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已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有所不同,知识更新快,对课堂教学环境与设施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就要从课堂教学纪律着手。首先,制订严格的课堂规则,奖罚分明;其次,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再次,利用电子网络教室的广播、监控、学生演示等手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自主有趣地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提高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被许多人误认为是电脑课、计算机课,没有严格的考核标准,没有升学等压力,把它当成娱乐课。课堂上总有出现吱吱喳喳说个不停的;有学生对课本知识不感兴趣,希望老师不用讲课的;有的只想上网聊天、看电影;有偷玩游戏的;甚至有吃零食的......。再则信息技术课在课程表的安排中比重小,每班每周就一节,中间间隔时间长达7天。由于某些农村小学受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所以在我们学校有一大部分中学生毫无基础可言。这样一来,要上好信息技术课更是难上加难了。面对这样的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教学和管理一直是我们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难题,课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由此,我总结了最近这段时间的信息技术教学而采用的一些措施,希望对感觉困惑的同行们有帮助。
一、规范与强调课堂纪律,明确学习目的。
1、教学秩序问题。以严格的电脑室管理制度为良好的教学秩序作保障,奖罚分明,重在教育。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给初一的新生在电脑室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时就向学生阐明电脑室规章制度、课堂规则。并一一地进行规范与强调,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才是规范的行为。在学生还未充分了解我的时候,总会存在侥幸心理,想了解一下老师的脾气和试探老师做事的底线,为此,我做到言出必行。发现积极行为的好的学生及时的表扬。如:哇,你的作品真好看!,真不简单,你的作品一级棒,上传上来收藏,或是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微笑。完成布置的任务后,学生们表现不错的,可以在下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奖励上网浏览健康网站或玩益智小游戏。发现有违纪现象的学生,如:不认真听课、乱讲话、乱走动的,视情节轻的,老师可采用沉默、皱眉、走近注视等方法处理;学生偷玩游戏或乱点、乱击键盘的,老师采取暂时锁机、批评等方法来提示、暗示和制止;如果出现乱丢纸屑、乱画乱写、随地吐痰、吃零食等陋习,要进行批评或清洁电脑室来补救其过错行为;如果出现破坏设备设施的,要照价赔偿。总之,出现了违纪现象的,都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是错误的,要改正。有了奖惩制度,也有了威信,学生的自觉性也会加强了,课堂纪律就容易抓了,课堂教学也能顺利地开展了。
2、明确学习目的。我给初一新生上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是 聊天,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①、告诉学生计算机不光可以用来玩,还可以用来学习,它可以帮助其他学科的成绩得到提高。怎样用它学习呢?利用网络,在互联网我们可以查到任何一种学习资料。②、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都不可能离开电脑。同时举一些帖切生活的例子:在学校里学生的档案怎样进行管理;在银行里的工作人员利用什么进行工作、怎样操作等。③、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故事。通过这三方面内容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电脑可以玩,可以学习,可以工作,还可以获得财富,一举多得。学习不盲目了,学习的目的就更明确。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对多媒体电子教室一般都较熟悉,课堂上合理使用广播、监控、学生演示、黑屏锁定、作业提交、重启与关机等功能,对课堂教学帮助非常大。如:在学习Flash动画制作时,学生进入电脑室开始上课前。我把从网上下载的Flash动画使用电子软件广播到学生机,让学生欣赏。学生很快就能安静下来了,课前纪律好抓多了!还能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听课效率,一举多得。
上信息技术课时,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对于简单的内容,我让个别会的学生操作演示,其他的学生跟着学。在观察操作步骤时,看看是否需要补充的,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多鼓励和欣赏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专心致志,不会的学生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知识,会的更在苦思冥想,寻求不同的方法。这样即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合理安排时间,注重个别辅导、做到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生动手操作量大,而我们的学生基础差,接触机子的时间少,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追求进度,不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一味地要求学生一个操作接一个操作快速地练习,那就导致学生当时好像掌握了而课后全部忘记的结果。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主要知识很难,更不用说根椐教学大纲的进度进行授课了。要让学生真正的学会东西,数量不重要,关键在于质量。因此,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要安排充足,并强调学生珍惜有限的课堂练习,勇于尝试,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操作及时做出评价,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学习的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信息技术教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老师对学生的个别性辅导量大,常常需要老师马不停蹄地在机房转上大半节课,以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耐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改进方法,加快进步。如果老师放任学生自己练习而疏于辅导,有不少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及自觉性较差的学生,会越学越没兴趣,越练越觉得没意思,最后变得疲塌厌学。
四、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精心上好每一节课。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总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可能效果会不错,但长期下来,学生便会慢慢地失去兴趣,在课堂上就算不搞小动作也会死气沉沉的。为此,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十分必要。例如采用图片、动画、视频、作品欣赏等形式激趣引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较易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自己偿试探索学习。适当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然后由小组派代表上台来讲解和演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经验。另外,布置学习任务时难易适中,要存在一些挑战性的难易适中的 学习任务。比如在学习运动动画升国旗这一节时,国旗已经升起来了,要求学生把红旗搞飘动起来并为升国旗的场地添加一些景物,学生个个都跃跃欲试。让学生接下挑战后,该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重任呢?学生们很自然会搜肠刮肚,这时,老师让学生先拿好几样法宝(操作技能)就能应付了。加上老师课堂上的巡视、辅导,适时给予点拨些操作技能、技巧,当然也可以派出优秀的小高手帮助学困生解疑答问。这样即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深厚,还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
五、家校结合,共同教育。
