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目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教师如何合理又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本文试着从以下方面来论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使课堂练习方式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作具有实效性的教学课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因其固有的弱点而经常遭致批评。然而,在可预见的将来,课堂教学仍然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为了能够在教学中合理又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我们首先需要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先进的教学媒体,帮助学生做出各种学习的反应。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仅限于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和简单的幻灯片演示来完成。枯燥无味,缺乏生动性,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介入教学后,像一股春风一样,催促着我们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模式的改变,使我们的师生能够共享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享受最前沿的教学资源,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二、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后,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料和教师帮助主动获取知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取代了粉笔在黑板上涂抹,变成了好看的图片、影视资料在荧屏上展示,学生们在直观的感受中创设了情境,体会语言就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物进入思维中,参与到学生的理解、欣赏、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发生碰撞、产生共鸣、情感交流得到实现。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而这一切,都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结果,更加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一位教师在教《称象》这篇课文时,根据课文内容适时的播放课件,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全相同的事物画面或事理。另外,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通过资源共享,博采众长,更好的发挥了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辅导作用。教师备课时,可先输入关键词,在网上搜索与之有关的资料,在进行分类制成课件,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需要,一点鼠标,迅速调出,方便快捷。资料调出学生可根据需要、或兴趣去学习。这样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了学生拓宽视野。学生在积累大量素材的条件下,做到了课堂气氛真正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自觉性。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有效地再现实物的可观属性,使学生感知事物的艺术效果,在大脑中形成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创设了一定的情景,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真正的进入角色,进行情感体验,从而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有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理清学习思路,与作者进入同样的境界,从而领会课文的主旨。如:《林海》是一篇描写大兴安岭美丽的风景课文。教师在讲解段意时,可事先制作出反映大兴安岭岭、林、花、等风景的课件,让学生目睹屏幕上浩瀚无边的绿色的森林,起伏的群山似滚滚的波浪,课文中“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林海”等内容便可迎刃而解。伴随悦耳的解说词,学生再看录像中哗哗流淌的雪水,树木抽出新枝,长出嫩叶。再看看伐木工人欢声笑语,植树工人的辛勤劳作。疾驰的火车把木材源源不断的运到全国各地。此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便能明白这课文的主旨:写出了大兴安岭与祖国建设密不可分。真正理解“兴国安邦”这个词语的意义。当教师合理的展现其它大兴安岭景色的设计后,学生会由衷感到大兴安岭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于是课文中的语言成了学生内心急于表达的话语,面对教师的提问,他们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纷纷伸出小手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又例如,一位教师在上苏教版古诗两首《所见》笛子曲:《快乐的小牧童》时,利用课件出示画面: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快乐地唱着歌儿。

师:(动情地)你们看,你们听,小牧童坐在黄牛宽厚的背上走来了,他摇呀,晃呀,就像坐在摇篮里,真舒服呀!小树林里,花儿在笑,风儿在吹,蝴蝶儿在飞,多美呀!多快乐呀!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歌声飞出了密密的树林。我们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㈡ 信息技术在情景创设时有哪些策略

一、研究背景

我们选择的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设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是为了创造活力的课堂,创造兴趣的课堂,创造诗意的课堂,一句话,创造生命的课堂。情境教学法用相应的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引发和促进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沟通认知与情感的联系,增强学习效果。情感对人的行为有动力功能和强化功能,对人的认知操作有调节功能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可以发挥其能力的80%-90%,可见,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情感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将是原来的3-4倍。因此,营造充满活力,富有诗意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情境教学法中发挥各种信息技术的功能,并与常规教学手段密切配合,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教学实施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可以大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情境教学在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我国两千三百多年前的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是成功运用情境教学的一个典型案例。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常借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激励学生主动求知。在现代教育界也有不少新的研究成果。如上世纪50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研究成功的“暗示教学法”,我国李吉林老师研究的“情境教学法”等。但是,情境教学的理论还不够成熟,实践也还不够普及,特别是在情境教学法中采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专门研究尚少。这既是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困难,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了机遇。

实施策略是沟通情境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尤其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情境教学更需要相应的实施策略,这是提高各种信息技术的实用效益,发挥情境教学功能的必由之路。怎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恰当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从而使课堂真正充满情趣和活力,这就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

