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校园局域网vlan怎样划分

4个部门创建4个vlan,每个vlan对应一个网段。例如:
网络控制中心10台:vlan10,对应网段172.16.2.0/28,三层内接口(网关)172.16.2.1/28
教师办公中容心80台:vlan20,对应网段172.16.2.16/25,三层接口(网关)172.16.2.17/25
多媒体网络教室30台:vlan30,对应网段172.16.2.144/26(这个注意,30台PC的话,还得加上一个网关地址、一个网络地址,一个广播地址,最少需要33个地址,所以掩码是26位)三层接口(网关):172.16.2.145/26
学生机房100台:vlan40,对应网段172.16.3.0/25,三层接口(网关)172.16.3.1/25
剩下的地址段为:172.16.2.208--172.16.2.255,172.16.3.128--172.16.3.254,可以用来做预留的冗余地址。

『贰』 高分求:校园局域网组建方案 方案点赞,追加高分.谢谢

(1)双绞线

目前室内布线常用的双绞线都是指无屏蔽的双绞铜线(),其传输速率同距离密切相关,虽然在100以内五类无屏蔽双绞线可以传输125mhz(100mbps),但它不适合作连接楼与楼之间的主干电缆,其原因有:

没有屏蔽层的铜线在室外很容易感应雷电而产生干扰,甚至损坏设备。

utp因受室外恶劣环景的影响,容易老化,寿命短。

按照pds 布线规则,utp线缆不容许超过100米(尤其是100mb的快速以太网),因而也不适合作室外主干电缆。

至于屏蔽双绞铜线(stp),从理论上说,抗干扰和传输距离都比utp好,但它要求有较高的接地性能,从工艺上一般很难保证,即便做到了,其投资也十分可观,否则会弄巧成拙。这也是stp未能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

(2)同轴电缆

传统的同轴电缆主要有粗同轴电缆和细同轴电缆。粗同轴电缆比起细同轴电缆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机械性能好和有效传输距离更远(前者最大距离是500米,后者为185米)的特点,但施工难度大,而且由于应用越来越少,市面上货源难觅,其成本已超过光缆。初、细缆两者的传输速率都是10mbps,且只能作为共享介质使用。不过,由于细缆施工方便,价钱便宜,在共享网段的工作站数目不多的请况下(十来个站点以内),在室内使用是可以考虑的。但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都稍差。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两种传输介质都已趋淘汰。

(3)光缆

光缆具有高带宽(一般可达数百mbit乃至数十gbit级),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好等显著特点。其相关产品的价格也逐年大幅度下降。目前是业界作网络主干的理想传输介质。

对于某学校园区网,涉及到3座建筑物的楼间局域网互联。由于网络中心设在办公楼,按照星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在考虑目前主要以客户机/服务器(c/s)或浏览器/服务器(b/s)集中式应用模式的特点,所以其它二座楼都应当分别连接到办公楼的网络中心。

就目前大多数校园网的应用情况而言,校园网上承载的传输信息中,多媒体信息的传输量将会越来越大,如多媒体教学,电子阅览、视屏点播等应用。因此,无论从目前或者将来的发展观点看,主干网传输介质必须具有承载千兆速率的能力。另外,作为户外传输介质,还需具备较好的抗干扰、可靠性、抗老化和高寿命等特点。然而具备上述这些特点的传输介质目前只有光缆可满足要求。

光缆按模式可分为多模和单模两种。它们都可以承载千兆的传输速率,唯有在距离问题上,二者差异较大,前者的最大传输距离只有275米(62.5/125μm)至550米(50/125μm),由于其光收发器件半导体器件(led),所以价格相对较便宜;而单模光纤因采用的是激光器件作光收发器,因此,传输距离可达数十公里,而价格也要高出前者几倍。对于本方案,由于楼宇间的最远光缆距离也不会超过200米,所以为节省投资宜采用62.5/125μm的多模光缆。

2.3.2室外主干链路部分设计

拓扑方案

根据学校的需求,需要将办公楼、教学楼和平房等3座建筑物的室内信息点互连成学校的园区局域网。从便于管理和维护,有利于提高所有信息点访问中心服务器的速率,并结合地理位置统筹考虑,较好的拓扑方案是:以办公楼的网络机房为中心,按星型结构方式辐射到其它2座楼。

楼宇间互连的介质选择

正如前面分析所述,对于目前园区网的室外主干传输介质,光缆已成为唯一有效的选择。它不仅具有很好的带宽及其扩展性,而且在抗干扰性,可靠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等多方面都十分优越。不足的只是施工难度稍大,成本较高。对于前者,只要设计时考虑周全,施工时一次到位,考虑足够的前瞻性,有充分的扩展性,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为此,拟打算从办公楼网络中心到其它2座建筑楼的室外主干链路全都采用多模6芯光缆(教学楼信息点较多,可考虑2条千兆上连链路,或者按lag方式捆绑成一个2千兆的主干链路,一旦任意一条链路发生故障,另一条链路会自动按一个千兆速率的链路正常运行。还有两芯作备用)。这样可实现高速、冗余、可靠、稳定的优质主干链路。

