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帮我回答下面几个有关信息技术的问题

1.
标准答案:
二十世纪人类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并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航空、原子能等高技术领域和高技术产业,其中对经济和社会影响面最广、影响力最大,影响持续时间最长的是电子信息技术。四十多年中,在微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双轮推动下,电子信息设备一方面通过极其迅速的更新换代,使性能高速提高,体积能耗不断减小,另一方面以惊人的速度降低价格,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和经济可能性。随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互联网在全世界的迅猛兴起,对经济活动和人类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2000年底,互联网将世界各地100多万个网络、1亿台主机和5亿用户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球的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信息大通道,进入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揭开信息经济时代的序幕。

一、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显著成效,促使世界各国致力于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巨大需求又驱使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心,从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技术驱动与应用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运算能力、性能价格比继续按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支持信息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现在每个芯片上包含上亿个元件,构成了“单片上的系统”(SOC),模糊了整机与元器件的界限,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设备的功能,并促使整机向轻、小、薄和低功耗方向发展。软件技术已经从以计算机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转变。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的相互渗透使得芯片变成“固化的软件”,进一步巩固了软件的核心地位。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功能通过软件来实现,“硬件软化”成为趋势,出现了“软件无线电”“软交换”等技术领域。嵌入式软件的发展使软件走出了传统的计算机领域,促使多种工业产品和民用产品的智能化。软件技术已成为推进信息化的核心技术。
三网融合和宽带化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大方向。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是指它们都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在网络技术上走向一致,在业务内容上相互覆盖。电话网和电视网在技术上都要向互联网技术看齐,其基本特征是采用IP协议和分组交换技术;在业务上要从现在的话音为主或单向传输发展成交互式的多媒体数据业务为主。三网融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三个网合成一个网,但它的确打破了原有的行业界限,将引起产业的重组与政策的调整。随着互联网上数据流量的迅猛增加,特别是多媒体信息的增加,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日益提高。增大带宽,是相当长时期内网络技术发展的主题。在广域网和城域网上,以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为代表的全光网络技术引人注目,带动了光信息技术的发展。宽带接入网技术多种方案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鹿死谁手尚难见分晓。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和建立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之上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向信息个人化的目标前进。
互联网的应用开发也是一个持续的热点。一方面电视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家用电器和个人信息设备都向网络终端设备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网络终端设备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打破了计算机上网一统天下的局面;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电子媒体、网上娱乐技术日趋成熟,不断降低对使用者的专业知识要求和经济投入要求;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网门服务等技术的提出和服务体系的形成,构成了对使用互联网日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进入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从而促进了网络经济的形成。
二、信息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随着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进展,世界对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长,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对于各个国家、地区、企业、单位、家庭、个人都不可缺少。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竞相投资、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部门。在过去的10年中,全世界信息设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增长率是相应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率的两倍,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其中美国经济在近1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年均GDP增长3.6%,而电子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1.4个百分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和信息产业的带动是不为过的。信息产业本身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些发达国家信息经济领域的增长超过了GNP的50%,美国则超过了75%,2000年全球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高达15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九五”期间,我国的信息产业以三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主要产品销量迅速增加,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部份关键技术有所突破,产业规模已居世界第四位。2000年底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达10000亿元,销售收入58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国GDP的4%,电子产品出口额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5,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三、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
信息技术代表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使人们能更高效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运行效率。就传统的工业企业而言,信息技术在以下几个层面推动着企业升级:1、将信息技术嵌入到传统的机械、仪表产品中,促进产品”智能化”、“网络化”,是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的重要方向。这项工作往往被称为“机电一体化”。2、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网络设计技术可显著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3、利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或工业过程控制技术实现对产品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可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成品率;4、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统一整合调配企业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实现整体优化。5、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进行供销链和客户关系管理,促使企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的升级,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也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力武器。
四、劳动力结构正出现巨变
随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人们的就业结构正从农业人口为主、工业人口为主向从事信息相关工作为主转变。以美国为例,1956年,美国的“白领”人数第一次超过“蓝领”,到1980年,美国就业比例为:农、林、渔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38%,采矿业和建筑业占7.23%,制造业占22.09%,服务业占67.2%。这种趋势进一步发展,到1997年其农、林、渔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2.63%,采矿业和建筑业占6.88%,制造业占16.08%,服务业扩大为73.34%。服务业中,除了极少部分传统服务业外,绝大多数是从事与信息处理、信息服务有关的职业。对于这种趋势,美国学者总结说:“从农民到工人再到职员,这就是美国的简史。”“我们现在大量生产信息,就像我们过去大量生产汽车一样。”
五、信息技术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信息技术在全球的广泛使用,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率,而且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信息技术已引起传统教育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以及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使学习者可以克服时空障碍,更加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速度。特别是借助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将开辟出通达全球的知识传播通道,实现不同地区的学习者、传授者之间的互相对话和交流,不仅可望大大提高教育的效率,而且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宽松的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远程教育的发展将在传统的教育领域引发一场革命,并促使人类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
互联网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可缺少的工具。互联网拥有的600多个大型图书馆、400多个文献库和100万个信息源,成为科研人员可以随时进入并从中获取最新科技动态的信息宝库,大大节约查阅文献的时间和费用;互联网上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和交互性,使身处世界任何地方的研究者都可以成为研究伙伴,在网上进行实时讨论、协同研究,甚至使用网上的主机和软件资源,来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
信息网络为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渗入到社会各个角落,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电子出版以光盘、磁盘和网络出版等多种形式,打破了以往信息媒体纸介质一统天下的局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交互式界面的采用为文化、艺术、科技的普及开辟了广阔前景。网络等新型信息介质、为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传播,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提供了崭新的可能性。网络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就必然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种新的适应网络时代和信息经济的先进文化将逐渐形成。
参考资料:浙江省信息产业厅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28283253.html?fr=qrl3

