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少儿编程的好处

首先从教育上来说,从2019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要求中小学逐步推广编程教育。挂钩自国务院,教育部将变成纳入课堂教学及大学考试后,全国主要省市已经陆续完成落地,深圳部分省市还将变成和升学挂钩。
未来就业社会,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生活、娱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预见,我们已经踏入一个由计算机与机器人主导的人工智能的时代。
任何人工智能的实现都离不开编程,编程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中一种基础的、核心的技能。编程不仅受到国家的重视,还逐渐与升学挂钩,更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必备技能,孩子早学早受益。
课程核心点

使用各种传感器进行Arino硬件编程
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专注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B. 少儿编程课怎么选 知乎

一、市面上的少儿编程课大同小异,又各有特点。
这些课程几乎都采用了图形化编程界面以及“录播视频上课+班主任答疑”的教学方式,大体很相似,但互相之间又有些不同。

下面从课程形式、课程难度、编程语言、界面设计等4个方面给大家对比一下核桃编程、小码王、西瓜创客、编程猫、小火箭。

(1)课程难度:小火箭适合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其他几个课程更适合学龄儿童。

小火箭相对来讲是简单点,后面才进阶到编程猫编程。个人看法,其他几个课程的难度应该都差不多,西瓜创客好像是比较难一点,后期需要大人指导。

(2)课程形式:小码王、核桃编程和小火箭趣味性更强。

编程猫是每课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之间没有联系,通过编程猫公仔和阿短这两个卡通形象的对话来引导整个课程;而小码王、核桃编程则设计了闯关模式,有连贯的主题,会感觉是在一个连续的游戏里面,趣味性更强一些。

至于小火箭,也没有连续的主题,但是课程视频都挺有趣的——毕竟要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

(3)编程语言:小火箭以及编程猫用的是自家开发的Kitten平台,其他几个基本上都采用了Scratch编程器。如果参加比赛要注意。

前期孩子小的时候用来启蒙,激发兴趣,无所谓。但如果后期想要参加各种编程比赛,那还是需要学习使用Scratch或者其他编程语言。

(4)界面设计:各家有所区别,对孩子的要求也不同。

西瓜创客从基础到后期是中文向英文过渡的,所以孩子要有一定的英文基础,否则后期操作起来会有困难。

小码王和核桃编程的界面是中文的,积木上面有中文,可以直观地看到各个积木的功能,但是需要孩子会认字并且理解文字内容。

小火箭的积木上没有文字,需要孩子记住每个积木有什么作用。当然,他们的UI设计也很合理,每个积木的作用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有人说这样更适合不会认字的小小孩,因为他们更善于记图形。

对比下来,我家宝宝年龄小,才四岁多,识字也不多,其他几个课程对他来说都有点太深了,所以选择了小火箭编程。对这个课我们总体满意,但它也有明显的槽点,更适合家长有时间陪上课的孩子……

二、编程这件事真的没那么难。和其他少儿编程课一样,小火箭编程也尽力在用易于小孩子理解的方式教学,孩子能学会,常常很有成就感。
身边有不少妈妈都觉得编程这件事挺难的,担心小孩子学不会。

但其实所谓的计算机编程,也就是把一些事物之间的关系、逻辑结构,用计算机语言表达出来,使计算机能够读懂这些语言来完成我们需要的效果,实现一个具体的事件……

所以,少儿编程课,只要用易于小孩子接受的方式教学,就真的不难。

(1)课程流程简单,用孩子容易理解的方式教学,孩子能自己上课。

课程视频大概20分钟。从生活场景引入本期主题,比如第一课就是从“郊外烤肉”这个场景开始的;然后视频讲解如何实现程序内容,每个积木什么作用,整个程序有几步;最后提出作业要求,孩子自己在编程器中完成并提交。

有问题可以通过微信咨询老师,老师会语音、视频解答。

至于内容,这种图形化编程实际上是将很多功能进行了高度“密封”,一块小小的积木整合了几行代码才能实现的功能,孩子像堆积木一样完成编程过程,就能让角色动起来,跳跃、移动、放大/缩小、显示/消失……

无论是哪家课程方,他们都必须做成孩子能够接受的形式和难度,所以大家真的不用担心太难。

小娃学编程,哪个课好?码农妈妈一文对比编程猫、核桃、西瓜创客
我们家孩子刚开始需要大人陪他上课、做作业。到后来慢慢他就可以独立完成基本作业,只是提高作业需要我来帮助。

(2)课程内容生动有趣,孩子动手又动脑,完成作品会让他成就感十足。

由于针对的是幼儿园阶段的宝宝,课程设计整体以卡通化为主,卡通人物“阿短”和“编程猫”之间的互动贯穿了全部内容。卡通的风格、动画的形式,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有趣的。

再者,上课过程就像带领孩子拆解游戏一样:先演示一个游戏效果,接着将游戏或事件分成几个步骤,请孩子当设计师来完成编程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