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人类社会已经从以资源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和以资本经济为主的工业社会发展到了以知识经济(信息经济)为主的信息社会。今天,信息同物质和能源一样,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

一、信息

1.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概念、范畴。所谓信息是客观事物(事物的属性或运动状态)通过一定的媒介的表现形式。信息是对数据加工提炼的结果,是具有含义的符号或消息。信息有众多形式,并且可以差异很大,它包括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需要特别注意,知识也是信息。在教育教学领域有表示教学内容的信息、描述师生特征的信息、反映教学动态过程的信息等等。

信息的概念具有两个层次的内涵,它既是人类认识信息经历历史过程所打下的印迹,也是人类根据实践和认识的需要从不同角度把握信息所导致的结果。

在人类文明的发端,就已经有了信息的模糊概念,比如结绳记事,鸿雁传书,号角等。现在我们应用的文字、书籍、印刷术、广播、电影、电视、因特网等都代表着信息的多样性与超越时空加速发展的历史轨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是超越时空传递后还可以识别的东西。

从哲学的角度,信息可以分为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即广义信息和狭义信息。客观信息是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本源,人的主观只能正确地或歪曲地反映它,却无从抹煞或包办它。信息并不是事物的物质和能量本身,而仅仅是它们运动的形式,即对客观世界中物质和能量运动的有序形式所作的能动反映及改组,并可通过同构关系被传递。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人类接收和处理客观信息的能力将不断提高。

信息的能动本质发展到今天,已使它从对现实的反映发展到能把现实虚拟化。因此,可以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条件的支持下,以多种形式的含义和目的“虚拟现实”、“虚拟实践”、“虚拟对象”。“虚拟化”潮流预示着人类意识在对世界实行了语言化之后将能推进到更深刻的信息化。

2.数据含义与特征

信息是用数据作为载体来描述和表示的,换言之,数据是计算机内部信息的载体。因此可以认为,数据是原始的、广义的、可鉴别的抽象符号。数据符号单独表示时没有任何含义,只有把它们放入特定的场合进行解释和加工,才能使其具有意义并升华为信息。数据可以用来描述事物的属性、状态、程度、呈现方式等等。我们通常把对各种数据经过加工转换而得到信息的过程称为信息处理(或称数据处理)。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在计算机内部,信息都是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的。

3.信息的主要特征

信息有以下主要基本特征:

①信息的不灭性;②信息的可传递性;③信息的共享性;④信息的可处理性。

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数字的计算,符号的演算,图形、图像的变换,声音、语言的辨识与编译都是信息的处理过程,所以我们说,“信息处理”也是非常普遍的范畴。这里特别要提到,对知识的理解,人类的思维,也是信息的加工处理,是复杂程度更高的特殊处理。

信息的传递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通信和广播。通信包括交换、传输,广播包括发射、接收。信息传递方式包括点到点(专线)、可选择的点到点(交换)、一点到多点(组播)和点到面(广播)等。

信息的应用非常广泛。认知、科学探索、知识传播、生产流程的控制、管理(宏观管理、微观管理)、娱乐(与声像设备结合)以及人与人之间交流等,发展都很迅速。

二、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

1.信息科学

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的获取、表述、存储、识别、编码、处理等传输过程和处理阶段中各种信息问题的科学。信息科学由计算机科学、电子与信息系统科学、半导体、光学和自动化科学等学科组成。计算机科学是信息科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信息的加工处理的学问。

有学者提出,“信息科学”中的信息范围应该是多元化的,不应局限于某些特定领域,应该建立统一的信息科学理论。但信息科学涵盖着从电子学到哲学的许多基本问题,涉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它汇集着人类对纷繁信息世界的广泛认识。要发现不同领域里信息现象的共同规律,实现理论上的进一步升华是很困难的,统一信息科学必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

信息科学所涉及的信息问题和人类的生产实践直接相关,只有生产实践才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真正动力。