2.
信息技术在现今社会中应用无处不在,所以我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学的是软件开发,要知道计算机知识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想把计算机的各个知识都学明白是不容易的,我想也没几个人能做到,主要学的是软件开发,但是在学的过程中,其他的东西也都跟着接触了。我学计算机的目的,本着是羡慕电视上一整就听说谁谁发明了机器人什么,很是让我佩服,本想学着和他们一样,不过事与愿违,我现在是一个程序员,也不错,我可以写出自己想使用的软件,我就很满意了。关键是兴趣,人有一技之长就可以走遍天下,只要学好了,运用好,都是好样的。

3.
对于我搞软件的,机器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比如,经常要运行一些大型的语言开发平台,用机器做服务端和客户段,往往要装像oracle那样的大型服务器等等。表就不做了,现在市面上的电脑10000左右的就够用了,比如:戴尔 VOSTRO 1710(R521066CN),也有升级的空间。

『贰』 关于信息技术的问题

信息和其基本特征,资讯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程序是什么?
1,什么是信息?
了解的信息数据,信号,信息的含义。信息与载体。
?2,信息的特点
??①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信息载体之间的关系。
??②信息可以通过通信在空间传输的信息。信息在时间的流逝而被称为信息存储。
?(3)信息共享;
④信息处理,信息化应用实例?

①通过卫星收集天文信息,准确地预测天气。
②信息收集的地质勘查,采矿,石油等。?
??③信息收集的检查,检验,医疗咨询和治疗。

?④通过实地采访,参观,访问,以图书,网络,收集信息,分析研究,写论文,并公布结果

?2,网络化和一体化
三,①电信网络,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的逐步融合的网络,信息技术职能变得更加统一;
②技术。集成电路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广播和电视,技术,专业和技术支持的相互结合。

