的危重病人7床冼伯,9床高伯的护理工作等着她去检查……就这样,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一直伴随着叶欣。
“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和二沙急诊科主任张忠德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叶欣尽量包揽了对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检查、抢救、治疗、护理工作,有时甚至把同事关在门外,声色俱厉,毫无协商的可能。然而不幸很快发生了。
2月24日,对于叶欣来说是一个紧张而又寻常的日子。前天晚上值夜班时只觉得周身酸痛,疲倦得很。自从急诊科出现“非典”患者以来,她已经没有节日或周末的概念了。近一段时期以来,她明显地感到精力不济,尤其是颈椎病、腰椎病和膝关节病似乎凑热闹般一齐袭来,可急诊科有太多的事需要她,她放不下。
上午,一位怀疑肠梗阻的急腹症患者前来急诊,同时患者的某些症状引起了医务人员的高度注意。怀疑终于被证实:又是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病情急转直下,一切严重的症状都呈现了,这是一例“毒”性极大的重症患者!叶护士长与专家组的成员迅速展开了抢救工作,患者终于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可“非典”就在这个时候闯进了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了好多天的叶欣身体。

“不要靠近我,会传染”
面对前来治疗的医生,她忽然急切地示意护士递给她纸和笔,颤颤巍巍地写道:“不要靠近我,会传染。”护士含泪把纸递给了这些同事。
3月4日清晨,叶欣仍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科室,劳累了一上午,水没喝一口,饭没吃一口,只觉得周身痛,不得不费力地爬到床上休息。中午刚过,极度疲倦的叶护士长开始出现发热症状,不得不到病房隔离留观。体温在升,补液在滴,但叶护士长记挂的还是科室里的几个危重病人。通过呼叫仪,急诊科的同事们又听到她那微弱但亲切的声音:“7床每2小时尿量有多少?危重病人可要按时翻身并做好皮肤、口腔护理哦!”
病魔终于没有放过她。经确诊,叶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她不得不住进了她工作了27年的省中医院总部。最初几天,每当医护人员前来检查和治疗,她总是再三叮嘱他们多穿一套隔离衣,多戴几层口罩。她甚至提出自己护理自己:“我是老护士长了,什么不行?”院领导前来探望,她首先讲的不是自己的疾患,而是检讨自己的不足,责怪自己不慎染病,给医院和领导添了麻烦。发病第四天,她出现了呼吸困难,和急诊科主任一起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ICU.据叶欣的同事回忆,大家都戴上了氧气罩,只能靠发短信息和写纸条互相勉励。一天,面对前来治疗的医生,她忽然急切地示意护士递给她纸和笔,艰难地写道:“不要靠近我,会传染。”护士含泪把纸递给了这些同事。院长和其他同事来探望时,她写着:“我很辛苦,但我顶得住。谢谢关心,但以后不要来看我,我不想传染给大家。”
3月11日,同患“非典”的急诊科张主任收到叶护长写的最后一张字条:“我实在顶不住,要上呼吸机了。”她在插管上呼吸机后,就被注射了镇静药物进入“冬眠”状态,避免因为躁动使呼吸机脱落。

专家全力抢救未果
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
为了救治叶欣,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治疗小组,同时向全国寻求支援。一次专家会诊时,吕玉波院长听说天津有位专家对治疗多脏器衰竭有独到心得,当晚即打电话给这位远在天津的专家,专家被吕院长的急切和真情所感动,第二天上午即乘第一班机赶来广州。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叶欣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不知有多少人在为叶欣祈祷,不知有多少人一上班就关切地询问“叶护士长怎么样了?好转了吗?”叶欣的病情几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为抢救叶欣提供了技术、物质、器械的支持。
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能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就在她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1个星期,3月25日凌晨1时30分,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
3月29日下午,广州殡仪馆青松厅,省中医院全体员工在这里为她做最后的送别。花圈如海,泪水如雨。遗像中,留给人们的是她永恒的微笑。

