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端传输业务
㈠ SDH,FR,ATM,X.25网络的优缺点是什么各自的应用和业务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一)帧中继业务 帧中继(FR)是基于光纤数字传输和用户设备智能化、简化X.25网络节点协议功能的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与X.25相比FR更适合对速率和实时性要求更高的数据应用业务。 帧中继业务的特点 1、帧中继数据传输协议只保留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核心子层的功能。数据以链路层的格式在网络中转发。 2、帧中继的用户的接入速率灵活。 3、帧中继采用统计复用技术,允许用户占用其它的空闲带宽来享受高于承诺的速率服务,不但充分利用物理媒介的传输带宽,对突发性数据作出良好响应,而有可以大大简化网络拓扑结构,降低硬件成本。 帧中继业务的应用: 1、局域网互连:帧中继在局域网互连的成功应用,主要是因为帧中继的统计复用技术特别适合为局域网传送大量突发性数据。 2、提供多媒体业务:帧中继低时延、高吞吐量的特点,适用于电视会议、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实时多媒体应用。 (二)ATM业务 电信网分为传输、复用、交换、终端等几个部分,其中除终端以外的传输、复用和交换三个部分合起来统称为传递方式(也叫转移模式)ATM是异步转移模式的英文缩写,ATM综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即能灵活的分配带宽,又取消了复杂的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使传输时延大大降低。可应用于局域网互连;并可以提供具有QOS保证的实时多媒体业务。 ATM的特点1、ATM是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所谓面向连接,即在通信前先在收与发终端间建立一条连接,在通信时,报文或信息不断地在该连接上传送,因此在一次通信中有多个报文或信息时,从发端到收端的路由固定。 2、ATM是分组长度固定的分组交换方式。传统的分组交换方式中不固定,ATM是信元交换。 3、ATM具有统计复用的能力。 4、ATM可综合多种业务。SDH(SynchronosDigitalHierarchy)是一种新的数字传输体制。它将称为电信传输体制的一次革命。 X.25 是一种数据包交换技术,它可以通过包交换网络可靠地传输数据。可以通过直接连接,或通过拨入到数据包装配程序/分解程序的异步连接,来访问 X.25 网络。
㈡ 现在的移动通信业务有哪些
流量当然算了,还有(电视)视频,短信,彩信,宽带,及其它的各类增值业务,很多的
你直接打移动、联通、电信的免费电话一咨询就知道了!
祝你顺利!
㈢ 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
什么是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
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是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版A24-1类),比照增值电权信业务管理。
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是指互联网数据传送业务以外的,在固定网中以有线方式提供的国内端到端数据传送业务。
哪些企业需要办理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
例如:主要包括基于IP承载网、ATM网、X.25分组交换网、DDN网、帧中继网络的数据
传送业务等。
1、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经营者可组建上述基于不同技术的数据传送网。无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经营权的经营者不得投资建设国内传输网络设施,
必须租用具有相应许可的基础业务运营商的传输设施组建业务网络。
2、《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除经营许可证中有特别规定外,电信业务经营者取得经营许可证后,应当在1年内按照经营许可证
来源:(水牛快办)
规定的业务种类和业务覆盖范围提供电信服务”,经营者应当根据自身的业务开展能力来申请业务覆盖范围,原则上业务经营者初次申请许可业务覆盖范围不能为全国。经营者提供服务后,有扩大业务覆盖范围需求时,可申请变更许可证的业务覆盖范围。
㈣ 中国联通针对中、高端用户开展的业务有哪些