在光缆的连接方面,目前存在至少三方法:熔接,磨接和冷压接。磨接法在多模光缆中虽有一定的应用市场,但经验证明,一致性差,往往因人而异,普遍衰减较大。熔接容易保证性能,特别是在单模光缆更是如此。冷压接是一种新的工艺需要特殊的设备,性能也不如熔接好。我们一般采用熔接的光缆连接方法。

3、带宽分析

3.1主干网带宽的考虑

主干网实际上是中心交换机与二级交换机(对于规模不太大的网络环境,也就是接入级)之间以及中心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信道。对于交换式以太网来说,其带宽有10m,100m和1000m三种。对于本方案而言,根据该网络规模、应用特点并结合校方的意愿,主干带宽拟按1000m考虑。中心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可根据服务器的规模和应用类型在100m或1000m之间选择,而中心交换机与办公楼、教学楼和平房的接入交换机之间宜采用1000m全双工方式。

对于规模不是十分庞大且地域不是太分散的局域网,以尽可能减少交换机或集线器的级连级数为宜,以免增加延时。对于本方案而言,只设两级。

3.2客户机的带宽分析

客户端的带宽一般有共享10mb,交换的10mb和交换的10/100mb等几种。前者虽然成本低,但网络性能较差,难以满足应用要求。目前市场上供应的网卡大多是10/100mb自适应的。对于教学楼和办公楼的客户端应用可能大多是学校管理,但不乏有速度不高的手术和ct图象等多媒体信息传输。况且,现在市场上10mb网卡同100mb网卡的价格已相差无几,因此,拟将这两座楼的所有客户端按10/100mb自适应交换到桌面的方式配置(前提是所有楼间连接全部采用多模光缆)。

返回目录

4、10/100mb交换机产品选择

对于中心交换机的选择,重点要考虑它的交换容量,扩展能力,具有很好的第二层性能和第三层功能。不过,在具体选择核心交换机的档次和规模上,还要结合本校的网络规模和应用特点,适当留有扩充余地。然而,现在购买网络产品,毕竟不是量体裁衣,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从市场各厂商现有的产品选择尽可能接近所需的档次和型号。如果选的配置过高,将造成资源浪费,配置太低,不仅没有扩展余地,而且会影响网络性能。然而,不同网络厂商在设计产品各档次的规模和性能时,会根据自身的技术和工艺水平而产生较大的差异。另外,对于性能和配置相近的产品,不同国别,不同品牌,不同厂商的售价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而言,国外知名品牌的产品要远远高于国内的产品,即便是国内的网络产品也存在几个档次之分。因此,在选择网络产品时需要权衡考虑。

目前,在国内较流行的国外局域网产品主要品牌有:cisco,avaya,3com等。这类产品的特点是技术工艺成熟科,性能稳定、可靠,功能丰富等。但价格相对较高。这类产品在要求较高的金融、证券和大型企业中应用较广。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内迅速崛起了许多新兴的网络产品厂商,如神州数码,华为,港湾,tcl,实达等。这些厂家的产品在功能和性能上与国外同类产品已不相上下,而在配置和端口组合方面却更具灵活性,特别是价格上更有优势。体现工艺先进性的端口密度大的核心交换机不仅在本方案中利用不上,反而会造成较大程度的端口浪费。因此,针对二师范学校的需求和环境,我们认为采用国内神州数码的网络产品较为合适,其模块式的核心交换机端口密度不很高,但交换容量较高,且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在本方案中,核心交换机选用dcrs-6512。该交换机适用于中小型的校园网、园区网,提供基于领先技术的卓越性能和可靠性。dcrs-6512交换机专为发挥千兆以太网潜在的巨大交换能力而设计,其无阻塞结构可以保证每个端口均轻松具备全线速交换能力,确保在巨大的通信量和网络负载下能够实现线速的第二层和第三层交换。可作为理想的网络核心交换机。

dcrs-6512机箱本身可提供12个i/o交换的用户插槽,最多可提供24个千兆端口,96个百兆端口。整机的交换容量为48gbps,可实现36mpps线速全层包转发率。其模块的配置和组合十分灵活。在本方案中选用了8口的快速以太网铜缆模块一块,用于连接百兆速率的pc服务器;同时还选配了两块2口千兆以太网铜缆模块,提供的4个千兆铜缆端口可分别以双链路聚合方式连接办公楼的两台接入交换机,既可扩展带宽,又能实现链路自动备份;必要时也可用于将来连接特定服务器的千兆网卡。此外还选择了两块2口千兆以太网多模光缆模块,主要用于以多模光纤连接教学楼和平房的二级交换机。其功能和性能完全满足学校的各种网络应用。