■对话
让她穿着护士服走吧 张先生深情回忆妻子叶欣的点点滴滴
昨日(4月19日)下午4时,暮春的夕阳柔柔地洒在广州东山区一个普通居民的家里。担任某公司老总的张先生不停地抽着烟,向记者谈起他的妻子叶欣时,他都会专注地望着摆在对面桌上妻子美丽端庄的遗像。面容憔悴的张先生的眼眶不禁溢满了泪水,虽然他一直想用平和的语气来进行这场对话。
记者(以下简称“记”):近几天,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媒体都发表了关于你妻子的文章和评论,你看到这些是不是更勾起了对妻子的思念?
张先生(以下简称“张”):叶欣3月25日凌晨去世,到现在已快1个月了,可我和儿子的心情还是难以平静,我尽量不见朋友、亲戚,就想拼命工作。虽然叶欣已经离开人世了,但我还经常感觉到她的存在。对于这几天媒体发表的文章我真的感到慰藉,应该说我的妻子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她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记:你和叶欣是什么时候认识的,她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张:我们是经过一位护士长的介绍认识的,那是1981年的1月,叶欣还在省中医院当护士。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随和、开朗、善良。我们很快便于当年春节结了婚,儿子今年21岁了,我们感情一直很和谐的。我以为我们的婚姻生活已经牢不可破,可她的离去彻底把这一切打破了,这对我的打击非常大。
记:当时你的妻子战斗在抗非典型肺炎的第一线,作为家属你们担心她的安危吗,她是怎么患上病的?
张:其实她和我都很清楚这种危险性,可她最让我欣赏的是她的善良和做人的准则,她当时对我说很鄙视一些临场退缩的人,我也很赞成她的观点,我是当过兵的,我们非常明白这次也像打仗一样,只有冲上去的才是好兵。可她毕竟是以她的生命作出贡献(张先生的声音开始哽咽)。记得3月4日早上,每天早上要给我量血压的她没有起来,她说很累,可她又坚持要回单位,没想到这一去就没再回上家……
记:她病的时候你每天都去看她吗?
张:随着她病情越来越重,医生坚决不准我进去看她,为此我争取了很久,我觉得她需要我,尽管每次看她她总是让我走,戴上氧气面罩不能说话她就打手势让我走,更不行就写纸条。我知道她这样做是怕我感染,可她是我妻子啊,为了她,感染不感染已不重要。
记:听说在叶欣遗体火葬前,你坚决要求为她换上一套护士服,你当时是想表达一种什么心情?
张:3月25日零点多,我接到医院的电话,让我马上过去一下,我当时以为医生要采取紧急措施抢救,让我去签字,可当我赶到医院,她已经去了。我当时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我不相信她就这么走了,走得好快!(说到这,张先生已泪流满面)在她要火化前,我坚持要给她换上一套护士服,你知道吗?她是多么热爱护士这个工作,既然她是在这个岗位上倒下的,就让她穿着这身护士服走吧,我想她会特别高兴的……(编辑:冯怡驹)

中广评论:鲜花献妙手回春天使 向抗非典的英雄致敬!
中广网 2003-04-20 12:02:55
中广网北京4月20日消息(记者郭长江) 中国广播网今天播发评论《鲜花献妙手回春天使 向抗非典的英雄致敬!》,全文如下: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意大利医生卡罗·乌尔巴尼在拉响“非典”警报后,却永远地离开了。在玉兰花怒放的时节,广东省中医院护士叶欣殉职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岗位上。
今春以来,一种突如其来的、新的传染病———非典型肺炎在我国部分省区肆虐着,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非典型肺炎是一种全新病毒、传染性很强,是人类共同面对的一个崭新的世界性难题。在这场被称之为“没有子弹、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无畏的白衣天使们用他们的一颗颗赤诚之心,在感染、生存的选择面前,用默默无闻的行动,续写着救死扶伤的历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邓子德副教授在抢救病人中曾被感染,治愈后仍继续战斗。他的一首《医者无悔》诗写道:“救死扶伤闯险关,艰辛历尽意未残。矢志从医言不悔,一朝为病更知难。他日还我强健体,再度悬壶百姓间。”表达了所有医务人员和患者战胜病魔的坚强决心。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疾病内科的主治医师丁向春和住院医师马丽娜是新婚不久的小两口。面对宁夏的非典疫情,夫妻俩向医院领导递交了到救治非典型肺炎病一线的请求,并得到了院方的同意。用他俩的话说“这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天职,就是再危险,我们也要冲上去!”
尽管人们谈“非典”色变,尽管一个又一个医护人员因感染而倒下,但是勇敢的医护人员并没有出现丝毫的退缩。
千百年来,各种致病的微生物在突破人类的免疫防线时,疫情的出现并不算是什么偶然。从狂犬病、天花、黑死病,到禽流感、疯牛病,甚至艾滋病,每次病毒对人类的进攻,都会让人类付出惨重的代价。但也正由于此,人类同病毒较量的激情和勇气也从没有削弱过。人类正是在与疫情的不断抗争和较量中加快了不断认识世界的过程。
面对这一全新疾病,我国医学专家大胆探索中西医结合的路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不是吗?不久前,广州市的非典型肺炎患者叶焕珍老人康复出院了。她早上喝茶,白天外出散步、带孙子玩,生活一切如常;北京的第一位非典型肺炎患者也在鲜花的祝福中走出了医院的大门。据统计,我国近八成非典型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为,中国摸索出了一套控制疫情和救治病人的有效方法。
这所有的一切无不凝聚着医护人员的心血与生命!在他们付出的沉重代价的背后,献给人民群众的则是一道道靓丽的彩虹。
前来广州调查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詹姆斯·马圭尔为我国医务人员的精神所深深地感动:“中国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病人的奉献精神是非凡的,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令人钦佩!”
-
还有,但这里限制字数,请看链接
http://htz.anytome.com//1.xml