最近中国联通动作频频:先后推出了针对新增大众市场的预付费业务如意133、针对中端市场的后付费业务“超值新时空”和针对高端市场的后付费业务“至尊新时空”,力图主推CDMA业务,加速CDMA用户增长,实现CDMA早日赢利。在面临CDMA年内必须赢利的压力下,联通仍将投入超过100亿人民币的资金建设CDMA三期工程。在过去两年,联通的CDMA一期和二期分别计划耗资200亿和150亿人民币,这两项工程均创下了当年电信设备采购金额的最高纪录。据北京联通总经理姜培华透露,仅在北京一地,联通总部就将为三期工程的一阶段投入超过20亿人民币,在今年年底前扩充80万-120万户CDMA用户网络容量。另一方面,中国联通(香港)拟向海外银行拆借三年、五年和七年期总额为7.5亿美元的贷款融资,用于偿还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国内银行贷款,降低CDMA的运营成本;而此前联通集团副总裁佟吉禄也曾表示,联通集团旗下的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国联通计划发行100亿元企业债券,筹集的资金将用于CDMA三期的建设。种种动向显示:中国联通加紧修炼CDMA这把“倚天剑”,以图在中国电信市场上“突围”了。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截至2002年底,中国联通GSM、CDMA两网用户超过8000万,国内移动市场份额超过30%,成为拥有世界第三大移动电话用户群的运营商,仅次于第一的中国移动和第二的沃达丰。进入2003年以来,在很多地区,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新增用户数基本相当,中国联通在中国移动市场上的份额还将进一步上升。
在国内整个电信市场上,2003年上半年,中国联通凭借移动通讯的快速成长性,开始超越经营固定通讯的中国网通集团,达到了国内第三大运营商的位置,位居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之后。但是,中国联通与前两位的差距还是明显的:2002年底,中国联通营业收入568亿,而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收入均在1200亿以上,是中国联通的两倍多。
在很多产业中,做到世界第三和国内第三的位置已经是相当成功,但是中国联通第三的地位却有点儿尴尬。经过2002年电信再次分拆之后,新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家公司都力图进军移动通信领域,但其获得移动牌照的要求未获批准。两公司从走出固定通讯低速发展困境,提高用户ARPU值,积累经营移动业务的经验出发,小灵通的发展变得如火如荼,而信息产业部对此保持默认,而这正好侵入了中国联通一贯固守的低端移动通讯领域。而中国移动凭借网络规模及拥有绝大部分高端移动用户两大绝对优势,时时与中国联通在全国各地展开针锋相对的竞争,灵活的采取各种应变措施,在高中低端全面保卫自己的地位。中国联通则处境微妙,被夹在中间:在高端市场上压着世界第一的中国移动,在低端市场上受到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小灵通”的挤压,并要面对来自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意欲进入移动市场的运营商潜在威胁,市场竞争激烈万分。
定位难题1:C网与G网的平衡
中国联通的成长可谓不易。从1994年中国联通成立的第一天起就被授予电信基础网络的经营权,从全球眼光来看,中国决定在电信市场的基础电信业务引进竞争机制并不晚,但是联通饱受各种市场准入和互联互通障碍的搓揉,联通在它进入的多个电信领域中依然市场份额很小:国内GSM移动电话发展历史中,联通公司首先开始GSM移动电话网络建设,老中国电信紧接着进入,但是一直等到老中国电信的GSM网络建设已经初见规模,中国联通才在中国电信之后拿到了移动通讯的放号许可。1995年中国联通的市场份额约为20 %(GSM),到1998年,中国联通的移动电话市场份额下降到了9.1 %,1998年新增的移动电话用户1047万户,其中联通的新用户仅100万户,占9.5 %。98年中国电信分拆和国务院重组以后,中国联通取得了被压抑已久的爆发性增长,到2001年上半年移动电话领域联通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26.3 %,用户总数突破3000万,一直到现在联通拥有近8000万用户,30%的市场份额。
由于互联互通问题,政策“细节上的魔鬼”以及网络覆盖率的差距,中国联通用户高端用户比较少,表现为中国联通的平均每用户收益(ARPU)一直远远低于中国移动,2000年中国联通的ARPU为92.5元,而同期中国移动的ARPU为221元。2000年长城通信并入中国联通,信息产业部给了联通国内唯一的CDMA移动通讯经营资格,这个机会为联通争夺高端用户打下基础。
