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互联网+石油化工是否已成为化工行业趋势

经济新常态下,石油和化工行业已经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在产业布局结构变革调整的同时,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一是企业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过去企业单纯从事大众化生产为客户提供产品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变,深入挖掘增值服务,提供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等一揽子解决的方案,成为企业新的发展方向。

二是“互联网+化工”这种模式逐步深入。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的兴起,化工行业与信息技术不断融合,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被颠覆,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现模块化数字化自动化,特别是电商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模式,缩小了市场半径,拉近了企业与用户的距离,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探讨销售模式的转变。
三是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紧密结合。越来越多的企业充分利用股票债权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工具,为企业获得了充足低廉的资金,期货市场等金融工具也越来越广泛地融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国内期货交易市场先后推出了PTA、甲醇、燃料油等多个期货品种,而且交易十分活跃。如何进一步充分利用好金融工具为实体产业服务,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传统电商1.0的模式是基于传统贸易的模式下,通过网络发布信息,进行简单的线上交易;而目前石化电商2.0是基于电商平台整合销售渠道,允许多种模式共存,这种新型的模式具有更大的自由度,更充分的信息交换,以及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等多种特征。“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石化企业要抓住‘互联网+’的机会,实现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实际上拥抱“互联网+”最重要的是理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使信息交流更加公开透明,用户需求有渠道得以充分体现,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让石化产品的市场更加广泛和深入。互联网的思维就是用户思维,石化企业要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未来只有从下游用户的需求出发设计产品、提供服务,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商业模式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产品和技术的价值实现最大化。单纯靠销售产品并不能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也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只有成为一家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用户的需求。

⑵ 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主要特点

大规模

为了获取精确信息,在监测区域通常部署大量传感器节点,可能达到成千上万,甚至更多。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传感器节点分布在很大的地理区域内,如在原始大森林采用传感器网络进行森林防火和环境监测,需要部署大量的传感器节点;另一方面,传感器节点部署很密集,在面积较小的空间内,密集部署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

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性具有如下优点:通过不同空间视角获得的信息具有更大的信噪比;通过分布式处理大量的采集信息能够提高监测的精确度,降低对单个节点传感器的精度要求;大量冗余节点的存在,使得系统具有很强的容错性能;大量节点能够增大覆盖的监测区域,减少洞穴或者盲区。

自组织

在传感器网络应用中,通常情况下传感器节点被放置在没有基础结构的地方,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不能预先精确设定,节点之间的相互邻居关系预先也不知道,如通过飞机播撒大量传感器节点到面积广阔的原始森林中,或随意放置到人不可到达或危险的区域。这样就要求传感器节点具有自组织的能力,能够自动进行配置和管理,通过拓扑控制机制和网络协议自动形成转发监测数据的多跳无线网络系统。

在传感器网络使用过程中,部分传感器节点由于能量耗尽或环境因素造成失效,也有一些节点为了弥补失效节点、增加监测精度而补充到网络中,这样在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个数就动态地增加或减少,从而使网络的拓扑结构随之动态地变化。传感器网络的自组织性要能够适应这种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

动态性

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可能因为下列因素而改变:①环境因素或电能耗尽造成的传感器节点故障或失效;②环境条件变化可能造成无线通信链路带宽变化,甚至时断时通;③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这三要素都可能具有移动性;④新节点的加入。这就要求传感器网络系统要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具有动态的系统可重构性。

可靠性

WSN特别适合部署在恶劣环境或人类不宜到达的区域,节点可能工作在露天环境中,遭受日晒、风吹、雨淋,甚至遭到人或动物的破坏。传感器节点往往采用随机部署,如通过飞机撒播或发射炮弹到指定区域进行部署。这些都要求传感器节点非常坚固,不易损坏,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条件。

⑶ 物联网十大应用实例

物联网十大应用分别是:设备监控、机器和基础设施维护、物流和追踪、集装箱环境、机器管理库存、网络数据用于营销、识别危险网站、无人驾驶卡车、WAN监控、GPS数据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