?数字:数字使信息容易交流,便于储存,高容量,高稳定性,可压缩性,可以纠错。数字世界,数字地球。

?4,个人:移动和全球。一个在世界任何地方的人也有相同的通信手段,可以2。基本结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组件的功能?
使用相同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处理手段。
2基本结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组件的功能?
从一个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的系统的观点来看,应包括两个主要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微机硬件系统的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由一个微处理器系统总线,内部存储器,I / O接口和外部设备等组成框图如下所示。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内核单片机,它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的算术单元,控制器和寄存器的基本组成部分。算术单元,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LU,其主要功能是完成数据的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一般由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和控制电路组成,由微电脑控制的各个组件发出的指令,使它们协调。 CPU内部的寄存器,用来存储经常使用的数据。 (2)在内存中的内存也被称为主内存,它是一个微型计算机存储和存储设备来存储数据和程序。有两种:CPU内存操作读取和写入。读操作是CPU的内存单元的内容读入CPU内部写操作是其内部信息存储单元,以节省CPU。 3.I / O接口和外部设备外部设备输入和输出设备,配备了微机和其功能是提供特定的微型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手段。常用的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显示器,打印机和绘图仪常用的输出设备,磁盘,CD-ROM是一个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由于各种外部设备的工作步伐是非常不同的驱动方式,能不匹配直接与CPU,所以你不能简单地连接到系统总线。作为接口电路,并通过接口电路的CPU来完成信号转换,数据缓冲,和CPU接触之间的桥梁。此接口电路被称为I / O接口。 4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微处理器,存储器总线,I / O接口和外部设备,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到系统总线。系统总线是信息传输的公共导线,通常3台巴士。由CPU的地址总线AB公司交货地址信息的发布,是一个单向总线。数据总线DB传输双向数据总线,CPU可以使用到的数据输入设备或从内存读取数据块,但也可以通过数据库CPU到内存或输出设备的内部数据。控制总线CB传输控制信息,CPU内存和外设,外设到CPU信息发出一些信息,会CB在每一行的传输方向是一定的。

『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哪些常见的问题

结合实际列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三种以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学生主体性不强,教师仍为主导.学习效果不好
这种情况表明,备课很不科学,能够完成教学目标,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每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任务.
3、哗众取宠,偏离教学的本质.
发生这种情况,我认为一是课件的设计太花哨,注重感官欣赏而忽视教学效果,有哗众取宠的感觉.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教师的引导不是很成功,就像放风筝一样,注重放,却没注重收,这样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还不如没有信息技术介入,反而更实在一些,教学在于效果,而不是表演.
4、不能滥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多依赖信息技术,不管教学内容是否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更不顾信息技术的出现时机是否恰当,学生用于观看屏幕的时间过长,用于独立探究、阅读、实践的时间太短.
5、不能孤军奋战
近几年来,宽带、校园网铺天盖地,而面对优越的条件,有些人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仍旧“不走阳关道,只走独木桥”,对课程整合理解片面,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多数是信息技术老师的事,因为信息技术老师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殊不知“众人划浆,开大船”,需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信息技术老师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服务,其他学科的老师可以提供其他方面的服务,这样才能将整合课上得有声有色.
6、不能只有公开课、评优课才注重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达到真正的效果,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实现的,有的老师只在要求上整合课、公开课时才想到整合,放着信息技术的优越条件不利用,仍旧“穿新鞋,走老路”,尤其是老教师,认为自己在从教的多年没有整合,效果也不错,殊不知现在提倡的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使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可以为教学注入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在教学中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
7、一味依赖信息技术
有的老师发现了一个“好”网站,上面提供了很多整合技术的课程和相关资源.结合自己所需,找到并下载了一门课程设计以及整合技术的工作表.该单元的工作有两个技术整合活动:找到并列出有关知识信息网站列表;
8、不重实效,哗众取宠
有的老师认为,越是采用高级的技术软件,就越能体现教学的先进性;教学课件越是新颖,所用图片、动画和音响越多,就越能体现信息技术的作用;或者,有老师认为,在教学中使用的技术手段越多,就越能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力度.在这种误解下,许多老师大力开发“精品课件”,以便在公开课上“亮相”一回,结果却导致了学生注意力分散或在新技术面前茫然失措;或者,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滥用各种技术手段,使得课堂教学变成了新型技术装置的展览会.
9、缺乏掌控能力,课堂失控
在许多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技术问题束手无策;或者不能对学生的教学进行有效地引导.例如,在让学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时,往往是由一、二个“小能人”包揽一切,其他同学无所事事.又如,在让学生用技术分组展示学习作品时,各小组通常只关注自己的展示内容,而对其他小组的展示内容一无所知或漠不关心.
10、“作秀”嫌疑太大
目前,尽管有许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公开课,然而它在实际学科教学中却应用得很少.许多整合行为只是为展示需要而设,没有深入到日常教学中.公开课“作秀”的背后蕴藏着教学改革面临的实际困扰:许多一线教师表示,考试的压力迫使学校和教师倾向于采取填鸭式的口授式教学,而无暇顾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践.这是因为,尽管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有促进作用,但当采用技术时,许多教学内容都无法在原先规定的教学课时内完成,即定的教学任务无法落实.在单一课时或课堂教学中,一些精心设计的整合技术的教学活动难以展开.此外,并不是所有的学科内容都适合于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如果强行使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所有内容的教学,反而适得其反,加重了师生的负担,效果又不明显.