目前,世界上同一个运营商同时运营两个制式的移动通信网的只有澳大利亚电信和中国联通。澳大利亚电信也只是为奥运会专门建了CDMA网,但是主要在周边广大地区应用,中心城市还主要是采用GSM。中国联通的主要目的显然并不是为此,毫无疑问,联通发展的重点在C网。联通试图通过市场细分来实现两网的协调发展,多次强调C网和G网的不同定位:C网以中高端用户为重点,兼顾大众;G网以大众市场为重点,积极争取中高端用户。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定位越来越趋向于模糊,如何平衡两张网之间关系成为中国联通的一个难题。
定位难题2:移动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平衡
绝大多数老百姓说起中国联通,印象中这只是一个移动业务运营商。的确,移动业务是中国联通赖以生存的支柱业务,也是得以中国联通快速成长的窍门。移动业务是中国电信市场上增长极快且利润最为丰厚的一块蛋糕,几乎所有的运营商莫不对此垂涎三尺,虎视眈眈。但联通实际上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全业务运营商,而且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唯一的全业务运营商。很早就拿到固话牌照的联通因倾注于移动业务被人们遗忘了固定运营商的地位。
联通在1998年开始正式经营固话,不过时至今日,它的本地市话网业务只在重庆、成都、天津等三个城市试点,都开展得不是很成功。除了今年四月“泰龙”事件曾经在电信业内泛起联通参与固话竞争的一个小泡沫以外,联通固定电话业务可以说基本上默默无闻,消费者对此一无所知。
实际上,联通的长途网络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都已基本实现全国覆盖:建成光纤传输网络总长度达到24万公里,通达全国28个省市,293个地市;在100多个地市启动建设了城域传输和用户综合接入网;中国联通新建的193长途电话网络已经覆盖29个省市,300个地市,基本覆盖经济发达地区,国际长途电话通达200个国家和地区。在306个城市提供了IP电话服务,包括线路出租,FR,ATM,VPN和互联网在内的宽带数据网络已经覆盖220个城市。
在无线寻呼业务方面,由于原中国电信的国信寻呼整体划入中国联通,联通在无线寻呼市场上居主导地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无线寻呼网和最多的用户,由于无线寻呼行业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而且受到手机短信的有力冲击,无线寻呼业务有所下滑,联通采用多种方式为寻呼业寻找出路:开展双向寻呼业务;建立呼叫中心;与国内各大银行合作寻呼等等。
相对于其他运营商梦寐以求寻求全业务经营,联通的全业务经营显得漫不经心,到目前为止,联通的移动通讯收入占全部收入近90%,移动通讯与其他业务的平衡也成为了联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难题。
夹缝中生存
联通的第一个难题是因为与中国移动同质化竞争严重,一直无法超越。引入CDMA网络联通试图与中国移动进行差异化竞争,寻求加速追赶并超越的机会。联通的第二个难题,原因无他,联通很“穷”。
联通一直不缺电信政策资源和电信自然资源。从一开始并持续到现在的不对称管制,固定+移动牌照,寻呼业到唯一CDMA经营牌照,联通屡次遭遇经营困境,但是都挺过来了。现在的联通今非昔比,不满足于成为移动、电信、网通下面的小兄弟,希望成为和他们平起平坐的运营商,CDMA无疑是它手中的“倚天剑”。因为在GSM上有中国移动GPRS挡道,,下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小灵通”收网,市场空间逐渐狭窄,联通寄期望于CDMA避开小灵通的市场区域,凭借数据应用优势,能与中国移动GSM抗衡。对联通不利的正是由于它的成长,不对称管制优惠政策的存在将不会太长,一方面是因为其他运营商的强烈要求,另一方面国外的电信改革历史表明:当市场竞争到一定程度,不对称管制政策便会阻碍原有主导电信企业的发展,同时对新运营商在市场竞争中继续发展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也是不利的。
资金和管理一直是中国联通的“罩门”。在联通成立初期网络建设需要极大的投入,而中国联通除了少量的入网费之外得不到其他资金收入,而国内电信业严格限制外资进入,使中国联通发展遇到了资金瓶颈,中国联通迫于无奈创造了“中中外”模式,但是这种变通在1999年被中止。2000年6月,中国联通在纽约、香港上市,圈到资金56.5亿美元。即使如此,这笔资金仅相当于联通一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联通的现金流依然相当紧张。CDMA工程启动之后,由于初期业务开展不利,联通迫不得已开展明知为恶性循环的贴补政策,拉高了当年的业务指标,却留下了未来几年的财务风险。
我的未来不是梦
想要改变两个定位难题,改变在两强阴影下生存的状态,联通更需要管理上、思想上的突围,而不是纯粹业务上的突围。