Ⅱ 有关抗争非典医护人员的故事:如邓练贤、叶欣、王晶、丁秀兰、李晓红

中山三院传染病科书记邓练贤是广东抗非典战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职的医生 。

4月21日下午5时40分,冲锋在抗击"非典"最前线被传染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邓练贤不幸逝世,终年53岁。这是广东省在抗击非典型肺炎战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职的医生。邓练贤生前任中山三院党委委员、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

我清楚地记得,大年除夕我们吃完年夜饭,他笑着对我说:‘我10多年来都没陪你好好过过春节,今年我决定陪你出去走走!’”不过,这个让邓练贤妻子朱秀娟特别期待的羊年春节,并没有如愿。邓练贤话刚说完不到20分钟,医院的电话就来了,等他回来时已是凌晨3时。邓练贤又对妻子食言了。
除夕晚上9点钟,邓练贤在家接到医院电话,称由外院转入两个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由于大多数人员已回家探亲或外出旅游度假,发生突发事件人员配置相对紧张,各辅助科室也人员匮乏,给事件处理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邓练贤以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和副主任的身份,积极地挑起传染病科人员调配、组织协调和物品落实等担子。作为传染病科主任医师的他十分清楚地知道这个工作的风险性,但他没有推脱,而是一马当先,每一个病人他都亲自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每一个救治过程都亲力亲为,全程参与,与科室医务人员,共同战斗在抢救病人的第一线。

突然间失去丈夫的朱女士是医院的护士,在悲痛之余她还清楚地记得丈夫为了救治病人而忘我工作的过程:1月31日晚9点接到电话便立即赶到医院抢救病人,直到2月1日凌晨3点才回到家;睡不到4个小时,早上7点又接到电话,他二话不说又赶到医院,直到下午3点才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家吃中午饭;刚想多休息一下,晚上8点电话又来了,他又工作到深夜12点才回到家。2月2日早上8点,他又准时来到了病房,此时,战斗已进入了第三天,2月3日晚上7点,他感觉到全身酸痛、乏力、头痛,发烧至38℃,但他仍坚持工作,不言休息,2月5日下午,他高热不退,肺部出现炎症阴影,证明他确实病了,这才住进了医院。邓练贤的好友告诉记者,他常说:既然选择了做一名医生,就意味着付出,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

身上沾满"毒王"带着血的痰液

2月1日救治被称为"毒王"的患者,可谓惊心动魄。病人周先生进院时剧烈咳嗽,咯血丝痰,呼吸困难,高热,烦躁,神志模糊,大部分肺野被炎症浸润。邓书记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个难治的高危病人,大量带血的痰液排出意味着他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确定病人病情之后,他和同事们进行了积极的处理,短时间内,各种相应的诊断与治疗措施相继到位,吸氧、抗炎、建立静脉通道、镇静、止咳……但是,常规治疗不足以维持病人的生命,症状未改善,血氧饱和度继续下降,生命体征不稳定,至此,他和专家们决定对该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严重的缺氧使病人明显烦躁,插管过程极度不合作,为了配合麻醉师的工作,邓书记只好与其他医生一起按住病人的头和四肢,管被插入又脱出,脱出了再插入,终于使这位病人插管成功。这过程中,病人剧烈咳嗽使大量痰液带着血从插管处喷出,在场的医护人员从头到脚都被污染,病房中刹时充满病菌,邓练贤和同事们都清楚,自己正处在危险之中。他们没有中途退缩,来不及更换衣帽,继续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直至病人情况终于稳定下来,而时间已过去了几个小时。