二级交换机选用dcs3426和dcs3628s两种。它们都是可网管的千兆上连,10/100mb速率接入的二级交换机。前者用于办公楼和平房分别独立连接到核心交换机。后者是可堆叠交换机,主要用于教学楼。由于教学楼端口密集,为节省光纤链路和千兆上连端口,现将各交换机以4gb的带宽堆叠在一起(最大可堆叠6台),然后,在以两条千兆链路按汇聚方式连接到核心交换机。下面以表格方式列出了核心交换机和二级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和性能:

交换机类型dcrs-6512 dcs-3426dcs-3628s

背板速率48 gbps 18 gbps 18 gbps

转发带宽36mpps148800 0pps/端口1488000 pps/端口

支持的mac地址数32k 12k 12k

vlan支持802.1q802.1q802.1q

vlan个数/动态vlan256/4096256/4096256/4096

stp 802.1d802.1d802.1d

qos 802.1p,4组队列802.1p,2组队列802.1p,2组队列

堆叠支持否否是/4gb

fec(lag)支持是,8口/条,12组是,8口/条是,8口/条

最大10/100base-tx 96个24个24个

最大1000base-sx 24个2个 2个

最大1000base-t24个2个 2个

扩展槽支持12个2个 3个

snmp mib ii支持 是是是

5、 竣工及验收

1、信息插座,电源插座安装到位,规整美观。

2、总配线系统安装到位,规整美观。

3、线槽布放、线缆布放规整美观。

4、系统接续规整美观。

5、设备材料数量型号与设计相符。

6、提供100%信息点测通及性能测试报告。

7、整个网络系统的安装达到任意抽取一信息点,可以达到网络互联(如win98/win2000互联)

网络设备选型

不同的网络设备的价格相差甚大,首先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网络设备。

hub:也就是所谓的集线器,它又可分为好几种,有普通 hub,堆式 hub,端口交换式 hub 等等。

100m 的 hub 的带宽是共享的,也就是说,24口 的 hub 的 24 口共享 100m 带宽,如果 24 口同时传数据,那么每个口的带宽就只有大约 10m。堆式 hub 是一种可以堆叠的 hub,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需要将 48 台机器联网,我们可以用 2 台堆式 hub 堆叠起来当作一个 48 口的 hub。

交换机:可以认为是一种高性能的 hub,它的 100m 带宽是独立的,或者说它允许几个端口同时以 100m 的速度传递数据。交换机通常还带有路由功能。

网络中心是公司网络的核心,为避免可能的网络上的碰撞,我们的核心设备选用的是 bay 公司的 350t 型交换机,它自适应 10/100m 网络,带有路由功能,总体性能不错。所有的 hub 都直接与交换机相连,重要的服务器也直接接在交换机上,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交换机速度快,带宽高的优点。

我们选用的 hub 是 intel 公司的 express 100tx-base 堆式 hub (intel 可不甘于仅仅只做 cpu,它还做网卡、显卡,说不定哪天它会做机箱呢。:-),它有 24 个口,可堆叠使用。使用 bay 公司的技术制造,性价比不错。

注意:该 hub 的第 1 个口的左边有一个小按键,按下它则第 1 口的 1、2 与 3、6 交叉,该口就是专用于 hub 与 hub 或交换机相联的一个端口。事实上,我公司的堆式 hub 就是这样与交换机相连的。

网卡:每台电脑都需要一块网卡,我们初期选用的是 3com 公司的 3c905,10/100 自适应网卡,也买过几块 intel 的 82557,使用一段时间后,有块 intel 的网卡就坏了,比较而言,3com 的网卡质量要好过 intel 的网卡。后来我们使用的是 d-link 公司的 dfe-500tx 网卡,性价比相当不错。

网络布线系统:选用 amp 公司的五类布线系统。在制作网线时要注意,不是简单的将 rj-45 的 8 根线一一接通就可以了,必须保证 1、2 双绞,3,6 双绞,4、5 双绞,7、8 双绞,如果仅仅是一一对应接通而不是保证 1、2 双绞,3、6 双绞的话,可能引起网线较长的的站点工作不稳定,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网络配置、施工
服务器设置:局域网上共 2 台服务器,其中 1 台用做内部文件服务器。另一台用做 internet 服务器。internet 服务器运行 windows nt iis exchange server,提供 www、ftp、email 服务。

施工:计算网线长度时要注意预留 10% 的余量,避免万一由于建筑物的结构原因必须的绕道和其他难以预料的情况。

一个综合布线系统与其说是计算机工程不如说是建筑工程,实际的性能与安装工艺有很大关系,施工时要注意网线不能承受曲率过大的弯曲,避免靠近强干扰源,建筑物子系统(也就是连接两栋建筑物的网线)必须加强保护,我们对这部分网线采用的是走钢管,这样做的好处是:强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ip 地址分配:根据 rfc1597 的有关规定,为便于以后方便与 internet 相连及考虑到校园网的发展,决定在校园内部使用 b 类网络,网络号为 172.16,对应的子网掩码为 255.255.0.0。

