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做共享餐桌怎么样月入过万

一张占据食店大半空间的大长桌。

它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麦当劳、星巴克,这种长桌都很寻常。这些连锁品牌的店内装潢纳入共享餐桌,并非为了让前来消费的顾客认识朋友,在那里,长桌也只是长桌而已。它还没有超出桌子作为一件功能性物品的意义。
▲星巴克

不过这也符合星巴克“第三空间”(third place)的定位,一个独立于家和办公室以外的空间。在这里,共享餐桌凝聚起一群人,依靠的是各自在电脑或手机前的忙碌来维系,而不是聊天互动。人们看似聚在一起,但还是存在疏离感,这是一种孤独的聚集。

共享餐桌最早在法国历史上作为社会阶级平等的象征。德国啤酒屋、意大利家庭式小餐馆至今还保留着这种拼桌文化。

▲德国啤酒屋

为什么近年来共享餐桌在餐厅设计中越来越受欢迎?一大原因是年轻一代渴望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与他人互动的机会,他们有寻找适合社交、逗留的地方的需求。

比利时餐饮品牌Le Pain Quotidien的装潢特点就是大量使用共享餐桌。

创始人和厨师艾伦最初创办这家面包店是因为找不到理想的餐前面包(欧洲人的用餐习惯)。他回想起小时候自己踩在小板凳上看着阿姨揉面团、最后做出面包的过程,为了找回童年的味道,他决心创业。LPQ是“每日面包”的意思,对艾伦来说,这不只是面包,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他幻想“面包在温暖的烤箱和香味中诞生,朋友们围绕着长桌分享美食,伴随着人们的交谈声、欢笑声,果酱、奶油在他们之间传递,这种氛围下,时间似乎又慢了下来”。心想着重现家人、朋友聚在一起用餐的温馨画面,艾伦租了一个仅有36平方米的小地方,放进从跳蚤市场淘来的一张大长桌,配上自己揉制的发酵面包,开始了

2016年11月,艾伦已经在18个国家开了超过235间餐厅,回收木材制成的共享餐桌永远是每一间“每日面包”装潢的重点,保持一贯的质朴、舒适氛围。

除了“每日面包”,位于纽约的咖啡厅Lincoln Station有50%的座位都是围绕着大长桌,不到35平方米的空间,可以容纳32位顾客。既满足交流需要,又服务了希望独处不受干扰的人。

▲Lincoln Station

2位合伙人跟艾伦一样,表示在意大利和加州的成长过程中都有围聚在长桌用餐的经历,白天店里也许是自由职业者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