在抢救一位11岁呼吸衰竭并心力衰竭的儿童过程中,他和其他4位专家轮流上阵进行徒手胸外心脏按压长达4小时,曾使病人停跳的心脏三次恢复跳动。全国著名病毒性肝炎专家姚集鲁激动地说:"他不是惊天动地的大英雄,但绝对是一名踏实的好医生,一名无私的好党员。"

"我的丈夫是我心中的英雄"

一个个病人救活了,可一个个医护人员却倒下了,传染科的医护人员无一幸免地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病得最重的邓练贤在与病魔坚强战斗了两个多月后离开了人世。

"我的丈夫是我心中的英雄!"朱女士流着眼泪说。"他是为了抢救病人而献出自己的生命的,我为他感到骄傲!"朱女士告诉记者,2月18日丈夫因病情严重而转到广州呼吸研究所的重症监护室抢救,后来病情一度好得很快,他们家人已经准备接他回家了,不想前几天病情突然恶化,到4月21日中午病情已十分严重。"我每天坚持去看他,他不能说话,我们就写纸条,可能他已经感到自己不行了,那天他什么也没写,我看见他流泪了……我真有一种想随他而去的感觉……"

1973年,邓练贤投身中山三院传染病科,一干就是30年。1990年起,他出任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至此他领导的党支部连续13年获得先进党支部称号,他本人则连续13年被选为先进共产党员。邓练贤的一位同事告诉记者,邓书记是个好人,传染病科经常有穷得连饭都吃不起的病人,他就自己掏钱买饭给他们吃。而他那种善于与人沟通的能力,让全科室的人十分服他。在去邓练贤家里慰问时,医院的王院长禁不住流泪了,"他是我们医院管理和专业人才中的中坚分子,他的去世是我们医院的重大损失,我真的很悲痛!本报记者曾文琼/通讯员许平鸽

一份时间表

1月31日晚上9点:邓练贤接到电话立即赶到医院抢救"非典"病人

2月1日凌晨3点:回到家

2月1日早上7点:又接到电话赶到医院

2月1日下午3点:回家吃中午饭

2月1日晚上8点:接到电话赶到医院

2月1日晚上12点:回到家。

2月2日早上8点:准时来到病房

2月3日晚上7点:感觉到全身酸痛、乏力、头痛,发烧至38度,仍坚持工作

2月5日下午:高热不退,肺部出现阴影,住进医院

4月21日下午5时40分:不幸逝世,终年53岁
2003年非典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有一个人的命运,曾经牵动过很多人的心,这个人就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护士王晶。王晶护理了当时北京市第一批非典患者,可当患者纷纷康复出院的时候,王晶却倒下了,被非典病毒夺去了生命。情况回忆

奶奶说的那事发生在2003年的4月,当时佟艺的妈妈王晶正在休假,回忆起那时的情景,奶奶至今仍然觉得历历在目。当时王晶只说单位正缺人手,拿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就走了,家里人没有料到这一去就再也没有见到王晶的面。作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名急诊科的护士,王晶因为在工作中因感染非典而病倒了。当时谁也没有想到王晶的病情会进展的这么快。在被隔离的病房里,妈妈王晶还一直用手机给小佟艺发去短信:

4月29日 王晶给佟艺发来第一条短信:

窗外的花开了,今天阳光真好,我要快点好,回家把你找,你可不能跑。我肺活量小

接到短信的佟艺此时还在学校上课,她对妈妈的病情并不知情。7岁的佟艺天真地相信王晶对她说的,妈妈得了重感冒,暂时还不能回家。

在发出那个短信后不到一个星期,王晶的病情急剧恶化。下面这段画面是记者在王晶去世前几天拍摄到的。因为病情严重,王晶从住院后,30多天没吃一口东西。

因为上了呼吸机,王晶想说的每句话都只能靠写,这是医生们在一起猜测着虚弱的王晶写出来的字。

护士问她:西红柿,是吗?

西红柿怎么吃啊,

打成汁呀,

看来得打番茄酱。

行 行 我跟你说啊,

那就得把这个打成汁。

然后往里打, 行吗?

咱得先打汁, 行吗?

