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感知中国的物联网

日常生活中任何物品都可以变得“有感觉、有思想”。“物联网离我们很近。”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说,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交流”。这些物体既可以是小小的手表、钥匙,也可以是汽车、楼房,日常生活中任何物品都可以变得“有感觉、有思想”。这些微型感应芯片包括电子标签、各类传感器、二维码等。它们可以获取物体的信息、状态、位置等各种内容,然后通过网络传递这些信息。
上海浦东机场的防侵入系统是物联网的一个应用典型。为了防止不速之客进入,浦东机场周边布设了上万个由许多传感器集成的传感节点,可以分辨靠近机场围栏的目标,起自动预警作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刘海涛说,这要远远胜于安装成千个摄像头并派专人盯守,浦东机场这种物联网的应用甚至能分辨是人在爬围栏还是台风的吹动。
物联网和互联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是一个虚拟世界。物联网则是对现实物理世界的感知和互联。同时担任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的刘海涛说,物联网实际上就是传感网。物联网是从产业和用户角度来说,但是从技术角度来说,它叫传感网。“对物联网和传感网一句话说最准确,叫物物互联,感知世界。”
从应用上而言,物联网并不陌生。从北京奥运会成功实现的视频监控、智能交通、电子标签(RFID)食品溯源管理等都属于物联网的应用。目前物联网已经在智能楼宇、路灯监控、食品药品溯源、智能医院等领域应用,特别是在城市公共管理领域,对垃圾车、危险品源的监控和事先处理都有实例。许多人手中其实也拥有物联网的终端,具有GPS功能的手机就是一款可以定位的终端。
北京市朝阳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梅诗曙介绍说,在朝阳区,为了防止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事故,今年3月份开始试点,在数间出租房屋安装了一氧化碳的传感器,在两小时内发现就能避免人员死亡。

『贰』 感知中国的应用

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缺少清晰轮廓
“当物联网与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相连时,可随时随地全方位‘感知’对方,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从‘感觉’跨入‘感知’的阶段。”宁家骏说。显然,正是这种与互联网结合的“物联网”范畴,才是智能城市、智慧地球的真正核心依据。因此,物联网被认为是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下一次信息技术浪潮和新经济引擎,并且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未来人们的生活将是智能的。
不像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一开始就指向了产业化。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云军举例说,仅在动物溯源的物联网营运上,现在已达到上亿的指标。
实际上,目前对于物联网产业的预测基本都限于传感网的应用,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激动人心,但之后会是怎么样,尚缺少清晰的轮廓。现有进入实践的物联网应用项目,一方面基本属于电子标签等各种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另一方面,都是在节能减排、能耗监控、安保控制等城市公共管理领域发挥作用,和普通的日常生活消费领域没有太大关联。
在业界,物联网的应用大致被公认为有三个层次的理念,底层是传感网络,往上是数据传输的网络通道,最上面则是内容应用。物联网产业链因此也基本明晰,即传感器研发厂商、网络运营商以及提供应用软件和工具的系统集成商。
不过,处在物联网产业不同端的人则有各自的观点。“和现有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实际上是多了一个底层的数据采集环节,大致是四类数据的采集:电子标签显示身份,传感器捕捉状态,摄像头记录图像,GPS进行跟踪定位。”新任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的黄孝斌说,再往上则是像移动网络、互联网等比较成熟的技术。
京仪集团北京自动化技术研究院院长赵力行持相同观点。他认为,物联网两个最主要的技术基础是网络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而网络通信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无处不在,技术已经很成熟。物联网则对传感器制造提出了新的要求,体积越来越小,重量更轻,以及更低的功耗。物联网整个产业链的基础就是传感器这个产业。作为整个金字塔的塔座,传感器需求量将会是整个产业链条中总量最大和最基础的环节。
另一边,其他产业链端的企业则希望物联网从“孤独的传感网”中跳出来。“传感网给整个移动通信、互联网都带来了一个全新服务的体系,它会把通信或者是传输的业务扩展成从感知、传输到处理的一个综合服务。”范云军说,未来移动运营商也可能会建立一个传感中心。
云计算或许是另外一个赢家。物联网的发展将产生海量的数据,尤其与互联网融合后,需要超乎想象的存储资源共享和计算分析能力。而这正是目前云计算的特征。

『叁』 物联网为什么那么强大

交汇点讯10月13日下午,在无锡感知集团的会议室里,973物联网首席科学家、感知集团董事长刘海涛在手机上轻轻点了一下,打开了家里的空调。“这就是物联网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小小应用。”
刘海涛的另一个身份,是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他也是中国物联网第一人,早在1999年他就开始着手研究传感网技术。在研发了几年后,将一个新名词——“传感网”或“物联网”应用于大众,他说“我想让大家知道,我国并没有跟随外国的脚步,这是我们的原创,我们的创新品牌。”
在刘海涛眼里,物联网就是面向实体世界的, “以感知互动为目的,以团队属性、社会属性为核心的感知互动系统”。
物联网与互联网有什么不同?看着记者疑惑的表情,刘海涛继续解释道:“比如当你在隔壁邻居家喝茶的时候,家里被盗了能知道吗?互联网不会告诉你,互联网顶多通过大数据分析,告诉你今晚你家有多大概率被盗的可能,万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等,这些除了给你徒增烦扰之外,没有任何用处,但是有了物联网,你就能感知并采取措施。”
刘海涛进一步向记者解释,互联网是虚拟世界的信息共享,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有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都是在信息共享上做文章,比如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都是建立在互通互联的基础上的,所以说互联网带来的是信息的地球村,而物联网是一个感知体系,一个感知互动系统,通过物联网终端实现物物相连,带来的是实体世界的地球村。
“另外,互联网上所有的信息都是人输进去的,信息有真有假,所以会经常出现诈骗事件,而物联网上的所有信息都不是人输进去的,而是它的终端体系架构在我们实体世界感知后的镜像反映。所以只有真的没有假的更不可能有骗子。”刘海涛说。
怎么通过物联网终端实现物物相连?交汇点记者询问,刘海涛解释到,物联网终端里面有很多的传感器,这就相当于人的五官。不仅如此,这个终端是智能化的,里面还有CPU、相当于人的大脑。多个终端之间形成了一个有协同、有分工、有组织的团队的社会属性架构体系,这就是物联网。团队里的成员是智能化的,通过成员协作形成的团队,能力则远高于智能化成员,所以说,物联网是超越智能化的。
谈到物联网与智能化的区别,刘海涛举例说,比如前几年的周克华杀人案,我们能抓住他,是智能安防起了作用,但这是事后追踪,而物联网安防是事前预警,如一个装了物联网终端传感器的门窗,如果有人想要翻越,系统会立即通过短信和电话通知业主、小区等,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事前进行有效预防,这就是物联网超越智能化的地方。另外,现在的交通是智能交通,以前是红灯停,绿灯行,红绿灯控制车流量,而物联网交通变成车流量控制红绿灯了,这就是物联网超越智能化的地方。
刘海涛总结到,物联网其实并不神秘,从电动车上一把看不见的“物联网防盗锁”,到春江花园、美湖社区等居民小区门口的智慧显示屏,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的智慧医疗系统,到感知集团的智慧环保系统,物联网交通、 物联网医疗、物联网环保正在一步步走进无锡人的生活。
以上由物联传媒转载,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