虽然拥有了CDMA网络,但是联通还是深深的沉浸在过去的思维中。除了价格战,还是价格战,扩大用户规模。在许多业务的深度挖掘上,联通与中国移动的差距反而越来越远,现在的联通就像是被拖进了CDMA恶性循环的泥沼难以自拔,只顾着不断发展新用户,似乎有CDMA网络塑造为其低端GSM网络的翻版的趋势。从当初移动的全球通VS联通的130无名品牌,中国移动的神州行VS联通的如意通,“移动梦网”VS“联通在信”,中国联通几乎每步皆输,在移动后面亦步亦趋。在建设了数据服务占优的CDMA网络以后,在服务上又落后于中国移动了。联通除了推出几款基于BREW的游戏就悄无声息,似乎还没有把数据业务当作一个优势品牌来做的意思,认为仅仅是提供这项服务就万事大吉,联通真正的市场化思想还十分淡薄,业务管理和品牌管理与中国移动有很大的差距。
价格战的老路联通已经走不通了。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联通依靠价格战攻坚的关键时刻,后院却来了“小灵通”。面对小灵通这个对手来说,价格利器反成了自己的劣势,中国联通似乎还没有完全明白这一点,除了价格战还是价格战,除了扩大规模还是扩大规模,从长远来看,这不是公司发展的最佳路径,尤其是当外部环境和市场前景已经物换星移,面目全非之时。
联通的未来无他,一是业务上的突围,利用CDMA与中国移动形成差异化竞争;二是思想上的突围,在用户深度上多下一些功夫,而不只是顾着用户的广度;三是管理上的突围,充分利用唯一全业务经营的优势,不仅仅作为一个二流的移动运营商。从这几点上来说,在竞争新增用户的同时,有计划的逐步将现有GSM用户转为CDMA用户,出售GSM资产,利用全业务优势各种业务打包争取高价值客户不失为可行之策。
㈤ 中国联通主要有那些业务
中国联通提供电话业务、互联网接入及应用、数据通信、视讯服务、国际及港澳台通信等多种类业务,能够满足国际、国内客户的各种通信需求。涵盖固定和移动两个领域,并在香港、北美、欧洲、日本和新加坡设有境外运营公司。
中国联通主要业务如下:
1,移动增值业务:提供手机短信、手机报、联通在信、炫铃、丽音、手机邮箱、彩信、上网流量,以及来电显示、呼叫转移、呼叫等待、呼叫保持、多方通话、语音信箱、联通秘书、漏话提醒等多种增值业务。
2,手机电视:中国联通提供的在手机上观看视频节目的业务。使用该业务需要中国联通WCDMA网络的支持。您可以通过手机电视客户端或联通3G门户,点播、下载、上传视频,还可以实时收看多个电视直播频道。
3,新势力:新势力是中国联通公司针对15-26岁的青少年群体推出的客户品牌,也是中国联通的第一个客户品牌。
4,如意通:“如意通”是中国联通面向普通大众提供的实惠方便的移动通信服务。
(5)中端传输业务扩展阅读:
业务:
1,IPTV:IPTV是基于电信宽带网络,以电视机加机顶盒为主要终端设备,为用户提供互动多媒体服务的宽带增值业务。
2,网元出租业务:中国联通具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客户提供从管道、通信光纤、波长、同步网端口到网络设备的各种网元出租业务。
3,应急通信业务:中国联通应急通信是专门执行应急通信任务的专业机构,既承担全国应急通信保障、抢险救灾应对突发事件等应急通信任务,也面向社会,为社会文体活动提供临时替代、支撑和补充等通信服务,满足各种话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等综合通信服务。
4,新势力:新势力是中国联通公司针对15-26岁的青少年群体推出的客户品牌,也是中国联通的第一个客户品牌。
㈥ 中国电信的主要业务分类有哪些,请具体写出项目大类名称并予以举例说明
《电信业务分类目录》
电信业务分类目录
业务界定
A.基础电信业务
一、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
(一)固定通信业务
固定通信是指通信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主要通过电缆或光缆等线路固定连接起来,进而实现的用户间相互通信,其主要特征是终端的不可移动性或有限移动性,如普通电话机、IP电话终端、传真机、无绳电话机、联网计算机等电话网和数据网终端设备。固定通信业务在此特指固定电话网通信业务和国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
根据我国现行的“电话网编号标准”,全国固定电话网分成若干个“长途编号区”,每个长途编号区为一个本地电话网。固定电话网可采用电路交换技术或分组交换技术。
固定通信业务包括:固定网本地电话业务、固定网国内长途电话业务、固定网国际长途电话业务、IP电话业务、国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
1.固定网本地电话业务固定网本地电话业务是指通过本地电话网(包括ISDN网)在同一个长途电话编号区范围内提供的电话业务。
固定网本地电话业务包括以下主要业务类型:
端到端的双向话音业务。端到端的传真业务和中、低速数据业务(如固定网短消息业务)。呼叫前转、三方通话、主叫号码显示等补充业务。
经过本地电话网与智能网共同提供的本地智能网业务。
基于ISDN的承载业务。固定网本地电话业务经营者必须自己组建本地电话网络设施(包括有线接入设施),所提供的本地电话业务类型可以是一部分或全部。提供一次本地电话业务经过的网络,可以是同一个运营者的网络,也可以是不同运营者的网络。