明白了,

西红柿, 是吧。

想吃西红柿,

明白了, 啊。

就得等一等啊。

每次看到这一段画面的时候,我都忍不住会心酸。王晶在已经一个月滴水不进的情况下,手里仍然在给佟艺发短信。我想,唯一的女儿可能就是这个母亲在生死边缘徘徊时最牵挂的人。

5月12日 19:45 王晶给佟艺发短信

我最亲爱的宝宝,妈妈把你发来的信看了好几遍,你们是我一生的依靠,我要为了你们好起来。平安回家和你们在一起,你要乖,好吗?

了解王晶故事的人们在他病重期间,自动组织起来为她寻找治疗用的血清,短短一个星期就有十几名康复后的非典病愈者捐献了血液,希望他们的抗体能够帮助王晶挺过这一难关。然而人们的爱心和努力却没能唤回她时年仅仅32岁的生命。

5月13日 时间:11:47 王晶发出生命中最后一条短信

你穿红内衣,为我保平安。

短信的字数越来越少。我看了王晶临终前发来的所有短信,其中没有一条透露过她在病中所受的痛苦。事后,佟艺在自己的一篇缅怀母亲的作文里写道:我很爱我的妈妈,因为她是一个坚强的人

小佟艺说:到这时,我妈妈再也不能给别人打针吃药了,妈妈知道自己不行了,不过她就是不说,老说我很好,没事,可她知道没法再让自己好,就用手表示出,还能打倒非典的决心。

王晶的事迹以及她家人对她的关切,很快被媒体报道,我到现在仍然记得,人们在关注王晶病情的同时,自发为佟艺以及和佟艺一样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务人员的子女进行捐助。人们都怀着善良的愿望:王晶有这么爱她的家人,有社会上这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奇迹也许就会发生在她的身上。然而人们的善意没能换回他的生命。5月27日,王晶去世。我找到了当时的报纸,当天新闻的头条是:今天,解放军小汤山医院又有42名“非典”患者康复出院,这也是近期出院患者中人数最多的一批。

妈妈临走的时候,小佟艺没能见上最后一面,也没能听到妈妈临终的话,只有这几条短信,留在了佟艺的电脑里。但我相信,这些带着母爱的短信,会伴随孩子一生,它们会给佟艺带来勇气,支撑她面对未来的任何困难。妈妈走了,但小佟艺的生活还要继续。

非典期间,王晶所在的北大人民医院,一共有93名医护人员相继病倒,其中91人在日后的治疗中陆续康复。全院有654名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与非典患者面对面接触。正是这些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使人们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最终取得胜利。始终让我牵挂的是:王晶去世以后,留下了年幼的佟艺,在这个最需要母亲的年龄却不得不独自去面对生活。她能应付吗?
这里是5月15日的人民医院,现在,这道黄色的警戒线已经解除了。可是,无情的SARS病毒却让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副主任丁秀兰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她在这家医院已经工作了整整16个年头。非典终将成为过去,封闭着的医院恢复了往日的忙碌。在急诊科里,人们再也见不到丁大夫的身影了。

上午十点半,急诊科刚刚解除隔离,从郊区返回的医务人员没有回家,直接来到医院门口,为两天前刚刚离去的丁主任送行。

护士长徐国英:人民医院急诊的状态是紧张、繁忙。因为我们的急诊量在北京市是数一数二的,而且来的人都是因为比较危重才到我们这里来的,所以我们的工作量就非常大,急诊的医生和护士就一直承担着很重的工作量。

医生刘小原:可能对于有的人来说,去SARS病房就是一线,但是实际上在我们急诊比SARS病房还危险。因为急诊来的都是急的、重的,有很多病人不容分诊就收进来了。当时你还来不及鉴别,他到底是不是SARS病人,或者说有没有合并SARS的时候,你还必须要给他治。

徐国英:当时我们的丁主任,因为她是我们医院四个主检医生,主检SARS病人的医生,就她一个人在急诊科,所以基本上一般比较疑难、不能确诊的或者是发烧的,胸片有问题的,都得要叫她定。

刘小原: 她白天把发烧的病人需要她看的看了,有会诊的让她会诊了,还要找院领导联系各方面的事,这些都需要跑。还跟上上下下联系我们的防护眼镜啊,裤子啊这些东西,还有各个方面病房什么的。

徐国英:大家都特别紧张,一看这么多发烧病人,而且这么多的肺片都有问题的,然后我们护士也很紧张,医生也很紧张。

刘小原: 因为她是领导,大家的怨言或者说着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肯定都先跟她说。我们急诊科说话都特别快,就跟吵架一样,说完了她肯定特别特别着急,她要去找院领导,还要去说这些事,有的时候能解决,有的时候解决不了,她肯定精神上的压力特别大,又特别累。

