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宽流量的介绍

单宽流量为单位宽度的渗流量,用符号q表示。

2. 库岸渗流量计算

库岸渗漏是通过河间地块含水层进行的。正如地下水一维流微分方程应用中所述,水库的渗漏问题与河间地块潜水面的形状、分水岭的位置密切相关,而后者又受河水位或水库水位及降水渗入情况的制约。所以,分析潜水与河水、潜水与水库水的水力联系及其水均衡关系,是判断水库是否渗漏的关键。为使同学们能更加熟练地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对前述内容作些必要的回顾。

(一)潜水流降落曲线方程及任一断面处单宽流量的计算,如图7-18所示

1)河间地块中有降水入渗或蒸发时,潜水流侵润曲线方程(降落曲线方程)为:

地下水动力学

2)任一断面处单宽流量为:

地下水动力学

图7-18 河渠间潜水运动

(二)地下分水岭的位置

1.计算分水岭位置的公式

地下水动力学

2.分水岭位移规律

1)当h1=h2时,

,即分水岭位于地块含水层的正中央;

2)当h1>h2时,

,即分水岭靠近水库(高水位)一侧;

3)当h1<h2时,

,即分水岭远离水库一侧,靠近河流(高水位)一侧。

(三)根据分水岭的位置确定水库渗漏量

1)当a>0时,地块中存在分水岭,此时水库无渗漏且能获得降水入渗补给;

2)当a=0时,分水岭位于库岸起始断面上,水库无渗漏亦无补给;

3)当a<0时,地块中分水岭消失,水库渗漏。渗漏量计算如下:

水库渗漏量:

地下水动力学

下游(相邻)河流得到的补给流量:

地下水动力学

例题:如图7-19所示,求沿7km长度上从水库A经过分水岭流向邻近河谷B的渗流量。分水岭由裂隙灰岩组成,其渗透系数为 35 m/d。假定隔水层底板水平,标高为62m。年度大气降水量等于458mm,渗入量取大气降水量的25%,其他计算所需资料见图。水库A水边线含水层厚度为h1=12.5m,水库水边线含水层厚度h2=24.5m,B河谷水边线含水层厚度h3=12m。

图7-19 河间地块渗流示意图

一年中的平均渗入量为:

=0.00031m/d。

从水库流向B河谷的渗漏量为:

(四)回水引起的浸没范围预测

河流回水,特别是水库蓄水后引起的回水将造成两岸潜水水位相应升高,并逐渐由岸边向远处扩展;在某些低洼处经过一段时间,潜水水位可能接近或超过地面,形成一定范围的浸没,引起不良后果,如图7-20所示。

图7-20 潜水回水

如取A点作为浸没区的边点,已知该点地面标高为hA,设hA=hx,t回水前A点潜水位用hA,0表示,则按式(2-47)有:

地下水动力学

地下水动力学

式中:hA为A点地面标高,m;hA,0为A点回水前潜水位标高,m;h0,t为岸边t时刻潜水位标高,m;F(λ)为函数λ的余误差函数,详见表2-5;a为压力传导系数;K为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hm为含水层平均厚度,m。

3. 渗流量的确定

在图11-3-1中取任一网格i,该网格的平均渗流长度(中间流线)为Δsi,平均渗流断面的厚度(中间等水头线)为ΔTi,两相邻水头线的水头差为ΔHi,则该网格的单宽流量qi

地下水动力学(第五版)

而整个渗流区的单宽流量是沿等水头线方向各网格单宽流量之和,即

地下水动力学(第五版)

式中:M为沿等水头线方向的网格数(图11-3-1中M=5)。

绘制流网时,若使各等势线间的水头差均相等,即各网格的水头差都相等(一般都是这样绘制的),则上式为

地下水动力学(第五版)

设沿流线的网格数为N(图11-3-1中N=10),则

地下水动力学(第五版)

若将流线画成曲线正方网格,即Δsi=ΔTi,如此渗流量计算可简化为

地下水动力学(第五版)

式中:H为上、下游水头差。

这样,只需通过计算网格即可求得渗流量。

4. 坝体单宽渗流和坝体总渗流量怎么换算

通常指坝基或坝体渗漏量,其估算公式公式为:
Q=Bq;
式中B—坝基或回坝体长度(有时是某一坝段长答度);
q—坝基或坝体单宽渗漏量;
当一般情况下对坝基根据其渗透条件进行分段,分别计算其单宽渗漏量。用上式分别计算后再相加即为坝基总渗漏量。

5. 水力学中单宽流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一、水力学中单宽流量计算公式是q=Q/B;

1、式中的单位:q-m^2/s; Q-m^3/s; B -m;

2、由于水力学的基本量是长度、时间和质量,独立因次的数目为三,则用无因次方程代替有因次方程可以使变量减少三个。这在实验分析中,可大量地减少实验次数加速实验进程;在理论分析中,可以更合理地提出变量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做理论法。

(5)单宽渗流量扩展阅读:

单一粗糙裂隙的渗流规律

单一裂隙是构成岩体裂隙网络的基本元素,所以研究其渗流基本规律是岩体水力学的基本任务。岩体裂隙网络渗流研究的基本理论——立方定律,根据理想光滑平板裂隙推导,因为其单宽流量q与隙宽e成3次方关系而称为立方定律。

式中:q为单宽渗流量;J为水力比降;e为裂隙开度(隙宽);g为重力加速度;υ为水流运动粘滞系数,在水温15℃?时,υ=1.14×10-6m2/s。

由于理想裂隙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天然裂隙面均为粗糙裂隙,存在小范围的不平整和大范围的起伏,其隙宽e是沿程变化的,如仍要应用立方定律,则其e该取最大值、最小值或是平均值,为此根据流量等效的方法提出了水力隙宽eh的概念,但是水力隙宽e?h是个虚拟隙宽,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水静力学

水静力学研究液体静止或相对静止状态下的力学规律及其应用,探讨液体内部压强分布,液体对固体接触面的压力,液体对浮体和潜体的浮力及浮体的稳定性,以解决蓄水容器,输水管渠,挡水构筑物,沉浮于水中的构筑物,如水池、水箱、水管、闸门。堤坝、船舶等的静力荷载计算问题。

水动力学

水动力学研究液体运动状态下的力学规律及其应用,主要探讨管流、明渠流、堰流、孔口流、射流多孔介质渗流的流动规律,以及流速、流量、水深、压力、水工建筑物结构的计算,以解决给水排水、道路桥涵、农田排灌、水力发电、防洪除涝、河道整治及港口工程中的水力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