『肆』 有关信息技术基础的问题

1.信息及其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哪些?
1、什么是信息?
信息可以理解为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信息与载体。
2、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信息与载体的关系。
②信息的可传递性;信息在空间的传递成为通信。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称为信息存储。
③信息的可共享性;
④信息的可处理性;1、信息应用的实例

①通过卫星收集天文信息,从而准确预报天气。
②通过地质勘察收集的信息,进行采矿、采油等。
③通过检查、检验收集的信息,进行诊病、治疗等。

④通过实地采访、考察、查阅图书、上网等收集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写出论文,并将成果发布出去。

2、网络化和综合化
①电信网、电视网、计算机网三网逐步融合;信息化功能日趋统一;
②技术综合化。集成电路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广播电视技术等专业技术相互联系、结合、支撑。

3、数字化:数字化使信息易交换、易存储、高容量、高稳定、可压缩、可纠错。数字化世界、数字化地球。

4、个人化:即可移动性和全球性。一个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拥有同样的通信手段、可以2.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及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功能?
利用同样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加工处理的手段。
2.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及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功能?
从系统组成的观点来看,一个微型计算机系统应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是由微处理器、系统总线、内存储器、I/O接口和外部设备等构成的,其组成框图如下图所示。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芯片,它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三个主要部分。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LU,其主要功能是完成数据的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一般由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和控制电路组成,它根据指令的要求,对微型计算机各部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息,使它们协调工作。CPU内部的寄存器用来存放经常使用的数据。 2.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又称主存储器,它是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和记忆装置,用以存放数据和程序。CPU对内存的操作有两种:读和写。读操作是CPU将内存单元的内容读入CPU内部,而写操作是CPU将其内部信息传送到内存单元保存起来。 3.I/O接口和外部设备 外部设备是指微型计算机上配备的输入输出设备,其功能是为微型计算机提供具体的输入输出手段。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器和扫描仪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和绘图仪等,磁盘、光盘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 由于各种外部设备的工作速度、驱动方法差别很大,无法与CPU直接匹配,所以不能将它们简单地连接到系统总线上。需要有一个接口电路来充当它们和CPU间的桥梁,通过接口电路来完成信号变换、数据缓冲、与CPU联络等工作。这种接口电路就叫I/O接口。 4.系统总线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主要由微处理器、内存、I/O接口和外部设备组成,它们之间是用系统总线连接的。系统总线就是传送信息的公共导线,一般有三组总线。 地址总线AB传送CPU发出的地址信息,是单向总线。数据总线DB传送数据信息,是双向总线,CPU既可通过DB从内存或输入设备读入数据,又可通过DB将CPU内部数据送至内存或输出设备。控制总线CB传送控制信息,有些是CPU向内存及外设发出的信息,有些是外设等发送给CPU的信息,因此,CB中每一根线的传送方向是一定的。