2.固定网国内长途电话业务固定网国内长途电话业务是指通过长途电话网(包括ISDN网)、在不同“长途编号”区,即不同的本地电话网之间提供的电话业务。某一本地电话网用户可以通过加拨国内长途字冠和长途区号,呼叫另一个长途编号区本地电话网的用户。
固定网国内长途电话业务包括以下主要业务类型:
跨长途编号区的端到端的双向话音业务。
跨长途编号区的端到端的传真业务和中、低速数据业务。
跨长途编号区的呼叫前转、三方通话、主叫号码显示等各种补充业务。
经过本地电话网、长途网与智能网共同提供的跨长途编号区的智能网业务。
跨长途编号区的基于ISDN的承载业务。
固定网国内长途电话业务的经营者必须自己组建国内长途电话网络设施,所提供的国内长途电话业务类型可以是一部分或全部。提供一次国内长途电话业务经过的本地电话网和长途电话网,可以是同一个运营者的网络,也可以由不同运营者的网络共同完成。
3.固定网国际长途电话业务固定网国际长途电话业务是指国家之间或国家与地区之间,通过国际电话网络(包括ISDN网)提供的国际电话业务。某一国内电话网用户可以通过加拨国际长途字冠和国家(地区)码,呼叫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电话网用户。
固定网国际长途电话业务包括以下主要业务类型:
跨国家或地区的端到端的双向话音业务。
跨国家或地区的端到端的传真业务和中、低速数据业务。
经过本地电话网、长途网、国际网与智能网共同提供的跨国家或地区的智能网业务,如国际闭合用户群话音业务等。
跨国家或地区的基于ISDN的承载业务。
利用国际专线提供的国际闭合用户群话音服务属固定网国际长途电话业务。
固定网国际长途电话业务的经营者必须自己组建国际长途电话业务网络,无国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经营权的运营商不得建设国际传输设施,必须租用有相应经营权运营商的国际传输设施。所提供的国际长途电话业务类型可以是一部分或全部。提供固定网国际长途电话业务,必须经过国家批准设立的国际通信出入口。提供一次国际长途电话业务经过的本地电话网、国内长途电话网和国际网络,可以是同一个运营者的网络,也可以由不同运营者的网络共同完成。
4.IP电话业务IP电话业务泛指利用IP网络协议,通过IP网络提供或通过电话网络和IP网络共同提供的电话业务。
IP电话业务在此特指由电话网络和IP网络共同提供的Phone-Phone以及PC-Phone的电话业务,其业务范围包括国内长途IP电话业务和国际长途IP电话业务。IP电话业务在整个信息传递过程中,中间传输段采用IP包方式。
IP电话业务包括以下主要业务类型:端到端的双向话音业务。端到端的传真业务和中、低速数据业务。
与智能网共同提供的国内和国际长途智能网业务。
IP电话业务的经营者必须自己组建IP电话业务网络,无国际或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经营权的运营商不得建设国际或国内传输设施,必须租用有相应经营权运营商的国际或国内传输设施。所提供的IP电话业务类型可以是部分或全部。提供国际IP长途电话业务,必须经过国家批准设立的国际通信出入口。提供一次IP电话业务经过的网络,可以是同一个运营者的网络,也可以由不同运营者的网络共同完成。
5.国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国际通信设施是指用于实现国际通信业务所需的地面传输网络和网络元素。国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是指建设并出租、出售国际通信设施的业务。
国际通信设施主要包括:国际陆缆、国际海缆、陆地入境站,海缆登陆站、国际地面传输通道、国际卫星地球站、国际传输通道的国内延伸段,以及国际通信网络带宽、光通信波长、电缆、光纤、光缆等国际通信传输设施。
国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经营者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设上述国际通信设施的部分或全部物理资源和功能资源,并可以开展相应的出租、出售经营活动。
(二)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蜂窝移动通信是采用蜂窝无线组网方式,在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通过无线通道连接起来,进而实现用户在活动中可相互通信。其主要特征是终端的移动性,并具有越区切换和跨本地网自动漫游功能。蜂窝移动通信业务是指经过由基站子系统和移动交换子系统等设备组成蜂窝移动通信网提供的话音、数据、视频图像等业务。
