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数据分析怎么写
A.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汇总情况,分析各项数据如下:
4.2.2.1 调查样本情况
样本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共114人。按调查人员身份统计,其中:政府实物地质资料主管部门22人,占全部的19%;地方实物地质资料主管部门20人,占全部调查人数的18%;行业实物地质资料主管部门12人,占全部的11%;社会公众60人,占全部的53%。构成结构如图4.1所示。
图4.1 调查人员身份统计
4.2.2.2 对实物地质资料总体需求程度
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总体需求程度方面,共收到调查结果114条。其中:特别需要8条,占7%;需要50条,占44%;偶尔需要32条,占28%;不需要24条,占21%。偶尔需要程度以上占全部数据的79%。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总体需求程度各数据构成如图4.2所示。
图4.2 实物地质资料需求程度统计
4.2.2.3 需求目的
实物地质资料的需求目的方面,共收到调查结果128条,其中:用于政府决策12条,占9%;用于地质科研32条,占25%;用于社会生产32条,占25%;用于科普教育52条,占41%。各数据构成如图4.3所示。
图4.3 实物地质资料的需求目的
4.2.2.4 提供服务的形式
提供服务的形式方面,共收到调查结果154条,其中:使用网络形式42条,占27%;采用实地参观形式42条,占27%;采用研究取样形式28条,占18%;采用图书资料形式42条,占27%。各数据构成如图4.4所示。
图4.4 需要提供服务的形式
4.2.2.5 提供服务的内容
提供服务的内容方面,共收146条调查结果,其中:目录查询32条,占22%;实物信息56条,占38%;取样26条,占18%;其他32条,占22%。各数据构成如图4.5所示。
图4.5 提供服务的内容
4.2.2.6 获得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主要途径
获得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主要途径方面,共收到调查结果176条,其中:来源于互联网56条,占33%;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20条,占12%;地方实物地质资料馆36条,占21%;地勘单位60条,占34%。各数据构成如图4.6所示。
图4.6 获得实物地质资料的途径
4.2.2.7 影响获得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原因
影响获得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原因方面,共收到调查结果148条,其中:由于服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受影响的,共计34条,占23%;由于服务标准不健全34条,占23%;由于服务机构不健全30条,占20%;由于服务手段不健全42条,占28%;由于其他原因的8条,占5%。各数据构成如图4.7所示。
图4.7 影响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因素
4.2.2.8 用户希望提供的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方式
用户希望提供的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方式,共收到调查结果146条,其中:希望现场参观34条,占23%;希望网络提供数据62条,占42%;希望异地送样32条,占22%;希望其他服务方式的18条,占12%。各数据构成如图4.8所示。
图4.8 希望提供的服务方式
4.2.2.9 用户对中国实物地质资料网的熟悉程度
用户对中国实物地质资料网熟悉程度方面,共收到调查结果110条,其中:非常熟悉8条,占7%;熟悉24条,占22%;不熟悉64条,占58%;没听说过14条,占13%。各数据构成如图4.9所示。
图4.9 对中国实物地质资料网熟悉程度
4.2.2.10 调查用户对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服务的建议
(1)实物地质资料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功效还未充分发挥。目前只是一个存档的阶段,在开发利用和普及地质知识方面效果不是很明显,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地质这个行业。资料库分类归档不明晰,社会化网络化程度不同不高,没有规范的服务管理办法,应加强几个方面的实质性工作,有个良好的平台化服务才能达到。
(2)健全地质资料的服务机构。设立专门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部门,另为各地勘行业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多数由地矿处、科技处和资料处代管。对于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的来源,在商业性地质工作过程中获取的基础上,建议增加公益性的来源。
(3)健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相关制度。加强宣传,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影响。开展数据库开发与示范项目的推广工作,可为制定有关实物地质方面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为社会各界提供实物资料信息。
(4)提高和改善服务技能与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服务手段,变被动为主动。因地制宜解决实物地质资料服务问题,采用先进的数字化、可视化展览设备和网络平台,建立现代化的实物地质服务模式。最好开展实地介绍有这种服务的时候我希望能够参加实物使用、方便且便宜;更喜欢现场参观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建立国家实物地质资料网上资料馆,提供各种实物地质样品图片和资料供查阅、查询,也可以是有偿查阅等。对涉及国家秘密的地质实物资料信息,不宜上网展示。
(5)多途径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产品开发工作,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服务社会。同时,加强地质资料方面的科普教育,利用电视、报刊、网络,以及简单易懂、喜闻乐见的宣传读物、彩页或者网上图片等传媒手段,加强有关实物地质资料的科普宣传,各单位进行地质资料的科普推广,举办展览进行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