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o2o电子商务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怎样

O2O行业现今可以说是“尸横遍地”。资本造就了O2O市场的繁荣,但也导致了行业的萧瑟和衰败。没有合适的赢利点和持续发展规划也是O2O行业好看却不好吃的致命伤。

  1. 餐饮类O2O

    有钱任性:直接用钱“砸”用户来培养用户习惯。但在烧钱、补贴、砸流量、抢用户等混战背后,用户能够持续选择的入口是有限的,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甚至BAT都有可能成为直接竞争对手。

    发展空间有,运作难度大:有些企业都是基于特色产品而形成的O2O模式,但也均面临着物流和规模化的压力。并且很多企业认为做好B端,C端就能水到渠成完成O2O闭环,但实际却形成了B端为主,C端用户无感,B端和C端失衡严重的现象。

    行业壁垒低:创业者所选领域是否是刚需决定了议价能力。因此,细分领域的用户量和需求频次就决定了项目质量。比如烧饭饭这个项目,面向的人群比较垂直,但是流量有限,存在同质类项目,做大较难。

  2. 生活服务类O2O

    市场竞争环境不乐观,烧钱现象严重:58到家、阿姨帮、泰迪洗涤、e袋洗等,拼到最后都是看烧钱能力和整合资源的运营能力。

    利润小,成本大:一些社区项目,平均客单价才几十元,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才能保证覆盖高密度的社区用户,线下壁垒、社区经验壁垒、社区物理边界都会限制社区O2O企业的发展。当微薄的收入难以覆盖高昂的成本时,这些O2O企业就会面临惨烈的淘汰过程。

    用户习惯未形成刚需:想做强需求的产品,要看它是否是大刚需、高频次的消费。对于一些用户群基数小,消费频次低的项目,就不适合做单独的项目。

  3. 出行类O2O

    门槛高,投入大:对于初创者而言,出行类领域O2O创业是有较高门槛的。尤其是汽车平台类项目,BAT三巨头分别涉猎了滴滴快的、Uber等出行公司。对于初创公司来说,简直是内忧外患。除了国内新近改名滴滴出行、哪里都要插一脚的滴滴外,还要面临着来自国际巨头Uber的威胁,它挂着拼车的羊头,却做着专车的生意,直接威胁拼车和专车两条产品线。因此打车平台基本上没有机会可言。

    投资收紧,大批出行业公司面临断粮:随着资本寒冬到来,投资人对这个领域的投资开始持谨慎态度,出行类公司融资难度骤增,有些创业公司因此资金链断裂而死亡。

  4. 美业类O2O

    频次低,非刚需:例如美发行业,虽然有很高频次和需求,但上门美发这一O2O项目,却不见得是一个非常刚性的需求。而且上门服务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卫生问题,能否请来门店里真正的“大牌”上门也是一大难题。

    无行业标准:美业属于非标类服务。是非标类服务,就极可能面临“两头难伺候”的情况,创业者可能会两头受气。因此,美业O2O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却是一个苦差事。

    运营成本:诸多上门服务,虽然丢掉了店铺等租赁成本,但是也要考虑线上运营与线下到达的成本。才能实现盈利。

  5. 教育类O2O

    行业巨头半边天:新东方、好未来、腾讯课堂、淘宝同学这样的教育企业继续飞速发展,BAT等巨头持续通过并购或者入股的方式融合更多垂直教育企业,布局各自的生态教育圈,因此小企业想要发展生存会很难。

    资金断裂,产品做得不深:一方面是由于资金链断裂,另一方面是目前来看,各个平台都还停留在解决师生交易撮合环节上,对于教师、学生、家长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都没做深。而在家教场景下,做深教学服务过程的价值,非常困难。教育是个相对复杂的行业,尤其在家教领域,需要老师和家长持续面对面沟通,在这种强关系下平台很难深度介入。