蜂窝移动通信业务包括:900/1800MHzGSM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800MHz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1.900/1800MHzGSM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900/1800MHzGSM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简称GSM移动通信)业务是指利用工作在900/1800MHz频段的GSM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话音和数据业务。GSM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口采用TDMA技术,核心网移动性管理协议采用MAP协议。
900/1800MHzGSM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包括以下主要业务类型:
端到端的双向话音业务。移动消息业务,利用GSM网络和消息平台提供的移动台发起、移动台接收的消息业务。
移动承载业务以及其上的移动数据业务。
移动补充业务,如主叫号码显示、呼叫前转业务等。
经过GSM网络与智能网共同提供的移动智能网业务,如预付费业务等。
国内漫游和国际漫游业务。900/1800MHzGSM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的经营者必须自己组建GSM移动通信网络,所提供的移动通信业务类型可以是一部分或全部。提供一次移动通信业务经过的网络可以是同一个运营者的网络,也可以由不同运营者的网络共同完成。提供移动网国际通信业务,必须经过国家批准设立的国际通信出入口。
2.800MHz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800MHz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简称CDMA移动通信)业务是指利用工作在800MHz频段上的CDMA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话音和数据业务。CDMA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口采用窄带码分多址CDMA技术,核心网移动性管理协议采用IS-41协议。
800MHz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包括以下主要业务类型:
端到端的双向话音业务。移动消息业务,利用CDMA网络和消息平台提供的移动台发起、移动台接收的消息业务。
移动承载业务以及其上的移动数据业务。
移动补充业务,如主叫号码显示、呼叫前转业务等。
经过CDMA网络与智能网共同提供的移动智能网业务,如预付费业务等。
国内漫游和国际漫游业务。800MHz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的经营者必须自己组建CDMA移动通信网络,所提供的移动通信业务类型可以是一部分或全部。提供一次移动通信业务经过的网络,可以是同一个运营者的网络,也可以由不同运营者的网络共同完成。提供移动网国际通信业务,必须经过国家批准设立的国际通信出入口。
3.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简称3G移动通信)业务是指利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话音、数据、视频图像等业务。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的主要特征是可提供移动宽带多媒体业务,其中高速移动环境下支持144kb/s速率,步行和慢速移动环境下支持384kb/s速率,室内环境支持2Mb/s速率的数据传输,并保证高可靠的服务质量(QoS)。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包括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可提供的所有的业务类型和移动多媒体业务。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的经营者必须自己组建3G移动通信网络,所提供的移动通信业务类型可以是一部分或全部。提供一次移动通信业务经过的网络,可以是同一个运营者的网络设施,也可以由不同运营者的网络设施共同完成。提供移动网国际通信业务,必须经过国家批准设立的国际通信出入口。
(三)第一类卫星通信业务
卫星通信业务是指经过通信卫星和地球站组成的卫星通信网络提供的话音、数据、视频图像等业务。通信卫星的种类分为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卫星)、地球中轨道卫星和低轨道卫星(非静止卫星)。地球站通常是固定地球站,也可以是可搬运地球站、移动地球站或移动用户终端。
根据管理的需要,卫星通信业务分为两类。第一类卫星通信业务包括: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卫星国际专线业务。
