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物联网试点
A. 电梯物联网的电梯物联网试点工程
嘉定启用电梯物联网 全区317台电梯装上“大脑”
2013年6月,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与上海新时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市范围内首次联合启用电梯物联网,全区317台电梯上试点安装该系统
“非常抱歉!您所乘坐的电梯发生故障,暂时停止运行。请您不要惊慌,保持冷静,电梯非密闭空间且氧气充足。”去年11月13日21点17分41秒,江桥镇中房公寓30号楼突发电梯困人事故,还没等被困人员明白怎么回事,电梯内已经开始播放语音提示。与此同时,电梯维保员宋浩良已经收到短信警报。9秒钟后,电梯维保单位、生产企业、物业公司负责人相继收到故障警报。不超过30分钟,火速赶到的专业维保员已将被困者成功转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个发出警报的竟不是被困者本人,而是电梯物联网监控平台。2013年6月,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为提高电梯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电梯运行、使用、维保等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与上海新时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时达网络”)在全市范围内首次联合启用电梯物联网,全区317台电梯上试点安装该系统。
在“新时达网络”,登陆电梯物联网,进入地图监控页面,国内外40多个城市的2600多台入网电梯的运行状态全部清晰地呈现在面前。突然,一阵“滴滴滴”的蜂鸣声打断采访,北京房山区加州水郡小区65号楼电梯报警主板与采集器发生通讯异常。对此,“新时达网络”总经理刘远天表示,电梯物联网强调数据分析,系统针对电梯历史运行记录和故障进行大数据分析,计算出电梯未来有可能发生事故隐患的几率,并发出预警。
“过去发生电梯困人故障,需要有人打电话报警报修,现在电梯会主动将信息推送给相关人员。”刘远天表示,电梯物联网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带有信息处理与分享功能。电梯接入物联网后,信息实时上传云平台,根据需求的不同,系统将信息各有侧重地传送给物业、维保以及质监局等部门,漏报瞒报几乎没有可能。
与传统利用电梯外加传感器报警的方式不同,电梯物联网采用的是电梯主控电脑主板采集信息的小区组网技术。据介绍,基于传感器的电梯物联网误报频率居高不下,此前沈阳、重庆等地曾安装了数千台此类设备,最后都因故障误报率高而沦为摆设。
“物联网直接接入控制系统后,电梯运行的关键数据能实现实时传输和捕捉。如果把传感器获得的非官方的‘二手信息’比作是“看图猜话”,那直接接入控制系统的方式就如同直接从大脑获取‘一手信息’。”以记录电梯维保信息为例,过去,维保单位会通过刷指纹等考察电梯维保记录,但通过电梯物联网,维修人员究竟有没有按时实施检修,通过调阅电梯运行状态的切换信息,便能轻松获取。此外,电梯物联网还能提供入网电梯从生产制造到报废全周期的全部关键信息档案,并能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统计“故障类型”、“二次维修率”、“维保周期”等十余项指标,方便监管。
据悉,全区目前共有电梯13332台。如何把电梯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成为电梯生产、使用、监管各方关注的话题。电梯物联网就是给电梯加上智能大脑,将原本发生故障后的被动服务,变成主动干预的提前服务,大幅降低故障率。
北京东城区电梯物联网试点
北京政府2012年为民拟办35件重要实事正式对外公布,北京拟运用物联网技术对2000部电梯试点建立安全运行实时监测系统,提高电梯安全保障水平。
电梯物联网试点工程在东城区进行,对分布在东城区居民楼、商场、写字楼等地的2000部试点电梯进行物联网技术搭建,将在今年10月份进行验收。在每部试点电梯中都安装一部传感器,并与互联网和手机相连,传感器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对电梯日常运行信息进行收集、监控,对电梯故障及事故进行预警报警、分级响应和应急处理,实现实时响应。
使用这一技术后,如果电梯发生困人事件,整个系统会立即启动分级响应救援机制,电梯维保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内通过手机或网络收到电梯故障消息。如果维保人员在半小时内没有处置,电梯维修的主管、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属地质监部门的电梯运行监控室将依次收到报警短消息。若事故依然未得到有效处理,传感器将自动向上一级主管部门传输数据进行报警。
试点工程将为本市约13万部电梯应用物联网技术积累经验,如果试点效果良好,电梯物联网技术将在全市推广。
B. 电梯行业的发展趋势
2012年电梯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去年年底北京市质监局表示,北京市将启动“电梯物联网试点工程”,在电梯中安装物联网系统,使电梯突发故障造成的困人时间缩到最短,最大限度地防范电梯事故的发生。随后南京市质监局也表示将选用20台电梯试点物联网监控。2012年将会有更多地方采取物联网监管电梯。
用物联网监控电梯,就是在电梯轿厢原来的监控设备上安装物联网传感器,传感器会对电梯里的视频、音频、运行状态等数据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采集到的数据,会通过3G电信网络传输到应急处置中心,中心平台能据此进行在线故障分析诊断,及时告知救援人员。
据介绍,只要电梯发生困人事件,整个系统会立即启动分级响应救援机制,电梯维保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内通过手机或网络收到电梯故障消息。如果维保人员在半小时内没有处置,电梯维修的主管、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属地质监部门的电梯运行监控室将依次收到报警短消息。若事故依然未得到有效处理,传感器将自动向上一级主管部门传输数据进行报警。
点评:在电梯产品不断走向智能化时,采用科技手段监管电梯已成大势所趋。物联网监管电梯,不仅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电梯故障,并把相应的故障反馈给维保人员、物业管理人员或者监管部门,相关人员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并解决故障,从而确保电梯安全运行。采用物联网技术监管电梯在北京,南京等地试点成功后,2012年有望在其他城市推广。
电梯英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