    同质化产品多,缺少优质内容:目前在线教育的同质类产品颇多,光在线教育的产品就能达到千家以上,但最大问题也是最大的壁垒就是缺少优质的教育内容。简单地把线下的内容录制放到线上是行不通的,课程缺乏相应机制,内容不吸引人,对用户来说会很痛苦。

  6. 旅游类O2O

    产品重叠严重,竞争激烈:目前已关闭的旅游O2O绝大多数是产品出现了重叠。近年,线下传统旅游开始向线上布局,但一些巨头也逐渐从线上向线下转移,力图掌控线下资源及服务。在市场竞争格局下,新的创业者们似乎已经失去了竞争的能力了。

    在线旅游产品渗透率低:旅游O2O中,最明显的短板还在于休闲度假产品中的门票产品,其渗透率低、增长缓慢。一些消费者还是不放心这类互联网产品,大多数还是进行线下购买。

纵观以上这些企业,基本可以看出都是前期投入大量资金,以低价手段做营销,以至于后期资金紧缩,甚至崩溃。在现在看来,其实低价只能是在短期内引起消费者注意或达到某种效果的一个营销手段。对于公司层面来说,虽然靠这些手段短期内带来大量用户,从而吸引风投,但钱总有烧完的一天,烧到后来,就难免将自己的产品烧成灰烬,虽然互联网现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与多重选择,但对于O2O产品来说,如何能够让消费者持续、有效地使用产品,这才是它们最应当重视的。

⑵ o2o电子商务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1、失去传统电子商务的价格优势
对于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在开展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供应链环节,降低运营成本,对于C2C模式来说,甚至可以完全节约线下实体商店的成本。成本降低了,自然而然就能形成价格优势来吸引顾客。而对于O2O模式来说,线下实体商店的运营成本是必须的,而且为了给客户更好的体验,有可能还会比在使用O2O模式之前更高,再加上线上宣传,运作成本,因此,O2O模式可能会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成本负担。在成本压力下,企业产品就会失去在传统电子商务运作下吸引顾客的一大法宝——价格优势。所以如何平衡价格与服务质量是采用O2O模式的企业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2、对线下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O2O模式的关键点就在于,平台通过在线的方式吸引消费者,但真正消费的服务或者产品必须由消费者去线下体验,这就对线下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线上迅速崛起的创业型公司能否掌控稳定的服务体系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于O2O模式的企业来说,线上推广固然重要,但最终决定企业成败的是在线下提供的服务质量。有些企业在线上宣传做的很好,吸引了大量的客户群,却因为线下产品服务质量跟不上导致企业声誉受损,这样对企业来讲是得不偿失的。如何保持高质量的线下服务是对O2O企业提出的高要求。
3、企业的诚信风险
传统的网购还有支付宝等中间人做过渡,当收到的商品不好时,可以申请退款退货等,对销售者有一定的制约。而对O2O来说,只能是先付钱才能进行消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加大了维权的难度。O2O可以为服务提供商带来立即可见的现金流,同时也给了他们进行暗箱操作的空间。这些现金流并不一定是安全的。且不说O2O网站可能面临被黑客攻击的风险,即使对于服务提供商本身,面对现金流的诱惑,也难保不会做出违法违规的行为来。类似团购网站暴露出的诚信问题:付款后卷款走人、网上货品描述与实际不符、线上诱人线下限制、额外消费多、高标底价、发表虚假折扣信息、服务注水、退换货比较困难等等。这些问题在不同的O2O经营模式中都可能存在。如何提高自己的信誉度,诚信度,让顾客信任你,是O2O企业面临的另一难题。
三、总结
根据2015年四季度的数据,即便中国网上零售市场销售规模达到1728亿元,也只占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5%。因此,探寻线上、线下经济的融合之路,必然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另一个掘金地。但是要在O2O中真正成功也并非易事。O2O模式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消费思维和服务模式的改变,更对传统电商提出了新的挑战,运营者们要及时改变固有思维,利用自己已经积累网络资源,进行大量数据分析,充分实现移动互联网的便利,融合线上和线下的资源,实现完美对接,O2O模式才能得到理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