『伍』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会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或改进

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文字或简单挂图呈现教学信息的形势转变为多媒体形式,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文字呈现信息过于抽象的问题,而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情景,把抽象的信息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形式再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实现轻松愉快的学习。然而,通过总结在现实课堂当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存在如下误区:

  • 一、盲目应用,不利健康
    目前,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甚至幼儿园,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多媒体教室,老师更是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学校和老师的这种积极态度我们应该肯定,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并不排除“赶时髦”和“盲目崇拜”的倾向。据分析,发现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老师和学生的崇拜物,所以,有的学校几乎所有的课程、每一节课都排在多媒体教室,学生一天下来少者要听六、七节课的多媒体教学。这样一来,学生每天眼睛盯着屏幕的时间就是240分钟到280分钟。多媒体教室窗户要遮光,不易透风,再加上屏幕亮度很高,对学生的眼睛刺激很强烈,特别是长时间看着银幕,闷在黑乎乎的教室里,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头脑发昏,学习效率可想而知,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一定的不利。所以,过分崇拜和依赖多媒体教学及全盘化的多媒体教学,不但发挥不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 二、称霸课堂,被动教学
    多媒体教学中的“霸权”现象。现代教学中,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更多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几乎都“退居二线”,成了被动的教和学。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 三、全盘包办,忽视传统
    现代教学中,传统媒体有粉笔、黑板、标本、模型、挂图等;电子媒体有幻灯、投影、电影、电视、计算机等。但在实践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但代替了粉笔黑板,还替代了其它媒体的地位,“包办”了所有的教学工作。多媒体替代了一切,成了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权代表。这种全盘“包办”必然带来问题,如:投影屏幕不能完全代替教师板书。现实中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已经脱离开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的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激发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却往往无法加到板书中去而产生许多遗憾,如果借助黑板这种“灵感”就会得到充分展示。另外,好的手工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体现教师风格的作用,有无形感化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采取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因为有的教学内容根本就不适合多媒体表现,多媒体不是万能媒体),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发挥各种媒体的各自特长,包括传统媒体,优缺互补,交互使用。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 四、演示模拟,缺少实践
    实验教学最大的特点在其实践性。利用多媒体模拟不能实践的实验和没有条件做的实验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将所有的试验都企图用多媒体来代替,即有条件完成的实验也采用多媒体模拟,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用多媒体来代劳实际的实验对老师来说确实轻松了不少,但对学生的试验学习就会打折扣。

  • 五、花样繁杂,华而不实
    实施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信息技术的使用为课堂教学注入了许多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过于抽象、死板单调的知识点和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教师在感到惊喜之余,往往对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效果,比如动画、声音、特效等爱不释手,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使自己的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每次点击鼠标都会发出声音,产生动画,有的动画和声音跟自己的教学内容没有丝毫的关系,学生看的眼花缭乱,听得心里厌烦,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

    实践证明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但同时也反映了我们众多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存在的多个误区。因此,我们只有正视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把握原则,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层次,更上一个台阶。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深入开展,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正在给教育教学带来深刻的变化。多媒体电脑融图、文、声于一体的认知工具,改善了认知环境,变革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教法和学法。如何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从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己经越来越引人关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已经普遍被接受,留心观察课堂,我们发现信息技术在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明明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结果却被课件的模拟演示所代替;明明是需要学生通过文本描述来实现自我想象、联想、体验与感悟的,却被老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画面同化到一种认知与体验上去。本文试图对“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偏差、误区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并针对它们提出对策。来源: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关键词:辅助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多媒体 误区 对策来源: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里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普及和应用。人们已经意识到以电脑为核心的新教育技术的运用更新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这将使得人们关于教育、教学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必将会导致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体制、教学内容的变革。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在不少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绚丽的多媒体技术已经让老师迷醉其中,忘记了教育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