1.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卫星移动通信业务是指地球表面上的移动地球站或移动用户使用手持终端、便携终端、车(船、飞机)载终端,通过由通信卫星、关口地球站、系统控制中心组成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实现用户或移动体在陆地、海上、空中的通信业务。
卫星移动通信业务主要包括话音、数据、视频图像等业务类型。
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的经营者必须组建卫星移动通信网络设施,所提供的业务类型可以是一部分或全部。提供跨境卫星移动通信业务(通信的一端在境外)时,必须经过国家批准设立的国际通信出入口转接。提供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过的网络,可以是同一个运营者的网络,也可以由不同运营者的网络共同完成。
2.卫星国际专线业务卫星国际专线业务是指利用由固定卫星地球站和静止或非静止卫星组成的卫星固定通信系统向用户提供的点对点国际传输通道、通信专线出租业务。卫星国际专线业务有永久连接和半永久连接两种类型。
提供卫星国际专线业务应用的地球站设备分别设在境内和境外,并且可以由最终用户租用或购买。
卫星国际专线业务的经营者必须自己组建卫星通信网络设施。
(四)第一类数据通信业务
数据通信业务是通过因特网、帧中继、ATM、X.25分组交换网、DDN等网络提供的各类数据传送业务。
根据管理的需要,数据通信业务分为两类。第一类数据通信业务包括: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国际数据通信业务、公众电报和用户电报业务。
1.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是指利用IP技术,将用户产生的IP数据包从源网络或主机向目标网络或主机传送的业务。
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的经营者必须自己组建因特网骨干网络和因特网国际出入口,无国际或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经营权的运营商不得建设国际或国内传输设施,必须租用有相应经营权运营商的国际或国内传输设施。
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的经营者可以为因特网接入服务商提供接入,也可以直接向终端用户提供因特网接入服务。提供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经过的网络可以是同一个运营者的网络,也可以利用不同运营者的网络共同完成。
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经营者可以建设用户驻地网、有线接入网、城域网等网络设施。
基于因特网的国际会议电视和图像服务业务、国际闭合用户群的数据业务属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
2.国际数据通信业务国际数据通信业务是国家之间或国家与地区之间,通过帧中继和ATM等网络向用户提供永久虚电路(PVC)连接,以及利用国际线路或国际专线提供的数据或图像传送业务。
利用国际专线提供的国际会议电视业务和国际闭合用户群的数据业务属于国际数据通信业务。
国际数据通信业务的经营者必须自己组建国际帧中继和ATM等业务网络,无国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经营权的运营商不得建设国际传输设施,必须租用有相应经营权运营商的国际传输设施。
3.公众电报和用户电报业务公众电报业务是发报人交发的报文由电报局通过电报网传递并投递给收报人的电报业务。公众电报业务按照电报传送的目的地分为国内公众电报业务和国际公众电报业务两种。
用户电报业务是用户利用装设在本单位或本住所或电报局营业厅的电报终端设备,通过用户电报网与本地或国内外各地用户直接通报的一种电报业务。用户电报业务按使用方式分为专用用户电报业务、公众用户电报业务和海事用户电报业务。
二、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
(一)集群通信业务
集群通信业务是指利用具有信道共用和动态分配等技术特点的集群通信系统组成的集群通信共网,为多个部门、单位等集团用户提供的专用指挥调度等通信业务。
集群通信系统是按照动态信道指配的方式实现多用户共享多信道的无线电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一般由终端设备、基站和中心控制站等组成,具有调度、群呼、优先呼、虚拟专用网、漫游等功能。
集群通信业务包括:模拟集群通信业务、数字集群通信业务。
1.模拟集群通信业务模拟集群通信业务是指利用模拟集群通信系统向集团用户提供的指挥调度等通信业务。模拟集群通信系统是指在无线接口采用模拟调制方式进行通信的集群通信系统。
模拟集群通信业务经营者必须自己组建模拟集群通信业务网络,无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经营权的经营者不得建设国内传输网络设施,必须租用具有相应经营权运营商的传输设施组建业务网络。