2.信息技术

信息的获取、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存储、呈现和利用等方法和手段称为信息技术。我们现在经常接触到的数字的计算,符号的演算,图形、图像的变换,声音、语言的辨识与编译都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走过了艰难的历程,在古代就有了语言、文字、指南针、纸张、印刷术、邮传驿站等信息工具;到了近代,望远镜、显微镜、算盘、手摇机械计算器、电报、电话、广播等信息工具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现代出现了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机器人、无人驾驶系统等。应该认识到,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在电子计算机诞生以前的电报、电话时代,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信息的重要,但那时人们更多关心的仅仅是信息的传递,信息加工、处理并不占有重要位置,至多是为了传递而进行信息压缩的编码、解码等相关问题。当人们的生产实践需要处理大量信息的时候,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人们才会把注意力放到信息技术的全面开发。电子计算机是用于信息加工处理的设备,其运算速度,仅半个多世纪就实现了从每秒几十次提高到以亿次计算的高速增长。当前,信息加工处理的多样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呈现智能的可能性,已成为信息技术关注的重心。

信息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在商务、科学研究、自动控制、通信、管理流程、医学、办公自动化、出版、文化、娱乐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沿袭了数千年的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信息技术不仅在民事部门,而且也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情报信息优势为基础,以指挥自动化系统为核心,采取陆海空一体化的电子战和精确打击,仅以6周的时间和极小的代价,打败了拥有近120万兵力、5000多辆坦克、700余架飞机的伊拉克军队。人们形容这场战争是用“芯片打败了钢铁”。信息技术不仅成为提高军队作战效能的“倍增器”,而且对改变现代战争形态,对现代军事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人类活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信息技术产生如此强烈的向往和依赖。

3.信息经济与信息社会

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以信息智力资源的占有、投入和配置以及知识产品的生产、分配(传播)和消费(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被称作信息经济,或称作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及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大高于工业社会的资本经济。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活动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活动,以信息技术为技术基础,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经济,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以信息文化改变人类教育、生活和工作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新型社会形态。在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本身既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又是一种最积极、最重要的投入要素。当今,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以纳米为代表的新型材料技术和以基因(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图谱)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主导。概括起来,信息社会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信息作为构成整个社会的基本要素,并在系统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获得广泛应用;(2)信息作为一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巨大作用,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信息产业;

(3)信息、知识与能力成为现代人的文化基础,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能力,成为人们生存的基本能力。

我们还应当意识到,在信息时代,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在社会中占有突出地位,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培养高素质的信息人才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❷ 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各科教学融合进行中

随着互联网络时代的到来,在学校的教育中,我们必然会在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来检索、收集、分析、处理所学学科的有关资料,促进该学科的教与学。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文化水平。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应该是高素质、高起点的,能全面适应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能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并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结合现状谈谈如何才能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融合。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存在弊端
(一)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认识不到位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就是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但是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将两者融合了,这就是在理解上有偏差、不全面。
(二)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开展存在懒惰、畏惧的心理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开展首先需要学科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如何进行有机融合。有些教师不想动,在思想上存在着懒惰的心理;其次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教龄偏大的教师对新技术的使用缺乏信心,便不愿使用。
(三)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需掌握的技术操作还不足
信息技术是与学科进行融合的工具,如果技术不到位,融合就不能有效顺利地进行,对于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而言,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也是他们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目标
(一)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将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的方法,相互融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
(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同时应具备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并能在虚拟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意识。
(三)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大量的网络信息,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必须能够利用资源自主地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学会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
在信息时代中,知识的更新率加快,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出现了更多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在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大背景下,要求学习者能够具有主动汲取知识的态度并能付诸于日常生活实践中,要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够自我组织,并能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
(五)要运用创造性思维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六)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之间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学校领导的重视与否将直接决定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程度的强弱。首先,学校要根据应用的需要来进行信息化设备的配备,这是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重要支持性物理环境;其次要给予行政上的支持,对于在课堂上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方面研究的教师和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给予政策上的鼓励。
(二)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结合
1.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观念,通过理论学习讲座、亲身实践体验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将会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增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和实践的信心。
2.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
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一是培训教师熟练掌握通用教学软件(如,PPT和Word等)的使用,并且在此基础上用好常用的学科软件;二是提高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把计算机作为备课、上课和组织学生的工具;三是对电教设备的使用培训,让教师了解设备的性能、用途与使用方法,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
3.鼓励教师钻研,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融合的课题研究的进度
课题研究对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校要鼓励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专题研究,要着重探讨融合的方式、方法,探索出一条科学高效的途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只有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