每一节课里,认真做好课堂记录,记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纪律、兴趣方向、家庭作业等。教师的工作做得细致,做到了实处。有了课堂记录的第一手资料,与各班班主任联系和进行家校结合,共同教育就容易得多了。相信每位家长都想知道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现,好的会让家长喜上眉梢、更注重培养了;对不好的现象可及时了解、教育和纠正。学生知道老师经常与自己的家长联系的,也就相对好管了。也可以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发现苗头,及时指引和教育。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利用好一切有利的资源如广播软件、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自主有趣地完成学习任务。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管理,课堂纪律好了,教学效果相信也会跟着提高了。

2.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尬场面。学生对每周两节的信息技术课充满期待,满怀兴奋的心情去上课。因为他们觉得信息技术课可以上网、打游戏、聊天等,非常好玩。但随着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学生会发现信息技术课理论性非常强且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降下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对科任老师的喜爱程度影响着学生对该科的学习兴趣。曾有学生跟我说过:“我不服的老师,他说什么教什么,我都不会听;但只要我服的老师,你骂我,我都乐于接受。”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课堂教学或课余时间,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关流。课堂上,教师充分考虑不同程度学生的接受水平,给予适当的关怀和指导,赢得学生对你的信任。
二、制订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动力,并运用激励机制,提升学习成就感
课堂上我喜欢进行一些有竞赛性质的小测试。例如,针对我校学生普通话水平普遍太差导致打字速度太慢的现象,我开展了五笔打字法教学。但学生对记字根、练字根没耐性,容易中途放弃,坚持不下去。我把全班分成“五笔学习组”和“拼音学习组”,并开展为期一个月到一学期不等的比赛,看哪组的进步大。比赛结果,必然是“五笔学习组”进步要大。以后,学习五笔的同学会不断增多。其实你会发现,无论学不学五笔,通过竞赛全班同学的打字速度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首先,通过媒体使用、组织活动、物质刺激等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提高课堂质量的目的。例如学习《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时,让学生利用密码程序,测试我银行卡的密码,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让学生改写程序中的密码,进而引导学生编写自己的个性密码程序。整个过程由浅入深,学生容易掌握。
2.分组协作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学习是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每组设立一个组长,负责课堂学习的组织、协调、监督、反馈。课堂的学习模式有比赛、辨论、合作等。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并总结归纳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是一种开放、轻松、协作式的学习环境,也是一种高效率的信息技术课堂。它带给学生的是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愉快的学习环境。例如,在Powerpoint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把作品的制作过程分派到各个组员。从主题的确立、信息的搜索、信息的加工表达到作品的集成,都让学生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充分地考验学生的协作能力。
3.任务驱动法的研究性学习方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任务驱动”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来的,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通过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的目的。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但这个“任务”一定要科学、适度、适当,任务要大小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例如,必修课第二章《信息的获取》开课前,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总结我们平时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较这些方法哪些较好并制成表格。然后介绍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最后让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获取同一个主题的相关内容,比较这些方法的利与弊,从而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既巩固了知识,也能在适当时候使用适当的方法处理问题。
4.需求教学法。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与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我们平时可以偶尔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网络学习环境,让学生上网冲浪,发现更多新鲜的事物,让学生探索得到某个信息或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这种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蕴藏着一种巨大的创新能量。
5.实践活动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如学校学生电脑板布的征集和评选、个人网页制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过程,学生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在这种“做中学,学中做”活动中,既巩固了旧知识,又获得了新知识,同时提高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交流式的教学方法。平时,不同小组、不同班级甚至是各校之间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学习方法或作品等的交流会,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学会表达自我,正视自我,更可以吸收别人的知识以提高自身的水平,增长自身的信息素养。

3. 如何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通过高效课堂途径与方法学习和培训,使我认识到高效课堂的实质就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只有课堂效率提高了,才能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思,下面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观念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全身心地探索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解决课本内容与具体教学实践活动的差异问题。一般的教材,只是内容的编排和呈现方式,未必适合不同学生需要和适应所有的学习过程的需要,对于死搬课本,也就是说教师按照书本上的步骤向学生演示一遍结束,然后学生自由练习;以及软件说明书似的方法,力求面面俱到;这样的教学过程过于呆板,学生普遍感到厌倦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即使学生记住了,可过几天上课时又忘记了,这就要求教师整合教学内容,削枝强杆,突出重点,不再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地教给学生,而是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换汤不换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材,将新课改的理念贯穿与课堂教学之中,使提高课堂效益这种理念真正发挥其功效。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钻研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形成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更新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首先要确保课堂的“主战场”地位,真正体现出“师”与“生”的互动,“教”与“学”的相互合作。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拥有丰富的知识,但却缺乏解决具体情境中新问题的能力,更没有发现问题的敏感与习惯。