3月底,SARS病毒开始在北京肆虐。在丁秀兰的带领下,人民医院急诊科日夜忙碌收治非典病人。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一名又一名医护人员遭到感染,陆续倒下。

徐国英:当时我也看出她有点紧张了,但是她说咱们都是共产党员,就得这么做,说心里话当时谁都害怕。

刘小原:我觉得她那种恐惧,对这个病的恐惧,反正从我自己来说,不是说害怕自己染上病或者什么的。我是觉得我每天受不了的是,我第二天再上班的时候,我就知道前一天跟我一块儿吃饭,一块儿上班的又有两个护士病了。跟我坐在一起吃饭的大夫,他跟我说刘老师我发烧了,我头疼,一量体温38度多,我觉得我是受不了这个。

那段时间里,病人蜂拥而至,身边的姐妹又陆续倒下,作为当时坐镇急诊科的唯一领导,丁秀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每天既要考虑如何救治病人,又要想方设法保护好身边的医护人员,工作量越来越大,可是认真负责的态度从未改变。

徐国英:那天当时我觉得快五点了,查了房,她就一个一个非常非常认真地查。她从头查到脚,口腔什么都查。因为查口腔是最危险的,所以她查完了以后,可能都快七点半了。

护士长回忆说,那一晚丁大夫给病人做完检查,拖着疲惫的身体在急诊科的临时隔离区为病人写病例,一直写到深夜。大概就是在那一夜,SARS病毒侵入了丁大夫的身体。

徐国英:她一开始就觉得自己是个感冒,因为她发烧到37度8,没有到高烧嘛,她觉得是个感冒,所以她就说没事。她说护士长我没事,我感冒退了烧输上液就好了,咱们还得干啊。

刘小原:然后等到星期三,我再去看她的时候是星期二晚上,她体温就上来了,39度了。星期三我和马主任进去看她的时候,她就说了,说我就是,看来我就是了,但她非常平静。

丁秀兰病倒了,可急诊科的工作还在继续,作为急诊科主任,即使躺在隔离区里,她仍然履行着一个医生的责任,仍然惦记着那些她医治的病人。

徐国英:她在病当特别关心我们的SARS病人,因为这几个病人,尤其第一批的,都是经过她看过的,所以她老是关心他们。经常老远就问我们,护士长,他们怎么样了?我们就把情况告诉她,然后她就把她的医嘱都开出来。

作为人民医院的四名SARS主检医生之一,为了给危重病人以最有效的治疗,在病床上她经常和有关专家进行电话会诊。

朝阳医院院长王辰:有一天丁老师给我打电话,我听到她病得已经很厉害了,她告诉我急诊科的很多人的处方都是她在提供治疗。她在那里面绝不仅仅是个病人的身份,她根本就是日夜住在病房里的一个医生,一个自己身为病人,又在照顾其他病人的医生。

可能就是因为在病床上仍未停止忙碌,丁秀兰的病情恶化了,医院决定将她和几个危重病人转往地坛医院继续治疗。

徐国英:22号给她送到地坛医院去,后来我就把担架给她拖到她床边,她说护士长你不要拿担架,我自己会走,你们躲我远一点。后来我说不行你肯定走不了,因为确实还有五十米呢,因为这样的病人在那个时候真的,走一步都是很艰难的,都要咳嗽,都要气喘,非常虚弱。我说你不行,你必须得坐到担架上面。后来她就是怕我们跟她离得太近,后来我们把她压在担架上,再推到救护车上。到救护车上以后,不是她戴着口罩吗,她用被子把头都蒙上,她怕自己的呼吸呼出来的传染给我们。因为当时我们都坐在上面,所以我们的好多护士都哭了,当时都哭了,所以我觉得那天就是我们最后一次讲话了。

4月22日,丁秀兰从人民医院转至地坛医院接受救治,《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贺延光那段时间正在地坛医院采访,她用镜头记录了丁大夫最后的日子。