计算机名取名规则:部门代码 序号,ip 地址尾数与计算机名尾数一致。例如,172.16.1.1 ==> 技术部 rd1。

理解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在这里我不由得想罗嗦一下子网掩码:

我们知道,ip 地址是一个点分十进制数,每个 ip 地址由两个部分组成:网络号和主机号。网络号标志一个物理的网络,同一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需要同一个网络号,且该网络号在 internet 上是唯一确定的。主机号确定网络中的一个工作站、服务器、路由器等 tcp/ip 主机,对于同一网络来说,主机号是唯一的。通过网络号 主机号,我们可以在 internet 上确定一台主机的位置。

既然网络号 主机号就可以确定一台主机,那么子网掩码有什么用呢?

internet 为了适应不同大小的网络,定义了 5 种 ip 地址类型:

a 类地址:最高位为 0,紧跟的 7 位表示网络号,剩下 24 位表示主机号,总共允许 126 个网络,每个网络约 1700 万台主机。

b 类地址:最高 2位为 10,其后 14 位为网络号,剩下 16 位为主机号,它允许 16384 个网络,每个网络约 65000 台主机。

c 类地址:最高 3位为 110,紧跟的 21 位为网络号,剩下 8 位为主机号,它允许 200 万个网络,每个网络约 254 台主机。

d 类地址:高 4 位为 1110,用于多路广播。

e 类地址:高 4 为 1111,仅供试验,为将来的应用保留。

如果你是一个 a 类网络的管理员,你一定会为管理数量庞大的主机头痛,如此为了方便管理,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分割为许多小子网,如何分割呢?这就需要用到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是一个 32 位地址,用以区分网络号和主机号,这样 tcp/ip 就可以一个 ip 地址究竟是本地网络还是远端网络。

tcp/ip 网络上的每一台主机都需要一个子网屏蔽,如果网络尚未划分子网,则应使用缺省的子网掩码,当网络划分为子网后,就应使用自定义子网屏蔽。

tcp/ip 初始化时,主机的 ip 与子网掩码相“与”得到一个数 m。当需要发送数据时,tcp/ip 协议使用子网掩码与目的 ip 相“与”,得到一个数 d。当 m 和 d 相等时,tcp/ip 协议认为该数据包属于本地网络,反之,如果不等,则数据包被送到ip路由器上。

如:一台主机的 ip 为 192.0.2.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则 m=192.0.2.0,如果它发送数据包给 192.0.2.114,则 d=192.0.2.0,m=d,tcp/ip则知道 192.0.2.114 在本地网络。如果发送数据给 193.0.2.1,则 d=193.0.2.0,m 与 d 不等,则该数据包送到路由器上。

缺省子网掩码:对应的网络号的位都置 1,主机号都置 0。如:
* a 类网络缺省子网掩码:255.0.0.0
* b 类网络缺省子网掩码:255.255.0.0
* c 类网络缺省子网掩码:255.255.255.0

自定义子网掩码: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几个子网,需要每一段使用不同的网络号或子网号,实际上我们可以认为是将主机号分为两个部分:子网号、子网主机号。
通过划分子网,你可以混合使用多种技术,克服当前技术上的限制,最重要的是减少广播式传输,减轻网络的拥挤。

如何定义子网掩码?
在动手划分之前,分析一下你目前的需求和将来的需求计划,重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1. 网络中物理段的数量
2. 每个物理段的主机的数量
第一步:确定物理网段的数量,并将其转换为二进制数。

第二步:计算物理网络的二进制位数。例如:你需要 6 个子网,6 的二进制值为 110,共3位。

第三步:以高位顺序将所需的位数转换为十进制。如果你需要 6 个子网,6 的二进制值为 110,共 3 位,因此将将主机号的前三位作子网号。11100000 的值为 224,对于 a 类网络则子网掩码为:255.224.0.0,对于 b 类网络则子网掩码为 255.255.224.0,对于 c 类网络则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

『叁』 毕业设计题目:1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2企业内部交互式网络的组建与管理 3中小型企业局域网组建与管理。任选1

建设背景

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与网络化管理的同时,也给各大高校网络建设和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兴在线教学手段、教务管理系统和视频点播等广泛应用使得网络流量与日俱增,给各大高校现有网络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高校逐年扩招致使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网络端口数量缺乏的问题日渐突出,同时,随着高校基础设施的不断增加完善,网络的覆盖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另外,由于网络环境日益复杂,高校网络通信将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同时也给网络管理带来难题。

作为全力支持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国际著名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D-Link针对大型校园网络应用的特点和需求,量身订做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解决方案,体现出D-Link在教育行业出色的网络整和能力和雄厚的技术实力。

