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计算最大数据传输

指磁头至硬盘缓存间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一般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数据线 密度(指同一磁道上的数据间隔度)。也叫持续数据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一般采用UDMA/66技术的硬盘的内部传输率也不过25-30MB/s,只有极少数产品超过30MB/s,由于内部数据传输率才是系统真正的瓶颈,因此大家在购买时要分清这两个概念。不过一般来讲,硬盘的转速相同时,单碟容量大的内部传输率高;在单碟容量相同时,转速高的硬盘的内部传输率高。

B. 硬盘内内部传输速率和外部速率

同台电脑内的传输叫内输。以外都叫外输。

C. 磁盘的数据传输率哪个是对的啊

首先,上面的单位写的混乱,先确定一下:bit—比特(位);Byte—字节;KB—千字节;KiB—二进制千字节(注意大小写不可搞混写错)。
第一种算法:
由于已确定该磁道只有16个扇区,每扇区512 Byte,就不必考虑密度与直径了。
因此该磁道共有 16×512=8192 Byte。
已知转速为 120 转/s,因此在该磁道上每秒能够传输的速率是
8192 Byte × 120 转/s = 983040 Byte/s = 983.04 KB/s(960 KiB/s)
第三种算法:
不考虑扇区结构,仅考虑存储密度。
在直径 100mm 磁道上的线速度 = 120 转/s × 100 mm × 3.14 = 37680 mm/s
因密度 = 250 bit/mm,所以 37680 mm 可容纳的字节是 37680 mm × 250 bit/mm = 9420000 bit = 1177500 Byte = 1177.5 KB(1149.9 KiB)
所以在该磁道上每秒能够传输的速率是 1177.5 KB(1149.9 KiB)。
第二种算法公式错误。

D. 由于硬盘的外部传输速率要小于内部传输速率,所以 外部传输速率的高低是评价一个硬盘整体性能的决定性因

上面的说的很详细,简单一点,内部传输速率是硬盘碟片到缓存的速度,外部则是缓专存到主板或其它属连接硬盘的设备,外部传输速率一般都标为150MB/S、300MB/S或600MB/S也就是硬盘接口的最大速度,而实际使用中家用的机械硬盘持续读写速度不会超过250MB/S,低的原因是受内部传输速率影响,而测试过程中突发速度可能会超过300MB/S以上,这是缓存到主板的速度所决定的。固态硬盘的外部传输速率可以达到550MB/S(已接近SATA3的上限),内部传输速率可以做的比外部大,即SATA3接口已成了瓶颈,所以开始出现PCI-E接口的固态硬盘,速度可达到1GB/S以上。
也就是说:外部传输速率是硬盘接口速度的理论上限(实际机械硬盘很难达到),内部传输速率是实际使用中的最大传输速度,就是测试硬盘速度软件显示的最大读写速度(不是突发),所以这个才是决定硬盘性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