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航宇讯物联网
❶ 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在各国已经成为战略共识。根据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将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网将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别的信息产业业务。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600多亿元,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分析认为,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目前,中国发展物联网所需的自动控制、信息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和产业都已成熟或基本成熟,通信运营商和系统设备提供商达到世界级水平,下游应用不断拓展。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数据表明,2010年物联网在安防、交通、电力和物流领域的市场规模分别为600亿元、300亿元、280亿元和150亿元,预计到2015年将分别增加到1500亿元、1000亿元、1100亿元和650亿元。
物联网在我国发展还是很不错的,市场规模很大,行业增长速度也很快,行业前景十分良好。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❷ 物联网创业项目有哪些
物联网创业来项目有智能自农业、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物流。
项目一:智能农业
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 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农业先进设施与陆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和高 效益的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
项目五:智能物流
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
❸ 求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章程
一、联盟成立背景
物联网是信息产业领域新一轮发展与竞争的制高点。世界各发达国家正在加大这方面投入,力图占据领先位置。我国也已经将物联网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关村在与物联网产业相关的核心技术研发、传感器、网络传输、云计算和行业应用、以及产业联盟协同创新等方面拥有比较好的基础,并且在奥运会上实现了多项成功示范应用。但是,由于物联网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物联网涉及产业链长,包括了传感器网络、信息传输网络和信息应用与服务等各环节。目前还存在着缺乏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和成熟的业务模式,行业融合不够,缺少有利于产业化推广的应用集成解决方案,研究力量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抢占中国乃至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有必要成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联盟组织。
在北京市领导的关心下,在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经信委等单位的支持下,2009年11月1日,由中关村在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具有优势的40余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中关村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
二、联盟指导思想
以应用为导向、以产业为主线、以技术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打造中国物联网产业中心!
三、联盟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推动建设10-12项标志性示范应用工程,培育8-10家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国家或行业标准5项以上。使北京中关村成为我国物联网高端特色产业中心、应用示范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标准制定中心。
四、联盟的组织结构
联盟设理事会、秘书处、专家委员会。理事会由成员单位共同参加,是联盟的最高决策机构;秘书处在理事会的领导下,负责联盟日常事务和项目协调、组织管理工作;专家委员会由业内知名的工程技术专家、企业家、相关行业组织领导、社会学者等组成,专家委员会是联盟的决策咨询机构,对联盟技术及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工作开展及重大决策等提供咨询指导意见。
五、联盟工作方向
北京物联网呈现产业链长,资源相对分散的发展结构。联盟将促进联盟成员开展合作,在以下五大方面形成资源集聚,加大中关村的产业优势:
1、在物联网应用领域,推动一批重大示范工程,促进物联网集成应用解决方案的成熟和产业化发展;
2、促进以科技奥运项目为代表的物联网成熟应用项目的成果转化与推广,扩大中关村优势企业市场影响力;
3、在物联网高端传感器和芯片设计制造、网络传输、云计算与应用等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快发展产业化能力;
4、开展物联网相关公共平台建设,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联盟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5、开展物联网相关标准创制工作,通过标准合作,提高北京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导能力。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入会手续办理
一、提交一式4份正式盖章的缔约方登记表
二、提交缔约方登记表的电子文档
三、提交企业简介的中英文电子文档
四、提交logo电子档
五、交纳2010年度联盟会费(转账)
秘书处收到会费和4份缔约方登记表以后,再将会费发票和2份登记表返给会员单位
联系人:晏红
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010-82000975-356
理事长单位
1.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副理事长单位
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3. 北京京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 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
5. 北京昆仑海岸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6. 北京天地互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7. 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8.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9. 北京邮电大学
10.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11.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交通科研所
12. 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
13.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
14.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15.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北京分公司
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18.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理事会特约观察员(理事长级)单位
19. TD-SCDMA产业联盟
20. 宽带无线专网应用产业联盟(SCDMA无线宽带产业联盟)
21. WAPI产业联盟
22. 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普通理事单位
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M2M运营支撑中心
24. 长城金点定位测控(北京)有限公司
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26.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27.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28. 北京商务中心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29. 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30. 北京威讯紫晶科技有限公司
31.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2. 阿德利亚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33. 北京北大软件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34. 大用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35. 北京凯思昊鹏软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6. 北京东方网力科技有限公司
37. 北京迈信力通
38. 清华大学数字与微波通信研究所
39.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下一代互联网工程实验室
40.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41. 中科院研究生院泛在与传感网研究中心
42.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43.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44. 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45.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46. 北京市朝阳区信息网络中心
47. 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普通会员单位