网络需求

大型校园规模较大、楼宇众多,甚至由多个校区组成,信息点数量一般在500个以上,因此网络覆盖范围通常可达数公里,覆盖范围内集中了多媒体网络教室、图书馆、宿舍楼、实验楼、教学楼和办公楼等种类齐全且为数众多的楼宇,广阔的网络辐射区域和庞大的接入数量需要强劲的网络核心以提供充沛动力。同时,由于接入单元的数目众多,管理复杂,因此在设备选择方面要注重其扩展性和智能性。另外,学校网络中保存了大量教学资料,学生档案和成绩等重要数据,因此设备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最后,校园内多样化的网络应用使得网络流量巨大而且分布时段不均,需要网络系统提供充足的带宽,并保证优越的稳定性。因此在网络升级建设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包括固有网络设施的利用,灵活、弹性的网络构造,智能的集中管理、多重的安全保护等,确保校园网络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不断发展的网络应用和需求。

网络结构

在细致分析大型校园组网特点和应用需求之后,凭借多年在教育行业的深厚积累,D-Link推出一套完善的大型校园网解决方案。整个方案采用了标准的三层网络结构,实现了万兆上连,融合了业界领先的无线、VoIP等技术进行灵活组网,全面提升了整个网络体系的品质。网络拓扑图如下所示:

大型校园网网络拓扑图

在网络核心层,D-Link选择最新的高性能的万兆核心路由交换机DES-6500担当网络骨干。作为一款核心交换设备,DES-6500交换机具有352G的超大背板容量,使得其所有端口均具备全线速交换能力,确保在巨大的网络负载下始终能够保持线速的第二层和第三层交换,是大型校园网骨干级核心路由交换机的理想选择。

DES-6500支持多种路由协议,如RIP, OSPF, IPX-RIP, Apple Talk Routing,保证了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灵活传递路由信息。DES-6500拥有8个开放式插槽,提供了丰富的接口类型,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应用灵活选择接入方式。DES-6500是真正基于分布式交换体系结构设计的,所有接口的传输数据均在本地进行交换处理,从而加快了数据传输的速率。DES-6500出色的性能为大型校园实现高速网络通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充足动力。

功能方面,DES-6500提供了丰富的QoS策略,不仅能够将各种网络任务进行分级处理,而且能够根据数据的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传输策略,加之基于硬件的IGMP、GMRP、DVMRP、PIM DM/SM等组播协议,为校园师生在线教学、VOD视频点播等多媒体网络应用提供了充足的网络空间和最佳的网络速率。

为了保护校园网络安全,保障学校教务系统和重要数据免遭非法侵害,DES-6500提供了多重的安全策略,包括基于802.1Q标准的VLAN动态划分,用于控制网络流量的 IP过滤功能等等,并全面支持802.1x标准,为学校带来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保护。

由于师生上网时间相对集中,致使校园网某些时段网络流量巨大,对网络线路而言是一个很大考验,有鉴于此,DES-6500融合了VRRP、生成树、端口聚合等标准链路冗余功能,而且提供可热插拔的容错模块和用于备份的冗余电源,充分保证了校园网络的稳定运行。

作为负责数据的汇聚、收敛及分发的网络枢纽,汇聚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方案采用D-Link DGS-3324SRi全千兆可堆叠交换机作为汇聚层的主力设备。DGS-3324SRi是一款性能卓越、功能丰富的三层交换机,既能够作为堆叠主交换机,又可以作为24口铜缆及光纤连接的高端口密度千兆交换机。DGS-3324SRi作为高性能的扩展交换构架能够实现与可堆叠设备的协同工作,将堆叠互连带宽从20Gbps提高到120Gbps。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校用户可以根据各自的校园规模灵活选择堆叠数量。

DGS-3324SRi融合了更多领先的实用功能,在稳定性方面的表现上更加出色。除了能够提供丰富的QoS策略,支持兼容的802.1d和802.1w快速生成树之外,DGS-3324SRi还特别引入了冗余电源的设计,保证内置电源失效时也依然能够不受影响连续工作。

DGS-3324SRi在管理方面的表现也为学校带来很多便利。该产品采用单一IP管理机制,拥有基于802.1Q 标准的VLAN划分、RMON监测、DNS中继、链路聚合等实用功能,全面支持SNMP v1/v2c/v3管理,能够使网络管理更为高效、集中、便捷。

接入层肩负着连接所有网络终端的重任,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网络的使用质量。D-Link DES-3526可堆叠交换机是接入层交换设备的理想选择。高密度的24端口设置,最高达32台的设备堆叠,使得DES-3526的扩展优势十分突出,能够为校园庞大的网络用户提供充裕的网络端口。优越的虚拟技术增强了网络弹性,非常适用于发展迅速的校园网络。

DES-3526提供了灵活的接入方式,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客户端,而且在图书馆、校园会议室等不适宜网络布线或需要随时组网的环境中,也可以通过接入无线局域网实现灵活的网络覆盖,满足师生在特殊地点的联网需求。