如何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理解能力,又应该如何重新组织大量知识,才能使之吸引学生,帮助他们全神贯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一个关键的的设计策略就是围绕着知识诞生的原始情境中发生的问题来构建课程,而不是教给他们课本中现有的“专家”答案。如果不让学生提出并探究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那么他们只能接触一些相互脱节的活动,导致对重要概念的肤浅认识。如果我们不围绕此类问题进行教学,那么教学活动便成为表面的、盲目的行为。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采用一定的模式,也不是定式,总结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由“单兵作战”向“联合作战”的合作学习模式转变,发挥出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应有的作用,关键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体现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互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只有师生间的交往,师生的互动,对学生而言,同学之间由于年龄、阅历、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大致在同一水平上,他们之间的交往不存在像师生交往那样的代沟。相对来讲是平等的、自然的、随意的,更易于接近、交流和沟通。所以,首先要树立新的课堂教学的交往观,要认识到,教学活动不仅是师生间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在生生互动中亲历过程,学到知识和方法,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与人合作,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的自我意识。
例如:在讲任何一项操作时,都要让学生进行操作、观察,这时就用到了操作观察法,而在操作观察之中,针对不同问题,还需要同学小组内进行讨论,就要用到小组讨论法,有的操作还需要每个同学都在试验中寻找答案……所以每一个学习操作过程都是在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法穿插进行的,以到达学习的最终目标。
2.注重课堂成果展示。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就是成果展示,也是教师改进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做好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不仅是教学过程的需要,还是主体发展性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可以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进行评价,通过学习成果、探究结果的展示,进行多元评价、主体评价、描述评价和发展评价,评价既是一种评估,也应是一种激励。通过评价,应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快,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在指导学生得出结论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得出结论,不要把结论以任何方式硬塞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学生在经历了探究过程以后,即使没有得出结论,也是正常的现象,不要以结论作为评价学生探究过程的唯一标准。
三、刷新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上,教师总是扮演着知识的 “讲述者”、信息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领导者”,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着教师转,但是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时代,学生获取信息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不仅进行着传递知识与掌握知识及训练智力的认知活动,而且进行着各种情感活动,教师充满激情地教,学生充满情感地学,双方时时进行着各种情感的交流。追求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是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最佳体现。因为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很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计算机时会遇到很多困难,教师应尽其所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因此,教师的角色应说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
总之,提高课堂效率,我们没有固定模式可以借鉴,只有靠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只有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才能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提升课堂效率的教学目的。

4. 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生课程,尚无系统而又完善的教学方式供我们参考,有待教师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总结出有本学科特点、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有了一些体会.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每节课我都注意选择好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电脑绘画”,我通过电脑演示几幅本校学生的精美电脑绘画作品导入,在学生一片赞叹声中,我趁机插入:“同学们,这些图画都是我校学生通过电脑画出来的.画出它们其实也不难,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也能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时我又以游戏导入,如教学“指法”这一内容,我演示一个叫做“警察抓小偷”的指法练习游戏,同学们在感受“紧张”气氛的同时,兴趣大增,一个个跃跃欲试,这为讲授新课创造了良好条件.所以说,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二、注重实践,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让学生掌握单靠教师讲授不行,必须进行大量实践.如教学“CapsLock键的作用”时,我首先让学生击26个英文字母键,并观察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然后再让他们击一下CapsLock键,之后再击26个字母键,看显示屏上出现的又是什么,引导他们把两次出现的内容作比较,这样做了之后,当我问他们CapsLock键的作用是什么时,他们都能很准确地回答出来,并且记得非常牢,比以往直接把CapsLock键的作用告诉他们的效果好多了.这正体现了“我听到了,可能会意识,我看到了,可能会记住,我做过了,便掌握了”的道理,符合学生在体验、探究中掌握知识的新的教育理念.再如教学“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我讲解了画矩形的方法和要领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画圆角矩形、椭圆,学生反复实践后,大部分能够把画矩形的方法迁移运用到画圆.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轻松,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分层教学,满足不同需要
随着高科技产业的突飞猛进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电脑开始走进了家庭,这样就使部分小电脑爱好者掌握了一些相关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个体间也存在差异.根据这些情况,我在班级授课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按照不同学生的情况,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教学.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教材,对内容进行整合,把知识分块,将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分成若干小组,通过教学网“分组教学”的功能对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给难一点的知识,对学有困难的学生从简单的指法、鼠标的使用方法教起.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四、成就激励,保持兴趣
适时进行成就激励是保持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一些实践,比如在教学“画图”工具的使用时,我首先演示部分工具的使用方法,然后让每位同学用这些工具画出一幅想象画,并把它保存起来,最后把他们的作品收集起来,在同学之间或班级之间进行评比、交流、学习、借鉴,这无疑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