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usb采用什么传输方式,

USB的传输方式
针对设备对系统资源需求的不同,在USB规范中规定了4种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
(1)等时传输方式。该方式用来连接需要连续传输,且对数据的正确性要求不高而对时间极为敏感的外部设备,如麦克风、音箱以及电话等。等时传输方式以固定的传输速率,连续不断地在主机与USB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在传送数据发生错误时,USB并不处理这些错误,而是继续传送新的数据。
(2)中断传输方式。该方式传送的数据量很小,但这些数据需要及时处理,以达到实时效果,此方式主要用在键盘、鼠标以及游戏手柄等外部设备上。
(3)控制传输方式。该方式用来处理主机的USB设备的数据传输。包括设备控制指令、设备状态查询及确认命令。当USB设备收到这些数据和命令后,将依据先进先出的原则按队列方式处理到达的数据。
(4)批传输方式。该方式用来传输要求正确无误的数据。通常打印机、扫描仪和数码相机以这种方式与主机连接。
在这4种数据传输方式中,除等时传输方式外,其他3种方式在数据传输发生错误时,都会试图重新发送数据以保证其准确性。

USB的四种传输类型

USB目前支持三种传输速度:低速的1.5Mbps、全速的12Mbps、高速的480Mbps,USB1.1的固定连结端口可以连接所有速度的周边,但当高速的装置连结在USB1.1连结埠上时,仅能表现出12Mbps的速度。USB2.0的固定连结端口可以连结三种速度的周边装置,并确保所有USB应用硬件间的兼容性。
USB的传输类型共有四种,分别是控制型传输(Control Transfer)、中断型传输(Interrupt Transfer)、巨量型传输(Bulk Transfer)以及实时型传输(Isochronous Transfer)。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慢速装置仅支持控制型传输与中断型传输而已。以下将分别简述各个传输的特性。

控制型传输

属于双向传输,用来支持介于主机与装置之间的配置,命令或状态的通讯。控制型传输包含了三种的控制传输型态:控制读取、控制写入以及无数据控制。其中,又可再分为2~3个阶段:设定阶段、数据阶段(无数据控制没有此阶段)以及状态阶段。在数据阶段中,数据传输(IN/OUT执照封包)是以设定阶段中所订定的为方向作数据传输,而在状态阶段中,装置将传回一个交握封包给主机。
而每一个USB装置需要将端点0作为控制传输的端点,每当装置第一次连接到主机时,控制型传输就可用来交换讯息,设定装置的地址或是读取装置的描述元与要求,由于控制型传输非常的重要,所以USB必须确保传输的过程没有发生任何的错误。这个侦错的过程可以使用CRC(Cyclic Rendancy Check;循环检核)的错误检查方式,如果这个错误无法恢复的话,只好再重新传送一次。

中断型传输

由于USB不支持硬件的中断,所以必须靠PC主机以周期性地方式加以轮询,以便知悉是否有装置需要传送数据给PC。由此也可知道,中断型传输仅是一种「轮询」的过程,而非过去我们所认知的「中断」功能。而轮询的周期非常的重要,因为如果太低的话,数据可能会流失掉,但反之太高的话,则又会占去太多的总线的频宽。
对于全速装置(12Mbps)而言,端点可以订定1ms至255ms之间的轮询间隔。因此,换算可得全速装置的最快轮询速度为1KHz。另外对于低速的装置而言,仅能订定10ms至255ms的轮询间隔,如果因为错误而发生传送失败的话,可以在下一个轮询的期间重新再传送一次,而应用这类型传输的有键盘,摇杆或鼠标等称之为人机接口装置(HID)。其中,键盘是一个很好的应用例,当按键被按下后,可以经由PC主机的轮询将小量的数据传回给主机,进而了解到那个按键刚被按下。

巨量型传输

属于单向或双向的传输,顾名思意,这类型的传输是用来传送大量的数据。虽然这些大量的数据须准确地传输,但是并无传输速度上的限制(即没有固定传输的速率)。这是因为这类型的传输是针对未使用到的USB频宽提出要求的,而根据所有可以使用到的频宽为基准,不断地调整本身的传输速率。如果因为某些错误而发生传送失败的话,就重新再传一次,应用这类型的传输装置有:打印机或扫描仪等。其中,打印机是一个很好的应用例,它须要准确地传送大量的数据,但却无需实时地传送。

实时型传输

可以是单向或双向的传输。此种传输需要维持一定的传输速度,且可以默许错误的发生。它采用了事先与PC主机协议好的固定频宽,以确保发送端与接收端的速度的速率相互吻合。而应用这类型的传输装置有:USB麦克风、喇叭或是MPEG I等装置,如此可以确保播放的频率不会被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