本课题研究的另一重要价值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面对各种随手触及的情境,教师应该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锤炼教育机智,张扬独特个性,提高自身素质。

二、理论思考

(一)概念界定

1.情境教学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智力状况、情感状态等得到优化与发展的教学方法。

2.教学环境

一般认为,教学环境就是指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各种客观条件的综合。从狭义上说,主要指学校教学活动的时空条件、各种教学设备、校风班风、师生关系等等。

3.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环境

是指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化形态的技术,即各种信息媒体;二是智能形态的技术,即使用方法、信息技术环境本课题界定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和方法的状态。

(二)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

1.直观教学原理。从实践论出发,教学必须从感性认识开始。“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情境教学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缩短了认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自觉的活动,使学习能在某种感情的驱使下顺利进行。

2.情知对称原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把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的心理分为两类:一类是认知因素(即智力因素),另一类是情感因素(即非智力因素)。这两类因素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合而言之为情知教学论。情境教学遵循这一原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同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知活动过程,使学生从体验中进一步激发情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3.情境教学的理论架构。主要包括“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四大特点以及促进学生发展的五大原则。形真,主要要求形象具有真切感,神韵相似,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学内容的亲切感。情切,即情真意切,让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意远,即意境广远,形成想象契机,有效地发展想象力。理寓其中,就是从教学内容出发,由教学内容决定情境教学的形式。五大原则是: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突出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

(三)理论假设

关注课堂教学的所有情感因素,探索性地多角度切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唤醒学生情感,引导生命体验,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技能发展结合起来,实现教学对人全面素质的提升。

三、研究设想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观察情境,调动感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图像、动画、声音、视频有机融合,创设出丰富多彩、活泼融洽的教学情境,在模拟情境下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产生情感体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形成乐学、爱学、会学,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故事情境,营造童趣,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故事是学生的第一需要。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它的原理是利用学生爱听故事这一特征,将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故事的形式教授给学生。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语言情境,自然输入,诱导语言输出。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情境”,因为“情境”能有针对性地补充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虚拟现实生活的真实环境,形象的再现各种人物,事物及其现象的发生过程,揭示他们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逐步完善。基于“情境”而进行的“协作”、“会话”等能得以顺利实现。

(四)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悬念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悬念是牵引学生思维的线,对学生有很强的诱惑力,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抓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巧妙地设计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揭开问题秘密的强烈愿望,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五)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心理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产生冷漠的态度。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适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长时间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对掌握知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探究情境,抓住契机,启发学生想象。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课堂则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只有创造一个个新奇、有趣的教学环境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才能让他们的大脑不停地转动,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更广泛的拓展,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自然地将新旧知识衔接,能够很好的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愉悦心情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七)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网络情境,生成自主探究氛围。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进入了课堂,成为新的教学资源环境,它具有形式灵活、资源共享、超媒体、交互性等特点,让学生在轻松自然地氛围中自主探究学习,给学生带来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报章杂志及网络大量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筛选,整理、学习、分析、归纳,每个课题组成员写出学习理论的心得体会,并在实践中不断反复验证,逐步形成本课题组对情境教学理论的新的认识,写出有关论文。

2、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同行测评法。对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在学生、教师中进行调查,及时反馈信息,并进行必要的矫正,逐步达到优化。

3、案例式研究。课题组成员在探索过程中积极撰写反思性教学案例,让教师讲自己的教学故事,在课堂教学的原野上广泛采撷智慧之花,积累大量的认识成果,既可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又可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

五、研究思路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情境教学,其研究方向是:遵循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提出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实施方案,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实施策略。在研究内容上,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所有情感因素,探索性地多角度切入。在研究行动上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即:认知与情感互相渗透的原则;语言与思维同时训练的原则;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个体参与和群体齐进的原则。在研究结果上,应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技能发展相结合,实现教学对人的全面提升。

六、研究目标

1.在全面学习、深入理解情境教学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探究有效创设各学科教学情境的实施策略,着力寻找达到“有效”的关键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探究,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3.努力提高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教科研能力,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七、问题与思考

虽然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认识水平和研究能力很有限,研究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同时,新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应用能力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后继研究设想:1、继续学习情境教学理论,深化对情境教学理论的认识,2、重点开展网络教学环境下实施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及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