记者贺延光:我是慢慢地熟悉了她,丁医生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我从来也没有跟她说过一句话,所有我了解她的东西,都是别的医生,别的护士跟我讲的。甚至地坛医院的医生讲,他们现在在治的这些非典病人,许多病例都是丁医生写的,包括转来的人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包括人民医院转来的其他非典病人。所以在她倒下之前,她实际上一直在救人,我拍她的照片的时候,有一张照片我是拍她的手的特写。我的想法也是想用一种象征意义。因为丁医生的手,是一双救人的手,她的手,她的血液应该是永远流动的,但是有时候事实就是非常的残酷。到13号的凌晨4点15分,丁医生去世了,我觉得平常我还算坚强。但是,(在场)没有记者不掉眼泪的,没有医生护士不掉眼泪的,我们都觉得她应该能活过来,因为大家都觉得,她是一个医生,她是一个救人的人,不应该这么就走了,所以没有想到她真的就这么走了。

从医33年,丁秀兰亲手救治过大量的危重病人。作为一个医生,她所具有的那种珍贵品质,无声地感染着身边的人。

王辰:我的第二个代教老师,就是丁秀兰老师,她带我实习,当时她是住院医师,我是实习大夫。我是刚进临床一个月的实习大夫,丁大夫给我的很多印象,就是她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医生本来就是一个特别需要善良的本色来发挥的这样一个职业。她本性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人骨子里面特别善良,她在做医生这个职业的时候,尤其把这个善良的天性,体现得特别充分。比如说她对病人,总是最早来查房,然后随时病人有问题,她随时解决。所以我也很庆幸,在我刚刚接触医学的时候,就碰到了像丁秀兰这样的一个好老师,她的当时那种临床的精神,那种对病人负责任的态度,和她对我们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就真正对我们以后的从医过程,产生了一个非常深远的影响。

丁秀兰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去年10月底,十八岁的女儿远赴加拿大留学。因为事情发生的突然,丁秀兰和她的女儿甚至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丈夫申业桐:我是从1988年到我们医院的海南分医院去出差,我前后在海南分医院,差不多工作了十个年头。这样家里都是靠她一个人带孩子,她上夜班的时候,就把孩子一个人锁在家里,她在那边上班。所以我们两个人一直都感到心里很内疚,对孩子来讲。

王辰:她把太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工作上面,她对自己的孩子照顾得应该说不是很周到的。她很爱孩子,她心里最大的一个事,就是这个孩子。医生里面高智商的人物极多,但医生里面对自己的孩子疏于管教、疏于教育的人也极多,丁老师就是这样的,对孩子很爱,但是实在是无暇去更多地照顾孩子。我想跟她说的就是,请她放心走好,我会照顾好孩子的。

徐国英:丁大夫去世了,我们都特别悲痛,所以现在在外面的准备上一线的同志都给我们写请战书。真的,好多人都跟我说,徐老师你用我的时候,要叫我们进去的时候一定进去,所以我觉得丁大夫去世了以后,更给我们增加了勇气。