面对数量众多的网络接入终端,DES-3526采用了SIM单一IP管理技术实现集群管理,不仅节约IP地址,而且提供了一种图形化、批处理化的集中管理模式,有利于管理人员对堆叠组进行集中控制,简化了网络部署和管理过程。另外DES-3526增强的功能特性和安全特性也是保证校园师生进行高速、稳定网络应用的重要支撑。

方案特点

纵观整套方案,D-Link大型校园网络解决方案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

1. 网络核心采用DES-6500高性能的万兆交换机,保证网络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高速、持续、稳定运行,丰富的网络接口类型不仅能够实现与教育网的远程连接,而且满足了校园师生多元化的网络应用需求。

2. 方案为网络终端提供了充足、丰富、灵活的接入方式,不仅在网络密集使用的教学区、办公区和宿舍楼提供高密度PC接入端口,而且还能够因地制宜,灵活的引入无线连接和VoIP网络语音系统。

3. 方案中选用的交换设备均具备多层交换能力,提供包括VLAN划分、IP过滤、802.1x等基于策略的多重安全访问机制,为大型校园网络带来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保护。

4. 智能的网络管理不仅能够实现远程控制,而且独特的单一IP地址管理技术大大简化了管理步骤,实现了图形化、批处理化的集中管理模式,从而全面提高系统可维护性,降低使用成本。

5. 丰富的QoS策略保障音频、视频等对时延敏感的网络数据得以及时、准确转发,为校园师生在线教学、VOD视频点播等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充足的网络带宽和最佳的网络速率。

综合来看,D-Link大型校园网络解决方案引领高校网络驶入了高速快车道,从根本上解决了网络拥挤的瓶颈。整个网络体系集扩展性、智能管理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于一身,充分满足了在线教学、网络管理、资源共享和网络电话等多元化网络应用需求,实现了领先的网络通信技术同教育信息化的和谐统一,不断完善了高校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为全面提升高校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术和科研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D-Link完整校园解决方案的提出,也为众多高校推进信息化进程、实现网络化教学和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肆』 VLAN"虚拟局域网"是什么有什么用途好处在哪里他是怎么建立的请高手指教,谢谢,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中文名为"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这一新兴技术主要应用于交换机和路由器中,但主流应用还是在交换机之中。但又不是所有交换机都具有此功能,只有VLAN协议的第三层以上交换机才具有此功能,这一点可以查看相应交换机的说明书即可得知。
VLAN除了能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广播域,从而有效地控制广播风暴的发生,以及使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得非常灵活的优点外,还可以用于控制网络中不同部门、不同站点之间的互相访问。
VLAN是为解决以太网的广播问题和安全性而提出的一种协议,它在以太网帧的基础上增加了VLAN头,用VLAN ID把用户划分为更小的工作组,限制不同工作组间的用户互访,每个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的好处是可以限制广播范围,并能够形成虚拟工作组,动态管理网络。
VLAN的建立是在交换机上建立的,一般输入命令VALN加上一个数字(valn号)会建立一个valn

『伍』 100分求校园局域网建设实施方案,急!!!

______学校数字化实验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一、 现状分析

技术条件:

1、 校园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办公、教学的网络联系;信息技术中心能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学校校园网络,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学校特色网站建立,教师、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在网络上,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价值。同时也促进了家长、社会与学校的联系与关注。

2、 硬件逐步完善,普及了全校电脑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师生应用率高。

3、 各类信息化专用设备相继到位,使学校各项相应工作都能通过科技手段予以独立解决。

建设历史:

1、 在校领导极重视和支持下,教师的观念快速的转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成果,促进了我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展。

2、 结合区校园信息化工程,建立校校通校园信息平台,逐步形成网络通讯、信息服务、教育管理为一体的信息化教育系统。

3、 建设网站,扩展容量,提高层次。建立了部分班级主页和特长学生的个人主页发挥师生主动性,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建立了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示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的共享,开展网上交流。同时充分发挥校园网络优化教育信息功能,通过各年级、各学科的资源积累和整理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考试等教学环节系统化、数字化,形成大容量的教学资源积累。

4、 学校全方位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管理,教职员工、学生资料信息、工作会议学习的记录,师生各路工作评价信息等档案、学籍、学业管理的数字化体系及网络制度化管理。

5、 优化组合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融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为一体,让师生形成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多层次的教育教学空间。

6、 随着校园信息网络的全面建设和多样化发展,在理论上在实践中我们不断的探索发展。通过努力,我校的教育信息工作日趋完善成熟,特别是在管理、网络、培训、应用等等已经慢慢形成了规模效应和规范体系,校园网站上的特色网页越来越多,内容精彩纷呈,教师信息科技运用日趋成熟,校园网的升级服务,校信息化工作也得到了区领导的肯定与好评:在信息技术工作专项督导中被评定为“优秀”、同时获得了区信息技术应用先进单位称号。

课程整合:

1、 课题研究,形成特色

学校从97年起,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已成为我校办学的特色。为了使学生在信息的获取、交流等方面拓展能力,并使读书从知识的积累过程转变为科学的研究过程,从第五届读书节起,学校开展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主题式探索性读书能力的实践研究”,此课题已成为中央电教馆规划类课题。让学生围绕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超文本的阅读学习,培养学生多渠道地获取信息、整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建立了各级研究课题,与新基础教育、学科整合教育、读书活动、艺术特色、科技特色等等有机的融合起来;并已在各类课题论文评比中获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些基于教学网络环境下的拓展性课程的实践研究和主体式探究性活动开始探索并卓有成效。如王绮老师与一年级语文组刘芸老师合作进行了《计算机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索研究》的区级课题研究,骨干教师则对《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小学中年级学生美术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小学校合唱队练声训练的研究》、《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写作能力的探索研究》、《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研究》等课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研究。《上海电教》02.4为我校作了现代教育技术实践的专栏论文刊登,有9位教师的相关文章进行了交流;从学校管理、学生德育、新基础研究、学科整合、教学个案以及科技探索等各方面进行了探索。

2、 学科教学,体现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对知识信息的立体感性认识,使教师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来进行教学实践,并通过信息化设备、软件来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主意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学习、读书、行为方面的良好习惯,并形成会学习、会自我学习、会利用资源学习的多元化学习。特别是学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的诸如“居家安全”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即开发了学生的生活资源又通过网络的平台进行宣传观摩,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 课堂研讨,重建与发展

结合课程改革实施构筑起了良好的课堂生态,对教学资源有了"新"的定位,让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师生有了拓宽学科价值的意识,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反思能力,师生信息技术运用的水平提高了。实现了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突出了现代教育技术与新基础课堂教学整合效应。让我们看到了信息技术已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服务我们的教学。

4、 兴趣活动,发展特长

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各类兴趣活动,能够为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我校信息技术类的兴趣小组有多个,学习内容有:电脑绘画、电子小报制作、网页制作、运用单片机进行程序设计与制作等。还建立班级主页和个人特色网页,让学生能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探索、创作各类比赛及展示的作品、网络交流与发表以及进行资源积累与共享。

师生发展:

1、学校现代化建设需要动员所有教师参加应用,做有效的利用现代化条件辅助我们的教学。目前,全校教师积极参与了计算机等级达标考试,合格率基本达到99%,优秀率32%;有近20%的教师参加了信息科技教学软件的区培训,以培养一批能掌握先进技术的优秀教师,并将以点带面发动他们的才智以带动全校的数字化信息化教育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家庭办公信息化,以促进全体教师的均衡发展;同时开展了师生网络培训、科技培训、网页培训、应用维护培训等一系列培训活动,教师们能够利用局域网进行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从整体上开拓了网络新资源,发展了我校信息化教育。

2、我校在已有的三年级信息科技课程、电脑兴趣组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培训,以计算机网络小组为依托,培养学生网络管理的能力,并参与特色网站建设,形成我校计算机的特色教育。并积极组织开展师生信息科技竞赛活动,多人多次在市区级比赛中获等第奖。

方向定位:

托校园网络与技术,发展基础设施,实现两网四室的数字化环境依托。

结合科研特色,发展学习型主题网站。

整合课堂教学,形成核心资源库与学生、家校教育网络库。

发展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网络管理功能,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校园模式。

二、 发展目标与理论支持

1、 对数字化学校的理解:

“数字化学校”是建立在“校园网”基础上的,是将网络多媒体技术融入多门学科的日常教学;是让计算机成为教师的日常教学工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校园资源配置更优化,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局域网、广域网上的远程教学和交互;让协作学习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创造更高效、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数字化学校”将形成全方位数字化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管理,教职员工、学生资料信息、工作会议学习的记录,师生各路工作评价信息等档案、学籍、学业管理的数字化系统;同时形成制度化网络管理,对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教师考核指标和评估、奖惩均实现数字化、信息化。

“数字化学校”可以充分发挥网站的展示功能、资源共享功能、师生个性发展的舞台功能、家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班级主页和特长学生的个人主页,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骨干教师个人主页以展示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的共享,开展网上交流。开发学校数学特色网站,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发展自身的技术力量。同时充分发挥校园网络优化教育信息功能,通过各年级、各学科的资源积累和整理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在线考试等教学环节系统化、数字化,形成大容量、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同时为学生跨学科夸张节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帮助。

2、在现有基础上寻求突破:

通过校园网及其软硬件的进一步建设发展,师生的全面熟练的应用,最终形成集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师生活动、家校联系等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全面实现校园信息化。也就是在网络与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成长档案、家长联系互动、教学资源应用的核心资源库,同时通过网络平台,从管理、教学、学习、资源、交流着手,形成中心集成的网络应用模式。

3、目标理论依据:

区局的大力支持与基础建设,学校的不断完善与探索,教师的努力实践与积累,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同时包括管理应用的护驾;对数字化学校建设有了着力点和发展点。同时,与现阶段工作相结合,二次开发门户网站与管理应用平台,资源库的继续规范化与合理化,内外网应用的相辅相成;师生的应用水平逐步提高;

三、 具体实施计划

1、 具体预期效果:

⑴、 校园网站日趋完善并形成互动效应和学习效应,各类学习性链接和资源开发应用不断丰富, 形成网络学习新格局。

⑵、 管理网络信息化、科学化并具发展性效应;

⑶、 教学整合规模化,体现数字化成果效应;

⑷、 数字化学习行为方式有特色和区域效应。

2、 目标任务测评点:

管理工作

⑴、信息发布——后台管理,及时更新。

⑵、教育管理——用好教育局《OA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动化。

⑶、教学管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客观、公正、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估。

⑷、教务管理——能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对学生基本信息、招生信息档案、专用教室和课表安排等进行网络管理,实现教务管理的网络化。

⑸、学习系统——教师无纸化备课、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电子图书馆、校本课程建设、与二期课改和新基础教育实验的融合等。

⑹、公共信息服务——通过学校门户注册登录后,经统一身份认证,提供公共基础数据查询、一卡通、后勤、家校联系、视频点播、信息检索等服务。

⑺、信息化维护:结合学校维护报修制度,及时维护或联系公司,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教学工作

⑴、教研活动与科研同步发展。

⑵、教学研究与学生发展同步发展。

⑶、组织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发展。

⑷、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使其积极参与信息技术等级考和各类竞赛活动。

培训工作

⑴、开展学生信息管理员培训,提高学生管理能力。

⑵、组织教师信息辅导员培训,扩大校园信息化管理维护队伍。

⑶、教师信息化运用与课程、教科研整合培训工作,促进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整体推进。

⑷、开展师生校园网应用培训,丰富江小校园网,使其永远焕发生命的活力。

发展性工作

⑴、更新网站,形成中心发展特点。

⑵、主题式读书活动更具网络化,并形成学习型主题网站。

⑶、建成学生成长、家校互动、教学应用等资源库。

⑷、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项目评审工作,促进教师的信息化应用和提高。

⑸、 师生在线的学习、运用与推广,以提高和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

⑹、 新闻信息的发布工作,及时宣传校园教育教学活动。

⑺、 结合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不断更新发展校园信息化的软硬件。

7、 结果呈现:

⑴、 门户网站的成功更新,开发网络拓展型课程并形成互动学习效果,建立学习型网站生成规模效应。

⑵、 各类教学环境达到数字化建设要求,并体现应用价值和效应。

⑶、 利用内外网建成江小核心网站资源库和内网普及应用资源库以达到不同对象对资源的分类、分权限使用效果,同时实现规范管理与规范应用。

⑷、 教育教学优秀资源进行开发及应用。如:科研成果集、课例设计、学生教育集、课件、视频等等。提升核心资源库的教育价值。

⑸、 开发学生成长档案库,与家校联系库,加强学生的学习指导。

⑹、 管理网络化、办公无纸化、培训个性化。

⑺、 形成大网络环境下集管理、教学、学习、资源、交流功能的数字化特色学校。

四、 制度和保障

1、 管理基础规范完整:

我校形成了“校园信息科技三级网络管理”

一级
二 级
三 级

校 长 室
信息技术中心
班 主 任

办公室室长

资料室管理员

图书管理员

总务处
协同管理维护

制定了《校园信息科技三级网络管理系统》、《办公室电脑网络管理制度》、《教室电脑多媒体网络管理制度》、《电子备课室电脑网络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电脑网络管理制度》、《电脑房电脑网络管理制度》、《现代学校设备管理制度》、《项目评审制度》、《打印制度》、《数码照片档案操作流程及规则》、《教师个人笔记本使用管理条例》、《计算机类设备管理》等发展性工作的许多系列的管理条例与制度、操作规则。同时结合不同的发展阶段将及时地作相应的更新或调整,使得制度能随着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而发展。

学校也加大各方面信息化管理的举措,从教学工作管理到科研工作,从教师组室交流、论坛讲座到教师多元化考评,从民主议事到新闻宣传形成了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模式和操作要求。

2、 应用基础普及提高:

设备使用率100%,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各类会议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网络多媒体技术和设备。

教师使用层次不断提高:文字处理 → PowerPoint课件制作 → Flash动画 → Authorware → 视音频技术、网络技术、网页制作、视频会议等等;并在区的电脑比赛中获得课件的等第奖。

学生使用机会不断增加:信息技术课、电脑网页组、电脑小报组、电脑平面设计组、校园网吧(每天中午)、校园广播包括教室中的一些学生活动都有体现。学生自主管理应用水平也逐步提高,学生已形成及普及了信息化的学习意识并在各类活动中得以体现,如:电子小报、视频小品、科技竞赛、等级考核、拓展型学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