48. 中科院计算所
49. 意锐科技
50. 北京酷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51. 北京同方时讯电子有限公司
52. 华为软件公司
53. 极晨智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54. 宏霸数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55. 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
56. 北京中和威软件有限公司
57. 北京市均豪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58. 北京天一众合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59. 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60. 朗德华信(北京)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61. 北京华通视博技术有限公司
62. 北京国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3. 北京庚顿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64. 北京国信宇通科技有限公司
65. 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66. 北京理工科技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67. 深圳市业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安全技术研究所
68.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69. 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
70. 北京东方正通科技有限公司
71.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72. 北京西普阳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73. Or a n g e北京研发中心
74. 三星数据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75.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76. 北京梦搜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77. 网御神州科技有限公司
78. 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79. 中关村科技软件有限公司
80. 北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81. 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2. 爱思开电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83. 北京声迅电子有限公司
84. 北京天瑞创世科技有限公司
85. 北京昆仑中大工控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86. 北京奥尔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87. 北京海顿新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88. 北京汉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89. 北京汉唐自远技术有限公司
90. 北京中盛高科技术有限公司
91. 黑龙江省物联网中心
92. 北京惟泰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93. 韩博伟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94. 北京智威宇讯科技有限公司
95. 北京东方华电科技有限公司
96. 北京同有飞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7. 北京金桥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98. 北京泰华恒越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99. 金尚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100.北京麦邦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101.方正移动传媒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❹ 物联网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行业在中国发展四大趋势:
1、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一
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以应用为先导,存在着从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到企业,行业应用市场,再到个人家庭市场逐步发展成熟的细分市场递进趋势。
目前,物联网产业在中国还是处于前期的概念导入期和产业链逐步形成阶段,没有成熟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技术体系,整体产业处于酝酿阶段。此前,RFID市场一直期望在物流零售等领域取得突破,但是由于涉及的产业链过长,产业组织过于复杂,交易成本过高,产业规模有限,成本难于降低等问题使得整体市场成长较为缓慢。
物联网概念提出以后面向具有迫切需求的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以政府应用示范项目带动物联网市场的启动将是必要之举。进而随着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应用解决方案的不断成熟、企业集聚、技术的不断整合和提升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从而将可以带动各行业大型企业的应用市场。待各个行业的应用逐渐成熟后,带动各项服务的完善、流程的改进个,人应用市场才会随之发展起来。
2、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二
物联网标准体系是一个渐进发展成熟的过程,将呈现从成熟应用方案提炼形成行业标准,以行业标准带动关键技术标准,逐步演进形成标准体系的趋势。
物联网概念涵盖众多技术、众多行业、众多领域,试图制定一套普适性的统一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物联网产业的标准将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标准体系,将随着市场的逐渐发展而发展和成熟。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单一技术的先进性并不一定保证其标准一定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标准的开放性和所面对的市场的大小是其持续下去的关键和核心问题。随着物联网应用的逐步扩展和市场的成熟,哪一个应用占有的市场份额更大,该应用所衍生出来的相关标准将更有可能成为被广泛接受的事实标准。
3、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三
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新的通用性强的物联网技术平台将出现。
物联网的创新是应用集成性的创新,一个单独的企业是无法完全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的,一个技术成熟、服务完善、产品类型众多、应用界面友好的应用,将是由设备提供商、技术方案商、运营商、服务商协同合作的结果。随着产业的成熟,支持不同设备接口、不同互联协议、可集成多种服务的共性技术平台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成熟的结果。
物联网时代,移动设备、嵌入式设备、互联网服务平台将成为主流。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将会有大的公共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出现。无论终端生产商、网络运营商、软件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应用服务商,都需要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寻找各自的重新定位。
4、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四
针对物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将是把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结果。
物联网将机器人社会的行动都互联在一起,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将是把物联网相关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结果。中国具有领先世界的制造能力和产业基础,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国人具有逻辑理性和艺术灵活性兼具的个性行为特质,物联网领域在中国一定可以产生领先于世界的新的商业模式。
❺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对于物联网的应用祥泰电气提示可以适用于多个行业领域,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消防领域的应用,比如祥泰的消防物联网智能设备一样,其他的具体如下:
1、工业领域的应用:产品设备管理、能源管理、工业安全生产管理
2、农业领域的应用:温室环境信息的采集和控制、节水灌溉的控制和管理、环境信息和动植物信息的监测
3、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家庭智能化、小区智能化和城市智能化三者之间融成一个真正广义的智能控制网
4、医疗领域的应用:整合的医疗保健平台、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5、城市安保领域的应用:实对城市安全的统一监控、统一存储和统一管理
6、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实施地表水水质的自动监测,实现水质的实施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
7、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公交行业无线视频监控平台、智能公交站台、电子票务、车管专家和公交手机“一卡通”
8、物流领域的应用:供应链网络优化、供应链的可视性
9、智能校园领域的应用:电子钱包、身份识别和银行圈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