2.数字集群通信业务数字集群通信业务是指利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向集团用户提供的指挥调度等通信业务。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是指在无线接口采用数字调制方式进行通信的集群通信系统。
数字集群通信业务主要包括调度指挥、数据、电话(含集群网内互通的电话或集群网与公众网间互通的电话)等业务类型。
数字集群通信业务经营者必须提供调度指挥业务,也可以提供数据业务、集群网内互通的电话业务及少量的集群网与公众网间互通的电话业务。
数字集群通信业务经营者必须自己组建数字集群通信业务网络,无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经营权的经营者不得建设国内传输网络设施,必须租用具有相应经营权运营商的传输设施组建业务网络。
(二)无线寻呼业务
无线寻呼业务是指利用大区制无线寻呼系统,在无线寻呼频点上,系统中心(包括寻呼中心和基站)以采用广播方式向终端单向传递信息的业务。无线寻呼业务可采用人工或自动接续方式。在漫游服务范围内,寻呼系统应能够为用户提供不受地域限制的寻呼漫游服务。
根据终端类型和系统发送内容的不同,无线寻呼用户在无线寻呼系统的服务范围内可以收到数字显示信息、汉字显示信息或声音信息。
无线寻呼业务经营者必须自己组建无线寻呼网络,无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经营权的经营者不得建设国内传输网络设施,必须租用具有相应经营权运营商的传输设施组建业务网络。
(三)第二类卫星通信业务
第二类卫星通信业务包括: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VSAT)通信业务。
1.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是指根据使用者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将自有或租有的卫星转发器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完整转发器、部分转发器带宽等)向使用者出租或出售,以供使用者在境内利用其所租赁或购买的卫星转发器资源为自己或他人、组织提供服务的业务。
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经营者可以利用其自有或租用的卫星转发器资源,在境内开展相应的出租或出售的经营活动。
2.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VSAT)通信业务
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VSAT)通信业务是指利用卫星转发器,通过VSAT通信系统中心站的管理和控制,在国内实现中心站与VSAT终端用户(地球站)之间、VSAT终端用户之间的语音、数据、视频图像等传送业务。
由甚小口径天线和地球站终端设备组成的地球站称VSAT地球站。由卫星转发器、中心站和VSAT地球站组成VSAT系统。
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通信业务经营者必须自己组建VSAT系统,在国内提供中心站与VSAT终端用户(地球站)之间、VSAT终端用户之间的语音、数据、视频图像等传送业务。
(四)第二类数据通信业务
第二类数据通信业务包括: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无线数据传送业务。
1.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是指第一类数据传送业务以外的,在固定网中以有线方式提供的国内端到端数据传送业务。主要包括基于异步转移模式(ATM)网络的ATM数据传送业务、基于X.25分组交换网的X.25数据传送业务、基于数字数据网(DDN)的DDN数据传送业务、基于帧中继网络的帧中继数据传送业务等。
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的业务类型包括:永久虚电路(PVC)数据传送业务、交换虚电路(SVC)数据传送业务、虚拟专用网业务等。
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经营者可组建上述基于不同技术的数据传送网,无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经营权的经营者不得建设国内传输网络设施,必须租用具有相应经营权运营商的传输设施组建业务网络。
2.无线数据传送业务无线数据传送业务是指前述基础电信业务条目中未包括的、以无线方式提供的端到端数据传送业务,该业务可提供漫游服务,一般为区域性。
提供该类业务的系统包括蜂窝数据分组数据(CDPD)、PLANET、NEXNET、Mo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