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将共享共赢利益客户的理念落实到经营管理中

1、团队合作,互补共赢。具备合作意识是共赢的重要保证,要学会如何团结人、尊重人、理解人,这既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责任。股东、同事、客户,大家在一起共事,既是事业的需要,也是难得的缘分。长久相处,难免有些磕磕碰碰,只要不违反基本原则,就应该求大同存小异,坦诚相待,在合作共事中加深了解,在相互尊重中增进团结,使团队整体在思想上同心,行动上同步。

2.携手同行(hang),微笑竞争。把商场看成是战场,这是传统的竞争观念,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其实商场不同于赛场,更不同于战场,赛场上只有输赢,战场上你死我活,但商场却经常可以做到共赢。要摆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利人利己的共赢思维做大市场,做大事业,而不要以赌气心态,非要拼出个你死我活来,结果只能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
3.尊重差异,体谅宽容。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尊重是双赢的前提。能够尊重对方不同的想法,彼此相处的空间就会扩大。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以客观的现实结果为坐标制定标准,同时善于改变自己的欠缺部分。
4.勇于表达,善于妥协。要学会清楚表达自己的期望,勇敢地维护自己的立场,同时也要学会有智慧地妥协,确保共赢理念的落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许多情况下,如果不肯做出任何妥协,那只能失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成为最终的失败者。
5、善于妥协不是一味地忍让和无原则地退让,而是意味着对对方人格的尊重,坚持正确的决策,以便维护企业的正气不断提升。要善于策略地相对妥协以便赢得他人的理解,以合作共赢为根本打造提升他人的环境和条件,成为工作及生活中的智者和强者。
6、所有员工,都是事业同仁,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要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充分挖掘个人潜能,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使企业和员工实现共赢,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7、与客户等合作伙伴共赢,要为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提供与众不同的服务,提供价值增值的服务,为客户服务好终端用户,这是我们与客户打造的共赢的空间。
8、企业在进行生产的同时必须要保护环境,这也是我们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人类和环境的共赢。
共赢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企业发展的需求,是事业成功者必须具备的理念和素质。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企业,必须开创与时俱进的共赢文化,建立企业内部及产业链的共赢机制,同时树立企业管理者的共赢思维。只有树立共赢思维,团队才可能增强凝聚力,只有提倡共赢理念,七局才可能持续发展。

B. 如何利用共享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价值

其中一种广为使用的方法就是消除冗余并采用共享服务供给模式。
大多数共享服务项目的目标是以合理的成本为企业众多业务部门提供一致的服务交付,而非每个部门都为自身重复提供相同的服务。冗余服务的典型例子包括服务台、电子邮件和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
在继续探讨这一话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共享服务。共享服务在IT行业拥有诸多定义,但其在维基网络上的定义与大多数专家和分析师的想法是一致的。维基网络显示,共享服务是指原本由组织或团体中多个要素提供的服务,转变成仅由组织或团体的某一要素提供。这样,该服务的资金和资源得以共享,而提供服务的部门则成为内部服务供应商。
例如,由于收购或业务部门有自己的IT系统和支持,一家企业可能拥有多个ERP系统(如甲骨文、SAP等)。按照每个部署的不同开销,很可能每个业务部门得到的服务水平也不尽相同。此外,以整合与报告为目在系统之间交换数据会很耗时并容易出错。最后,运行多个系统的总费用往往比其提供的业务总价值还要高,这是由软硬件以及管理和运营资源方面的冗余造成的。将这些系统合并为单一、共享的服务能使企业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同时确保整个企业内服务水平的一致性。
了解自身的服务
要在共享服务领域起步,首先需要清楚地了解企业的业务客户依靠何种服务运行业务。一些服务可能由IT提供,而另一些则可能不是。在确认这些服务时,请务必从业务角度而非技术角度进行考量,否则可能会错失整合的机会。例如,从Exchange、Lotus Notes和谷歌邮件中的每个条目对企业进行考量。虽然每项应用只有一种条目,但它们所提供的业务服务却同样是沟通与协作。这些都成为需要整合的共享服务,而基础技术与业务目标相比只是次要的。
使交付平台现代化
效率是交付共享服务的关键要素。CIO们可以通过标准化交付平台来实现高效交付,然后再寻找机会对其进行现代化。
首先,确定目标服务的各种交付环境,然后依照战略性平台架构对其进行评估。如果CIO没有战略性平台架构,那么应当即刻进行定义。
目标架构应使CIO能够提供质量一致的服务,同时不断调整以适应整个企业内不同水平的服务。CIO可利用虚拟化和私有、公共云等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
愈来愈多的硬件技术厂商正在提供集成网络、系统和存储平台。例如,思科已推出统一计算系统(UCS),为管理员提供一根电缆进,一根电缆出的体验。诸如此类的解决方案使系统工程师得以建立私有云和虚拟化环境,从而促进共享服务的高效交付。
此外,正确的应用架构有助于实现有效的共享服务。完美的应用应能提供多租户的架构。这使服务的核心或支持功能得以作为单个应用运行,而多个应用也能独立并安全地与流程、自定义和数据共同运行。
确保全面的管理
除合适的技术外,有效交付共享服务需要对该技术及其相关流程进行长期全面的管理。应具备的管理组件包括:服务目录管理:
服务目录向客户描述可用的服务以及这些服务遵从的服务水平协议(SLAs)。确保所有共享服务通过服务目录记录并公布。
自助服务请求管理:
妨碍客户接受共享服务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共享服务将降低服务的响应能力。有效的服务请求管理流程由自助服务门户支持,使服务用户能够随时按需请求服务,同时尽量减少与服务台的接触。此外,许多此类服务请求可实现自动化,从而进一步提升终端用户体验,提高其对共享服务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配置管理:为促进系统合并,必须要不断了解技术组件与相应服务之间的关系。持续的配置管理由维护良好的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支持,为维持共享服务提供所需的集中记录系统。
事件管理:要维持高水平的服务可用性,IT必须主动管理服务事件,避免其对服务可用性产生负面影响。主动监控使IT运维得以尽早发现性能或可用性方面的问题,并在服务受到不利影响前就采取纠正措施。
充分利用业务服务管理
如之前所言,共享服务项目的目标是为企业业务部门提供一致的服务交付,该目标包括提供关键业务服务以及实现成本效益。
这些目标构成了业务服务管理(BSM)的基本原则,BSM为优化IT成本、实现透明度、提高业务价值、控制风险以及确保服务质量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统一的平台。BSM对IT流程进行简化、标准化和自动化,使CIO们得以在业务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其进行高效管理,包括分布式、大型机、虚拟和以云为基础的资源。BSM有助于清楚地了解所提供的服务,同时推进流程更为简化、标准化且自动化。
有效的共享服务交付要求流程标准化。在合并前即已存在的多个流程模式需要协调成为单一、一致的方式。诸如从ITIL之类的框架着手对实现流程一致是很好的开端。在合并的过程中,您可利用这一机会来简化流程,然后寻找机会对尽可能多的流程进行自动化。最后,利用技术解决方案来支持您的标准化流程,并在您所确定的领域实现自动化。
结语如今,通过云计算提供的服务日渐增多,企业IT机构需要保持竞争力并提供业务价值,那么,如何才能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服务且成本更低?答案之一就是采用共享服务。若能通过真正了解业务需求并根据业务优先级来进行IT管理,您的IT组织已经领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