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
⑴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在初中信息技术实际教学中对引导学生自主学
习教学进行了探讨,实现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从而使学生激发起创新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最大限度地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他们发现问题、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快乐
,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才能应对现代化的教学,才能从中真正体会到“做主
人”的乐趣,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学习的效果与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
定基础。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
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
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自主学习与探究,兴趣非常重要。
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
检查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
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 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
结合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操作训练,
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
想,以动脑思想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可以
通过描述、展示、对比、实践操作和联系实际等方法来实现,如在教学
Frontpage中设计网页的课堂中,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已经设计好的精美的网
页,或者展示一些优秀的个人网页,说明Frontpage软件的功能特点;在
介绍Acdsee软件功能时,用一组处理前,与处理后的照片,形成鲜明对比,
直接明了的向学生显示出ACDSee处理图片的能力;在教学Excel软件中,
先给一组数据,要求手工进行大小进行排序,然后再让学生利用Execl软
件进行排序,比较前后的工作量和速度,展示出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等。通过上述这些教学方法上的处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了,也让学生看
到真实的,即手可以实现的结果,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强化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信息技术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将信息技术学
科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其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强、方法多样等特点与
中学生敏感而好学、争强又好胜的特点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在讲授 Windows98 的目录操作
和文件目录属性的设置后,可故意将学生以往建立的文件拷贝到一个隐含
的目录中,学生上机时便发现自己的文件不见了,纷纷提出为什么?此时再
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他们便可能找可能是被删除、被更名、被设置为
隐含属性、被复制到其它目录中后再删除源文件等多种答案。教师再对他
们的想法给予进一步分析,肯定其正确的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
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自
主探索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也逐渐由被动转为
主动,并从中享受到知识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从而达到了让学生自主学
习的目的。
2、给学生更多的操作探索时间和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生的好参谋、好帮手,在学生学习的
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做好引导工作,为学生创设自主性学习环境,让学生
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获得探索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提高学生探索的本领。如在教学ACDSee软件处理图片功能时,我在课堂中
对书本要求的的四个操作技能点作简单的介绍,点到为止,然后由学生自
主操作,完成任务,教师适时适度地点拨引导,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积
极地探索,从而积累更多的自主学习经验。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始终鼓励
学生去尝试,去探索ACDsee软件还有其他的功能,看看会发现什么,再试
试,看还会发现什么。在老师的一再鼓励下,激发着学生的好奇心,求知
欲,他们不停地去尝试、探知。在自己的感知过程中,在与新内容、新材
料、新操作环境的互动中,学生一改往日的被动的学习态度,而是自信地
说:“我发现了 ;原来是这样 ;我知道了怎么做 ”。可见创
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自主学习环境,是学生探索能力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
3、使学生在合作中提高
小组协作学习能同时发挥集体学习和个别学习的长处。
⑵ 信息技术的课堂 教学 有哪些 基本环节
1、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2、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运用
⑶ 如何上好一堂初中信息技术课
一、以兴趣为先导 贴近学生实际
改变一开始就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设置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来。例如:在上“计算机硬件”一课时,以前在上课时就是让同学们看书上的图片,学生们都不感兴趣。所以我想到是否采用实物的情境模式?由于学校有部份淘汰的计算机,我就整理了几个主机箱,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个主机箱,让他们通过课本去了解主机箱内部究竟有些什么硬件?平时说的“计算机心脏”究竟在哪里?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查看主机箱内部构成,里面的硬件可以随拆随取,这比看图片、PPT、视频更直接,同学们有了直观的感受,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学习这部分内容就不会枯燥无味了!
二、有的放矢 主动参与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基本要求在于将所需传授的知识融于课堂任务中,第一步发现并指出问题,第二步解决任务并完成任务,第三步总结经验、汲取知识,通过多维互动的课堂,实现探究式教学。这是我们课改以来较常采用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任务设计得有效,就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研究,进而获得知识,完成教学目标。如在进行Excel教学时,课本上以动物的体重、奔跑速度等进行计算,这些离同学们的生活很远,大家没有亲身体会的感觉。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喜欢什么业余活动?网络游戏哪些最流行?乐坛歌手排行榜……那么我就在设置练习时,主动向这些方面靠近,可以通过在同学间进行调查问卷,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相关数据,然后将其作为任务布置给学生,逐一完成输入数据、美化表格、计算、排序、筛选等操作任务,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任务,通过老师的引领、自已实际操作来学习新的知识!这种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和思想、情感投入到学习中,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三、因材施教 不断进步
课堂上出现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部分学生经常接触电脑,一些简单操作,没等老师讲完,他就会了,然后开始玩;但是一部分学生因为没有接触过,听老师讲课很吃力,自己练习要么无从下手,要么反应慢,动手能力弱。导致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是每个学生的家庭生活和受教育的背景不同,还有就是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和态度等,从而在课堂上出现了有的学生玩得高兴,有的学生做得辛苦。如何有效的利用课堂这仅有的45分钟,教学效果最大程度的得到提高,就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计算机的交互性学习为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机会,完成教学以后,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分层作业,能力强的学生完成难度高一些的作业,能力弱的学生完成一些基础的、较易完成的作业,就可以大大的改善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散乱”现象。在进行Flash教学第1、2课时,由于同学们的绘画基础不一样,有的同学能非常到位的利用软件画出逼真的图像,但有的同学却怎样努力都无法画出来,或者画得不好,以致于一堂课都在画,而没有完成动画的制作。而Flash动画主要是掌握让元件动起来的方法,所以,在设计学生课堂练习时就考虑到这个问题,将练习分成几个部分,要求学生分步进行,然后按完成部分的多少进行评分,最基本的就是使一些形状能够按要求动起来,提高一些的就要有具体的图像,然后能让图像运动起来!课堂效率被大大提高……
四、多元评价 促进发展
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判定;其次,课堂教学评价应有全面的评价内容体系,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学生的自学、创新、写作能力,包括学生的学习热情等,都可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最后,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除了教师评价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应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小组互评、网络投票评价等,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