刘小原:我觉得好像,就是说它虽然是个事实,但是我觉得她还是活着,她说话的样子,她那些动作好像就在你眼前。

王辰:所以丁老师这个事情对我影响非常深。她的去世,更使我们把她过去的一系列的为人为医的风范,烙在我们心里面。我们在做医生的时候会做得更好一些。

就在李晓红殉职20天前的那个上午,她所在科室接诊了一位地方病人,也是全院接诊的首例非典患者。在人们谈非典色变的日子里,同在医院从事医务工作的丈夫考虑近来妻子很疲劳,劝她休息几天。李晓红
6年前,出身于军人家庭的李晓红从地方大学毕业后,走进她向往的警营,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她热爱自己的事业,决心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奉献自己的全部才学。由于工作突出,她入了党、三次立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去年的职称考核中,她以两轮均为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全科最年轻的主治医师。
那天,她像往常一样走向自己的岗位,微笑着走进一间间病房,走向她的一位位病人,也包括那位非典病人。她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与科里医务人员一起分析病情,收集有关治疗非典的资料,采取救治措施,并亲自为那位非典病人体检、诊治。一整天,她忙得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然而,人们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尽管科里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但由于人们对非典认识不足,在收治那位非典病人5天后,过度疲劳的李晓红不幸被非典病毒感染。
丁秀兰同志生前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急诊科副主任、急诊科党支部书记。生于1954年3月24日,1970年9月-1976年9月为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内科护士,在此期间由于工作出色,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1976年9月进入首都医科大学学习,1980年毕业,被评为优秀毕业生。1980年1月-1988年12月丁秀兰同志在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工作。历任内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和主治医师。1988年底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任急诊科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2003年4月中旬在救治“非典”患者时被感染,因多脏器功能衰竭,于2003年5月13日凌晨4时15分光荣殉职,终年49岁。
丁秀兰同志从医33年来,遇到困难和危险,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对病人一视同仁,无论贫富贵贱,她都精心诊治,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要对得起病人”。对待科里的同志,也是有求必应。身为教授、科室副主任的她,无论哪一级的医生请她看病人,她从不推诿,半夜里常被叫来会诊。她关心年轻医生的进步,在政治上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常利用休息时间替科里的同志排忧解难,甚至替有困难的下级医生值班看门诊。
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急诊科无疑是医院的第一道防线,而作为急诊科副主任、急诊科党支部书记的丁秀兰同志更是站在第一道防线最前沿的人。“选择做医务工作者,就是选择了奉献”“共产党员就得带头”这些都是她常说的话,也是她一贯工作作风的真实写照。当社会上谈“非”色变的情况下,对发热病人本能地退避三舍时,丁秀兰同志却义无返顾的冲到了抗击“非典”的第一线,成了24小时在岗的发热门诊的主检大夫。当发热病人大量涌来时,下级医生经常越级请求丁秀兰同志指导,而丁主任明知多接触一次发热病人,就多一分被感染的危险,但她还是象平时一样,不分白天黑夜,随叫随到,象平时一样认真询问病情,一丝不苟地查体,和年轻的医生们一起开医嘱。看着被“非典”病魔击倒的年轻护士,她心如刀绞,总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她们。她象大姐姐一样劝慰他们,鼓励她们战胜病魔;她还象住院医生一样,为她们一个个地查体,细致到连每个人的眼睑和咽部都要认真地检查一遍,并亲自书写病历。在“非典”病毒肆虐的日子里,她匆忙的脚步声、熬红的双眼以及疲惫的神情告诉人们她已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医生的天职和共产党员的信念支撑着她的整个灵魂。她就这样不停地劳碌着,用她已过中年的身躯抵御着疲倦,用她共产党员的行为鼓舞着士气。
2003年4月14日,极度疲倦的丁秀兰同志开始感到身体不适,但是她无暇顾及自己,仍支撑着有病的身躯,坚持工作,下午终于病倒在自己挚爱的工作岗位上。躺在隔离病房里,丁大夫依然象往常那样,助人为乐,关心同志,有的年轻病友因病情加重,心情烦躁时,丁大夫拖着自己有病的身躯,艰难的举着输液瓶子挨到她的床前,用长者特有的关怀安慰她,指导她如何正确使用呼吸机,使她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在最后的日子里,当她说话已经很困难时,仍不忘嘱咐病友“用呼吸机时多抹点石蜡油”。为了减少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的次数,降低交叉感染的机会,她总是不停地“撵”前来巡视的医护人员:“快出去吧,别传染你们!”,为了减轻护士的辛苦,她竟夜间不睡觉,自己盯着输液。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她毫不犹豫的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作为医生,她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作为党支书,她是春雨,滋人润物细无声;作为病人,她还是和其他病人站在一起共同抗击病魔的医生。
在丁秀兰同志患病期间,为了就治丁秀兰同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门成立了特别医护小组,为抢救丁秀兰同志提供了技术、物质和器械的全力支持。她的病情也牵动了北京市、北京大学和医学部领导的心,他们多次组织北京市及外地专家会诊,北京地坛医院的领导和医护人员也全力投入抢救工作。但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于2003年5月13日清晨4点15分在北京地坛医院光荣殉职。
丁秀兰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在几十年的从医生涯中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娴熟的专业技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塑造了医务人员的形象,塑造了共产党员的形象,是医务人员学习的楷模,被追授为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北京大学“白衣卫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医学部“白衣卫士”称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王晶,女,汉族,1971年2月2日出生。生前系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优秀共产党员。在此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王晶同志始终战斗在最前线,恪尽职守、忘我工作,最后不幸染病,于2003年5月27日15时30分光荣殉职,终年32岁。
王晶同志于1990年6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毕业后主动报名到工作繁重的急诊科工作。在工作中一贯勤勤恳恳、扎扎实实、任劳任怨,因表现突出曾先后获得1991年度和1993年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护师奖、1994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最佳护士小姐称号。
1996年9月王晶同志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以极为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医科大学夜大学护理专业深造,毕业后承担了急诊科护理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真负责,
我清楚地记得,大年除夕我们吃完年夜饭,他笑着对我说:‘我10多年来都没陪你好好过过春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