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协议的
⑴ 传输层有哪些协议
传输层协议:
1、传输控制协议TCP
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协议: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利用TCP进行通信时,首先要通过三步握手,以建立通信双方的连接。TCP提供了数据的确认和数据重传的机制,保证发送的数据一定能到达通信的对方。
UDP协议: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协议。采用UDP进行通信时不用建立连接,可以直接向一个IP地址发送数据,但是不能保证对方是否能收到。
(1)传输协议的扩展阅读:
OSI模型(OSI model),一种概念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定义于ISO/IEC 7498-1。
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architecture)划分为以下七层:
1、物理层: 将数据转换为可通过物理介质传送的电子信号相当于邮局中的搬运工人。
2、数据链路层: 决定访问网络介质的方式。
3、网络层: 使用权数据路由经过大型网络 相当于邮局中的排序工人。
4、传输层: 提供终端到终端的可靠连接 相当于公司中跑邮局的送信职员。
5、会话层: 允许用户使用简单易记的名称建立连接 相当于公司中收寄信、写信封与拆信封的秘书。
6、表示层: 协商数据交换格式 相当公司中简报老板、替老板写信的助理。
7、应用层: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老板。
⑵ 传输协议:TCP和UDP的区别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TCP三次握手的过程如下:
客户端发送SYN(SEQ=x)报文给服务器端,进入SYN_SEND状态。
服务器端收到SYN报文,回应一个SYN(SEQ=y)ACK(ACK=x+1)报文,进入SYN_RECV状态。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端的SYN报文,回应一个ACK(ACK=y+1)报文,进入Established状态。
TCP建立连接要进行3次握手,而断开连接要进行4次
(1)当主机A完成数据传输后,将控制位FIN置1,提出停止TCP连接的请求
(2)主机B收到FIN后对其作出响应,确认这一方向上的TCP连接将关闭,将ACK置1
(3)由B端再提出反方向的关闭请求,将FIN置1
(4)主机A对主机B的请求进行确认,将ACK置1,双方向的关闭结束.
由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断开可以看出,TCP使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大大提高了数据通信的可靠性,使发送数据端
和接收端在数据正式传输前就有了交互,为数据正式传输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UDP协议全称是用户数据报协议,在网络中它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
传输数据之前源端和终端不建立连接,当它想传送时就简单地去抓取来自应用程序的数据,并尽可能快地把它扔到网络上。在发送端,UDP传送数据的速度仅仅是受应用程序生成数据的速度、计算机的能力和传输带宽的限制
TCP与UDP的区别:
1.基于连接与无连接;
2.对系统资源的要求(TCP较多,UDP少);
3.UDP程序结构较简单;
4.流模式与数据报模式 ;
5.TCP保证数据正确性,UDP可能丢包,TCP保证数据顺序,UDP不保证。
⑶ 在因特网上实现文件传输的协议是
FTP是文件传输协议。
1、FTP架构
如同其他的很多通讯协议,FTP通讯协议也采用客户机 / 服务器(Client / Server )架构。用户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FTP客户端程序,借助FTP协议,来连接FTP服务器,以上传或者下载文件。
2、FTP通讯端口知识
FTP服务器和客户端要进行文件传输,就需要通过端口来进行。FTP协议需要的端口一般包括两种:
控制链路--------TCP端口21
所有你发往FTP服务器的命令和服务器反馈的指令都是通过服务器上的21端口传送的。
数据链路--------TCP端口20
数据链路主要是用来传送数据的,比如客户端上传、下载内容,以及列目录显示的内容等。
3、FTP连接的两种方式
在数据链路的建立上,FTP Server 为了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支持两种连接模式:主动模式(Port)和被动模式(Pasv)。其实这两种连接模式主要是针对数据链路进行的,和控制链路无关。
⑷ 传输协议的基本要素
(1)寻址。当一个应用程序希望与另一个应用程序传输数据时,必须指明是与哪个应用程序相连。寻址的方法一般采用定义传输地址。因特网传输地址由IP地址和主机端口号组成。
(2)建立连接。在实际的网络应用中,采用三次握手的算法,并增加某些条件以保证建立起可靠的连接。增加的条件是:所发送的报文都要有递增的序列号;对每个报文设立一个计时器,设定一个最大时延,对那些超过最大时延仍没有收到确认信息的报文就认为已经丢失,需要重传。
(3)释放连接。也采用三次握手的算法。
(4)流量控制和缓冲区管理。
(5)多路复用。
(6)崩溃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